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5卷:亂世梟雄 第90章:傳國玉璽 文 / 榕樹下

    第90章:傳國玉璽

    而就在此時,不遠處傳來了陣陣馬蹄之聲,隨之揚起了一片灰塵,隨著煙塵地遠去馬隊的臨近,董卓軍的兵士和曹操都看清楚了,是聯軍的騎兵,旗號打得是河內郡!

    一馬當先的那員戰將跳下馬來平定身高八尺開外,虎背熊腰,面如晚霞,紅撲撲面貌,重眉虎目,鼻直口方,金甲紅袍,掌中一條金槍,胯下一匹紅馬。

    「曹大人休要驚慌,少要害怕!河內郡王太守麾下部將方悅來也!」方悅一邊快馬疾馳,一邊大聲喊道。

    李華等人見狀大驚,曹操也鬆了一口氣,李華眼見曹操分身,疾步揮刀上前來砍曹操,曹操橫劍抵擋,磕開李華的一刀,其餘幾人見狀紛紛效仿,揮刀來砍曹操,曹操左支右撐,順手斬殺了一名董卓軍兵士。

    此時方悅引兵以到,手中大槍一抖,槍挑三名董卓軍兵士,曹操藉機擊殺兩人,李華接了方悅一槍,被震出老遠,而僅存下的那名董卓軍兵士見狀轉身就跑,被方悅追上一槍刺死,李華被震出老遠後,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奮力將手中之刀擲向不遠處的曹操,希望能傷到曹操分毫,哪料曹操身手敏捷,側步閃開了。

    李華手中的刀投擲出去後,帶著不甘地眼神看著曹操輕易躲過,隨後一匹戰馬撞飛了李華,肋骨斷裂的聲音清晰可聞,最後李華被奔襲而過的馬蹄踐踏如泥。

    方悅帶住坐騎,將收整隊伍的事情交給了副將,他親自來見曹操,方悅來到曹操的近前翻身下馬,當胸抱腕道:「河內郡王太守麾下方悅特助左元帥來尋曹大人,如今尋得曹大人,悅也可向左元帥交令了!」

    曹操聽到這就是一戲,但轉念一想又感到有失顏面,於是對方悅道:「你就不用帶我到雲龍那裡去了,直接護送我放回洛陽聯軍大營吧,我有要事找盟主商議,你派兵士通知雲龍一聲,就說我以安全返回洛陽了,不用他費心了。」

    「是,來人,給左元帥捎去口信,就說曹大人以安然返回洛陽了。」方悅隨手前來一匹馬道:「前往洛陽的路途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還請曹大人上馬,我等一起護送大人前往洛陽!」

    曹操早已將佩劍還匣,此時接過方悅手中的韁繩翻身上馬,在方悅以及五百餘騎的護衛下向著洛陽聯軍大營的方向而去……

    洛陽城內皇宮。

    卻說洛陽城內,孫堅撲滅大火,屯兵於城內,設帳於建章殿之上,當晚,突然有軍士來報:「啟稟主公,大殿東南方有五色毫光起於深井之中。」

    孫堅感到好奇,命人下深井仔細打撈,結果發現一個身著華麗服飾地宮女屍體,單看衣服,已經浸泡了數月有餘,但是身體卻沒有絲毫腐爛的跡象,而且看她的容貌竟然栩栩如生,眾人覺得十分奇怪,又見屍體的背上有一包裹,打開之後,竟然發現一個了沉香木打造的錦盒。

    孫堅命人把錦盒拿過來,小心翼翼地打開一看,錦盒內竟然是一塊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刻著五龍交紐,旁邊缺了一角,竟用黃金鑲上補了,上面有篆文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孫堅用疑惑地目光看著程普,程普搖了搖頭道:「不清楚!」

    周瑜卻走上前來觀瞧了一番後說道:「這乃傳國玉璽,這塊玉就是當初卞和在荊山下,看見鳳凰棲在此石上,他送給了楚文王,石中就是這塊璞玉,秦二十六年,把它雕琢成玉璽,李斯就是寫了這八個字,而這傳國玉璽的前身就是和氏之璧。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風浪大作,舟將覆,急投玉璽於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華陰,有人持璽遮道,與從者曰:「持此還祖龍。」言訖不見,此璽復歸於秦,次年,始皇駕崩,後來子嬰將玉璽獻與漢高祖,後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將璽打王尋、蘇獻,崩其一角,以金鑲之,光武得此寶於宜陽,傳位至今,近聞十常侍作亂,劫少帝出北邙,回宮失此寶,原來是被人藏到了井裡,這是上天將玉璽授於叔父,他日叔父定然會登上九五之位,只是此地已不可久留,叔父應該馬上整頓軍馬返回江東,再從長計議。」

    周瑜雖小,但是孫堅卻覺得他說得有理,準備明日向袁紹托疾辭歸,並且囑咐手下眾人不得將此事傳出,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不想孫堅的親兵當中有一個與袁紹是同鄉,此人便偷偷溜出去將此事密告於袁紹,想混個官當當。

    袁紹知道後,豈能讓孫堅輕易離去,所以等孫堅來辭的時候,袁紹故意道:「我知道文台的疾病乃是因為傳國玉璽所引起,只要文台肯交出玉璽,此病將無藥自愈。」

    孫堅大驚失色,但仍強作鎮定地說道:「本初何出此言啊?」

    「今興兵討賊,為國除害,玉璽乃朝廷之寶,公既尋獲,當對眾留於盟主處,等誅滅了董賊,復還朝廷,今文台隱密而去,意欲何為啊?」

    「盟主為什麼會認為玉璽在堅處?」孫堅繼續不承認道。

    袁紹又道:「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堅本無此物,盟主為何苦苦相逼?」孫堅一臉無辜的表情。

    袁紹見孫堅死不承認,「嘿嘿」冷笑了兩聲,讓那個孫堅的親兵出來對質,孫堅見此人正是自己手下的親兵,頓時大怒,想立刻拔劍殺了他,但是卻被袁紹攔住了。

    孫堅見袁紹已經有了人證,但自己又不願承認私藏傳國玉璽,更不願交出傳國玉璽,於是被迫當場立誓,若私藏傳國玉璽,他日必遭亂箭穿心而死,加之眾諸侯也一齊相勸,袁紹方這才作罷。

    自此,孫堅與袁紹結仇下了深仇,孫堅走後,袁紹派人連夜到荊州,給荊州刺史劉表處送了一封信,囑咐劉表暗中攔截孫堅,截獲傳國玉璽後,與其共圖大事。

    且說曹操追襲董卓,誤中李儒之計,被呂布、徐榮兩次伏擊,差點連自己都搭進去,虧得曹洪數次拚死救應,最終被方悅救下,這才能夠逃脫,回到諸侯大營,曹操見到袁紹等各路諸侯各懷異心,料到眾人不能成事,於是回合了夏侯等將後,便引軍投靠揚州去了。

    充州太守劉岱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喬瑁推辭不借,卻不想正中劉岱下懷,給了對方挑釁的口實,劉岱帶兵徑直衝進喬瑁大帳,殺死喬瑁,喬瑁麾下將士全部投降,袁紹見眾人各自分散,也領兵拔寨,離開了被大火幾乎焚燒殆盡的洛陽,投關東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