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6卷:烽火連天 第46章:屯田二三事 文 / 榕樹下

    第46章:屯田二三事

    眼見劉備離去,孔融自是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不過他向來是個大嘴巴的主兒,得罪了很多人自己也不知道,故而孔融他也不曾將此事放在心上。

    說句實在話,要不是曹操實在太過火了,再加上糜竺是自己的好友,面子上磨不開,更為緊要的是,曹操已然有了兗州,再要攻下徐州,那自己在青州北海恐怕也待不了多久了,要知道,曹操可是平定了百萬的青州黃巾軍啊!更是從中招募三十萬兵員,擇其精銳十五萬,稱為青州軍!

    要是打著什麼恢復故土的旗號將青州軍開過來,那他孔融這北海可就保不住了,所以,這次援救徐州是必須的,雖說他孔融平日只喝酒不管事,但這大方向還是能看得到的。

    至於為嘛邀請劉備?很簡單啊,曹操已然傳檄各方,反有敢救徐州者,殺無赦!怎麼著也得給自己弄點兒幫手吧,要是失敗了,也好弄個法不責眾嘛!

    見到劉備走了,糜竺便向孔融施了一禮,問道:「府君,今番可否發兵?」

    「自當發兵!」孔融忙道,隨後便將臉轉向一旁的宗寶問道:「宗寶,可否發兵?」

    宗寶一拱手道:「軍隊已然重新初步整編,可以出戰。」

    孔融聞言,便笑著說道:「如此甚好!」而後轉向糜竺道:「為免陶恭祖心憂,子仲先往徐州報訊,只說吾大軍隨後便到。」糜竺大喜,連連答應,隨即離去。

    眼見眾人皆去,太史慈忽地上前拱手道:「今北海之圍已解,某便就此告辭了。」

    孔融見狀,急忙挽留道:「子義何不留在北海效力,一則可報效朝廷,二則可就近看護老夫人。」

    太史慈聞言,搖了搖頭道:「非是某推辭,實是前番收到揚州刺史劉繇劉大人的書信,邀吾前往他處效力,家中老母已然應允,吾豈能失信與人乎?」

    孔融再三挽留,太史慈執意要去,只為「信義」二字!眼見太史慈去意已決,孔融無有他法,只得多多贈予錢帛糧米,只是太史慈堅辭不受,旁邊的宗寶眼看二人互相推讓,忍不住便道:「子義,你我雖然今日方才見面,然吾亦知你為人孝順,今番你往揚州去,家中老夫人生活用度皆需錢帛糧米,老夫人年邁,汝豈能再讓老夫人終日勞累不成?不若收了這些財物,也好讓老夫人安然度日。」王修此時亦在一旁幫腔。

    太史慈聞言,深深看了宗寶一眼,這才說道:「既然如此,慈卻之不恭了,某此去,恐一時半載難以回返,還請府君與宗都尉多多照看家母了。」言畢,太史慈竟然單膝跪倒,拜了下去,孔融見狀,急忙上前扶起,宗寶則是急忙閃身,避過了這一拜。

    太史慈起身,又衝著宗寶拱手道:「宗都尉,日後北海一方安寧,全靠宗都尉了。」

    宗寶忙道:「緝拿盜匪,保護北海一郡安寧乃是吾之本分,子義言重了。」太史慈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又向眾人拱了拱手,行了個羅圈禮,這才告辭而去,孔融親身送出府衙方回。

    一切佈置停當後,孔融便命宗寶點兵一萬,往徐州進發,北海城麼,則是留下王修主持民政和軍政(宗寶就是那個和管亥斗了數個回合的人,因為孔融沒敢出城迎敵,所以宗寶也沒被管亥砍死)。

    掉過頭來,咱們再說劉備,劉、關、張三人率八百騎兵追趕左傲冉的大隊人馬,因為都是騎兵,所以很快就追上了扶老攜幼的管亥、裴元紹等人。

    但是,追上了也沒用,因為左傲冉並沒有在隊伍當中,管亥說左傲冉先行一步,去了冀州首府鄴城,是為了辦理這三十餘萬人入境的事宜,從青州至并州,是需要穿越袁紹轄下冀州的,所以左傲冉是需要去疏通一下地。

    其實去找袁紹疏通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左傲冉想要先行避開一下劉備,因為按照三國演義的發展路線,糜竺會被困北海,而後向劉備求援,孔融在從旁一激將,劉必定會前往徐州就應,但是,劉備現在的狀況不允許他前去,所以他就得去借兵!

    公孫瓚身亡,其子公孫續和麾下的文武都不待見劉備,都認為左傲冉的野心很大,所以劉備不可能借到兵,再說劉備也不可能傻得要去向公孫續借兵,所以,劉備的借兵人選必定是自己這個師弟,為了和劉備打下更好的感情基礎,左傲冉為劉備準備了一份大禮,所以才要先行避上一避,否則這份大禮就不夠份量了。

    劉備知道左傲冉去了鄴城,便欲前去找左傲冉,管亥卻告訴劉備,說左傲冉夜觀天象,知東南方有兵劫,會有故人從東南方來找自己,如果真有故人來尋,便讓故人直接往并州而去,他會在并州等著故人的到來。

    劉備聞得管亥此言,大呼:「左傲冉真乃神人也!」關羽、張飛更是面面相覷,眼中顯現出一種奇異的光芒,非殺氣、非困惑、非迷茫、非詫異……劉備辭別管亥,在關羽、張飛的陪同下,引八百騎兵先回平原整頓兵馬,而後在奔并州晉陽向左傲冉借兵。

    咱們再說左傲冉,左傲冉孤身往鄴城,你以為他是傻的啊!他早就在義援北海前左傲冉安排與部署了,送到左家郡的書信中並不是光讓他們派出五千兵馬,而是左傲冉知道這一行必定會收編數十萬的兵民,才早做的準備。

    左傲冉命梯俊集結大軍於左家郡,兵鋒直指信都,方悅集結大軍於河內,兵鋒直指朝歌,劉虎集結大軍於箕關,隨時兵進河內助方悅,許褚集結大軍於壺關,兵鋒直指魏郡,漁陽太守陳震集結大軍於幽、冀兩州的邊界,兵鋒直指中山國,在這種情況下,恐怕袁紹不會傻得去動左傲冉,更何況,袁紹身邊還有如許攸、逢紀、審配等謀士呢,所以,左傲冉這一行很順利,只是付出了一些糧草和金銀為過路費而已,辦完此事後,左傲冉便返回并州晉陽,靜待自己的師兄劉備大駕光臨!

    左傲冉返回并州,各路兵馬自然是各歸各處,袁紹自然是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但是,袁紹除了自負其實、自高自大、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外,他還有一個性格特點,那就是有仇必報,左傲冉讓他吃了癟,他會記左傲冉一輩子!

    左傲冉回到晉陽,將一眾文武都聚集到了一起,準備開一個小型的臨時會議,會議上左傲冉先是提出了如何安頓三十萬左右的黃巾降兵這個問題,沮授當即提出解決方法,那就是「屯田」制,而且分為軍屯和民屯,軍屯為不用上戰場的兵卒轉化成屯田兵,而民屯則是由官府供給無地之人土地、躬耕用具、種子等物.

    「哦?」左傲冉一聽來了興趣,自己就是想效仿曹操的屯田制,沒想到沮授已經想好了,便問道:「則注,請講此事細細道來。」

    沮授微微一施禮,讓到了一旁,而後說道:「棗祗,你來說說你的屯田制吧。」

    沮授這麼一說,左傲冉才發現,原來在眾文武中多出了一個生面孔,此人五短身材,八字鬍,小眼睛,一嘴碎芝麻粒地小牙,海下無須,卻有一個黑痣,身上地服侍也有些不倫不類,一般人絕對不會喜歡這樣的人,但是左傲冉卻不同,因為左傲冉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天生異稟之人,必有大才啊!著名人物——龐統!劉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