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4卷:決勝千里 第61章:冥冥自有天意 文 / 榕樹下

    第61章:冥冥自有天意

    「該死的……」蹇碩恨恨的頓足,卻驚醒了假寐中地漢靈帝劉宏。

    「是蹇碩嗎?」靈帝劉宏有聲無氣的說道。

    蹇碩急忙應道:「奴婢在,陛下感覺好點了嗎?」

    漢靈帝劉宏緩緩的睜開了眼睛,看到蹇碩就在榻前,心中一陣溫暖,氣力極弱的說道:「此時,也只有蹇碩你陪著朕啊!?」說著話,漢靈帝劉宏向蹇碩使了個眼色,蹇碩心領神會,立刻起身擺了擺手,示意兩邊的宮女侍從全部退出去。

    「蹇碩,朕不行了!」漢靈帝劉宏用只有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我已決意,廢掉太子劉辯,命皇子協繼承帝位,還要請你幫忙。」

    蹇碩連忙道:「陛下,您可別這麼說,只要是您吩咐,奴婢萬死不辭。」

    漢靈帝劉宏抓住蹇碩的手說道:「殺了國舅,為朕殺了國舅……國舅不死,只怕協兒無法坐穩皇位,朕這裡有兩份詔書,你可憑其中一份誅殺國舅,若事不可為,就將兩份詔書送往邊關元帥左傲冉處,左愛卿他忠於漢室,不會不尊朕之旨意的,……只可惜,朕的大元帥不在身邊,否則就大可不必費此周折……蹇碩,朕的江山全靠你了。」

    蹇碩心裡一陣的猶豫,這種事情,可說是凶險甚多,弄個不好,就會屍骨無存,也難怪漢靈帝劉宏會這樣的急迫,原本依照著他的計劃,等左傲冉平定了鮮卑、匈奴之亂,返回洛陽後可以震懾朝中群臣,再加上幽、荊、益三州之漢室宗親在外策應,足以削了何進的權利,可偏偏,他自己的身體卻……

    如今唯有兵行險招了!

    張讓、趙忠等人,漢靈帝劉宏雖然信任,可並不是很放心,十常侍過於油滑,缺少殺戈決斷,不足以成事,周圍的人中,盡皆是一介書生,都難當重任!

    如今唯有蹇碩,雖五體不全,卻執掌兵馬,是個很果斷的人,最重要的是,漢靈帝劉宏瞭解蹇碩,這蹇碩是個極為忠誠的人,只要他答應這件事,則大事就可以成功。

    漢靈帝劉宏目光灼灼的凝視著蹇碩,蹇碩後背的寒氣直冒,他的心裡明白,若不答應的話,只怕會立刻被殺,但要是答應了,這事的凶險又太高……

    沉吟片刻之後,蹇碩一咬牙,點頭道:「陛下放心,奴婢定不負陛下的厚望。」

    「朕果然沒有看錯人!」漢靈帝劉宏蠟黃的臉上,流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你別擔心,朕已經有了妥當的方法,趁著朕還在,你密令部曲埋伏於長樂宮中,朕會命人傳遞詔書,讓國舅何進前來覲見,你趁此機會將他……而後立刻收了他地部曲。」靈帝劉宏說道。

    蹇碩眼中精光一閃,感覺這個主意聽上去還不錯,沒準真的能殺了何進,想到這,蹇碩點頭道:「奴婢遵旨!」蹇碩這一次回答地非常乾脆,沒有半點的拖泥帶水。

    「你以為,誰去傳旨比較合適?」漢靈帝劉宏問道。

    蹇碩沉吟了片刻後,說道:「奴婢推薦一人,上軍司馬潘隱為奴婢的心腹,可擔當此任。」

    咳嗽了數聲後,漢靈帝劉宏說道:「既然如此,宣潘隱覲見,你下去安排吧。」

    「喏!」蹇碩做出赳赳的武夫狀,插手行禮,當蹇碩走出長樂宮門的那一剎那,冷風讓他的腦袋一下子清醒了起來,蹇碩很快地就計算出了這裡面的好處。

    若能辦成此事,以後可就是王子協的近臣了,張讓?!趙忠!?滾一邊去吧,今後這大內深宮,當是我蹇碩的天下,越想越覺得很得意,忍不住嘿嘿的笑了兩聲,但旋即就發現自己有些失態,蹇碩連忙扳起了面孔,按照漢靈帝劉宏的吩咐下去安排擊殺何進的事情了。

    潘隱得了聖旨,走出了長樂宮,見到周圍人馬走動頻繁,潘隱心裡猛然的「咯登」了一下,聯想到剛才漢靈帝劉宏說話時那有氣無力地樣子,心裡產生了的一絲絲明悟,卻奇異的浮上了心頭。

    難不成,部下要殺遂高?!

    潘隱有一個小秘密,甚至連蹇碩都不知道了,早年潘隱尚未遇到蹇碩之前,曾落魄至極,有一次險些餓死在洛陽的街頭,幸好被何進救了性命。

    當時的何進,也是剛進洛陽,到處都是對他不屑一顧的目光,表面上似乎很榮耀,可實際上……也就是在那天,一個落魄的乞丐,和一個落魄的皇親國戚,奇異的交集在了一起,第二天醒來時,皇親國戚不見了蹤跡,卻留下了一袋子五銖錢,後來,潘隱才入的宮,遇到了蹇碩。

    在偶然地機會中,潘隱又一次見到了何進,只是當時的何進,已經認不出潘隱了,但潘隱卻無法忘記,那個曾救了他一命的傢伙,隨著地位越來越高,潘隱彷彿忘記了何進的存在。

    可那一份感激之情,卻始終藏在了心中,時刻不敢忘記,一直在尋找機會報答何進,如今機會來了,潘隱敏銳地覺察到,何進會有危險,潘隱猶豫了片刻,終於下定了決心。

    何進府邸

    已經過了亥時,何進還沒有休息,正獨坐於書房中,和他的兄弟何苗促膝長談,話題自然是圍繞著十常侍地問題,這些日子以來,袁紹等人幾次提出了剷除十常侍的計劃,但何進一直都猶豫不決。

    不錯!十常侍的確是威脅到了自己的權利,可事實上,正因為有十常侍的存在,才使得士人們圍繞在自己的身邊,何進需要這些士人,來裝點他的門面,可他不知道,如果閹寺不在,士人們還會跟隨他嗎?就這個問題,使他與弟弟何苗激烈的辯論起來。

    何苗對何進的想法很不屑,淡淡的說道:「兄長既然知道那些士人為何依附與你,又為何非要殺張讓他們?莫非兄長忘記了,當年妹妹剛入宮中,沒有張讓他們的幫忙,如何有你我今日的榮耀?小弟以為,做人當要有感恩之心,不可以做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之事。」

    何進一蹙眉,對何苗的這番話,感到非常不高興,暗道:「你言下之意就是說,我是小人嗎?!」面有怒色的說道:「懷高(何苗的表字),你說的固然有理,可有些事情,你也應當明白,士子的力量,不可小覷……特別是那些百年大族,更是這大漢的根基,若壞了他們……我也不想如此,可是眼看著靈帝劉宏羽翼豐滿,又有盧植等人的幫助,東觀的士子十有**會投靠到陛下之處,若我不能招攬士子,他日又如何應對陛下的咄咄逼人?此事非我所願,實乃時勢所迫。」

    聞聽何進這麼一說,何苗冷笑一聲,說道:「那又能如何?兄長難道忘記了當年你初來洛陽,那士人們的態度嗎?難道兄長忘記,長史王謙,又是如何落了你的臉面嗎?」

    何進聞聽,面頰劇烈的抽搐,何苗地話正說到了他地心坎上,那也是他心中永遠的痛,當年何進初到洛陽,繼而想站穩腳跟,最迅速的辦法就是和當地望族聯姻。

    何進看中的是任長史地名士王謙,想把女兒嫁給王謙的兒子,這王謙是什麼人呢?他的父親王暢,是漢帝初年黨人的領袖人物之一,也是當時名滿天下的八俊之一。

    王謙與王暢也許大家還是不熟悉,但是如果提起另一個人,也許大家就聽說過了,在原有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就是王謙地小兒子。

    試想一下,這樣的一個世族大家庭,怎會與何進結親?!

    別看何進是皇親國戚,可是在王謙的眼中卻連個狗屁不是,在何進上門求親的時候,王謙嗤之以鼻,堅決的回絕了這門親事,可想而知,當時的何進是多麼的尷尬,有一段時間甚至不敢出門,因為害怕遭到路人們的恥笑。

    時間過去了,王謙如今已經是個白身了,而何進卻成了掌控天下兵馬的大將軍,何進要表現心胸廣闊,自然不好卻為難王謙,但這並不代表,何進就會忘記了當初地那一段屈辱時光,何苗的話,讓何進心動了……

    就在這個時候,老管家進來說道:「老爺,門外有宮內來人,說是老爺的故人。」

    「故人?!」何進詫異不已,心道:「我何時在宮內有故人?!」想歸想。當下還是命家僕把來人請進客廳,他讓何苗在書房等待,自己則往客廳走去。

    潘隱端坐太師椅上,心情非常的緊張,若是何進再晚進來半步,也許潘隱就要改變主意,見何進來了,潘隱站起來問道:「何公,還記得小人嗎?」潘隱起身詢問,心裡卻想:「若是他說不記得,就當作不認識他。」哪知道,何進看著潘隱,眉頭緊皺,陷入沉思之中。

    「你……啊!我想起來了,十二年前,陽百花橋下……」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許是何進此時真的命不該絕,何進竟然真的想起了潘隱是誰,看著衣著光鮮地潘隱,何進不由得生出了一種親切感。

    潘隱的心中,也不由得一暖,說道:「十二年不見,何公可安好?」

    何進連忙讓潘隱坐下,笑著說道:「當年進最落魄時,那一夜怎會忘記?後來我還派人去找你,但是卻……真抱歉,我已經記不起你地名字……只是你怎麼跑去了皇宮當差?」

    潘隱搖了搖頭,感歎的說道:「這個說起來,可就一言難盡了,小人姓潘名隱。」

    潘隱通報了自己的名字,卻讓何進又是一驚,何進自然知道這個人,只是沒有見過,那可是蹇碩的軍司馬,他怎麼會大半夜跑來和我訴友情呢?何進詫異的看著潘隱,想問又不知如何開口。

    潘隱看到了何進的表情,也不繞圈子,直截了當的說道:「大將軍如今享盡榮耀,隱亦不願來攀附,只是,大將軍現在將有性命之虞,隱實不忍見大將軍送命,故而前來警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