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6卷:烽火連天 第32章:劉玄德義救北海 文 / 榕樹下

    第32章:劉玄德義救北海

    左傲冉心情大好,往平原來見師兄劉備,劉備見得師弟左傲冉亦是大喜,叫人準備酒宴,自引左傲冉至客廳閒聊,哪知左傲冉的屁股來沒做熱,便有兵士來報,說北海有難,特遣人修書求救。

    劉備被稱為仁德之君,可不是白叫的,當即命人引入,左傲冉初聞北海有難,腦中第一個閃現的事情就是曹操攻打徐州,為父報仇,陳登可還在徐州呢!但轉念一想,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後改變了很多,更何況,自己麾下的探子遍天下,要是曹操攻打徐州,自己早就知道了!心中便不再想此事,不想此事,左傲冉便想起歷史上是太史慈來平原求援,那可是一員大將之才啊!這回卻不知道是誰啊?!

    不一會兒,兵士引進一人,只見此人身長七尺七寸,黃臉膛,兩道劍眉,一雙虎目,鼻直口方,三綹短墨髯,三山得配,五嶽停勻,約在二十左右歲,精神百倍,一團正氣。

    頭戴墨綠扎巾,上身穿墨綠短箭袖幫身靠襖,腰中繫著一巴掌寬的五彩絲鸞帶,下身穿著紅綢褲子,足下青緞子快靴,左佩雕弓右帶箭,身背後寒光小戟一雙,手中一桿擒煞氣逼人的鑌鐵皂纓槍!真可謂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啊!

    太史慈入得廳堂,見堂內五人,分別是左傲冉、劉備、簡雍、關羽、張飛,但是太史慈都不認識,只見得左傲冉與劉備氣度不凡,遂上前向左傲冉與劉備拜問道:「不知二位之中哪一位是平原相劉玄德?」

    「足下何人?」劉備問道。

    太史慈一見此人發問,便知此人就是劉備,於是再次拜道:「某太史慈,乃東萊之人,與孔北海無骨肉之親,亦非鄉黨之友,只是因為慕名而投,兼有分災共患之情義,方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久聞使君向有仁義之名,更能救人急難,因此北海正盼待貴助,更使慈甘冒刀刃之險,突出重圍,從萬死之中託言於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

    劉備斂容道:「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

    并州境內乃苦寒之地,遂人煙稀少,若能得三十餘萬饑民,日後必有益於并州發展啊!想到這裡,左傲冉突然道:「冉願為前部先鋒,與師兄同往。」

    「這位將軍高義,慈替北海空太守和北海百姓在此謝過將軍!」太史慈當即拜道。

    左傲冉連忙扶住太史慈,笑呵呵地說道:「子義將軍不必如此,冉身為大漢官員,理當為百姓如此!」

    太史慈聽到左傲冉喚自己的表字,當即一愣,心道:「此人因何得知吾之表字?」遂問道:「慈亦剛剛學藝下山,不知將軍如何得知在下表字?」

    這下可把左傲冉問倒了,不過左傲冉還是反應很快地,馬上打個哈哈道:「冉素聞東萊有一孝子,不僅忠義,且武力過人,因而知道子義之名。」

    太史慈聽到左傲冉說自己是孝子,反而難受起來,打了個哀聲道:「家母病已多年,久尋名醫未果,慈真是愧對她老人家啊!」

    左傲冉聞聽,當即哈哈大笑道:「此有何難?!當世有一神醫,恕個罪說,名叫華佗,其乃冉之師也,如今即在左家郡,冉也粗懂醫術,若如冉醫治不好子義母親之病,可請師傅前來,家師一到,當可百病皆愈。」

    太史慈一聽,趕緊答道:「慈在此先行謝過將軍,卻不知將軍姓字名誰,他日也好讓慈謝之。」

    「吾姓左,雙名傲冉,字雲龍。」左傲冉很簡單地介紹著自己,並沒有報出自己的官爵,因為左傲冉感覺如今有些跑題了,不想再節外生枝了,當即向劉備道:「請師兄暫借冉三、五千兵馬,冉必挫敗黃巾賊眾!」

    「哎~~」聞聽左傲冉此言,劉備打了個哀聲道:「並非備吝嗇,不願借兵三、五千,而是備麾下並無這麼多的兵馬啊!這次救援北海,備親自帶兵往之,可帶之兵,不過一千步卒,八百騎兵,可帶之將,不過關、張耳!」

    聞聽劉備此言,左傲冉的眉毛是微微一皺,心道:「好啊!你個劉備,人人都說你仁義無雙,今日我左傲冉可算是見識到了,我左傲冉曾你之兵,沒有三萬也有一萬吧?今日卻在我的面前哭窮,這個劉備啊!算我左傲冉看錯了你!」

    簡雍見左傲冉面有怒色,急忙解釋道:「左并州有所不知,數月之前,一股以張燕為首的黑山賊湧入我平原境內,大肆劫掠百姓財物,關將軍與張三將軍多次帶兵圍剿,但賊兵卻不與之交鋒,每每遠而遁之,藏於山林之間,有一次張三將軍引兵窮追不捨,最後被引入山林之間中伏,損失了不少兵馬,若不是張三將軍勇武異常,恐怕也回不來了。」

    「可惡!如若讓俺捉住他,俺必定將其剝骨抽筋,以消心頭之恨!」張飛惡狠狠地拍擊著桌案道。

    「哦?張燕竟然跑到平原來了,想當初於并州時擒他不得,數月間我可是找了他很久,今日可算讓我左傲冉找到他了,等北海之事完結,吾定當起大軍剿之。」左傲冉道。

    「張燕常引賊眾襲擾不提,若非不久前青州黃巾小股賊眾湧入平原後被我家主公收編,恐怕不僅平原被張燕鬧得不成樣子,就連這一千步卒都湊之不齊啊!」簡雍繼續訴苦道。

    「賊眾足有三十餘萬,就算刨除老弱婦孺,恐也有青壯三、四萬人啊!使君兵馬不足兩千,破賊不足啊!如今北海危在旦夕,遲則必破,這當如何是好啊?」太史慈焦急地說道。

    「左元帥胸中萬千甲兵,長於兵事,每戰必以少勝多,想當年更以三百兵士大破十萬黃巾軍,如今備願將一千八百兵士盡皆交與元帥,吾與麾下將士盡皆聽從元帥調遣,望元帥再展當年神勇,破賊兵,救北海,援百姓於危難!」左傲冉慷慨激昂地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