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4卷:決勝千里 第50章:二次掛帥 文 / 榕樹下

    第50章:二次掛帥

    「陛下誤會微臣的意思了,微臣只是想請皇上下一道免罪的旨意,免去微臣保舉之人的一切罪責,否則此人無法為陛下所用。」王允道。

    靈帝劉宏呵呵一笑道:「一道免罪聖旨朕還是不會吝嗇的,只要王愛卿保舉之人真有真才實學,能退了鮮卑、匈奴的聯軍,朕就下道免罪聖旨又有何妨?」

    盧植眼珠一轉,心道:「該我出來加一把火了!」於是出班啟奏道:「啟奏陛下,微臣已知王大人所舉之人是誰,微臣認為,只要陛下免去此人的一切罪責,此人必能領兵擊敗鮮卑、匈奴聯軍,使其永不敢犯我大漢虎威!」

    「哦?!」靈帝劉宏一聽真的有人可以領兵出征,他的精神頭可就來了,王允是文官,軍事方面發言的權威性不高,但是身為文武全才的盧植也這麼說可就不一樣,靈帝劉宏於是問道:「盧愛卿既然也這麼說,那朕也就放心了,那不知此人到底是誰呀?」

    「臣等唯恐說初此人的名諱會引起陛下震怒,所以微臣還請陛下先下免罪的旨意,微臣才能將此人的名諱報上。」盧植這是先給靈帝劉宏下好藥,等著他自己把藥喝了,而後讓他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

    王允也在一旁搭茬道:「陛下,如若你還不放心的話,您可以問問大將軍,我與盧尚書保舉之人大將軍也識得的。」王允把語鋒轉到何進處,此時也到了讓他出來推一把的時候了。

    「哦?!」靈帝劉宏一聽,自己的大舅哥也認識,心裡踏實了幾分,雖說認為立太子的事情弄得不太好,但是沒有自己有事情的時候,這個大舅哥還會出來幫襯自己一把的,這次也不例外,於是問道:「大將軍既然識得如此才俊,又為何不早點保舉呢?」

    「回陛下,並非微臣不保舉,而是此人的罪責陛下不赦免的話,微臣實不敢保舉,不過,微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只要此人領兵出征,比可破鮮卑、匈奴聯軍,揚我大漢雄威!」大將軍何進道。

    三個人的力挺,讓靈帝劉宏有了一點點的錯覺,劉宏認為此人必定是犯了什麼十惡不赦之罪,朝中的官員應該沒有什麼大罪之人,外任官員的事情自己就不太清楚,想來想去,靈帝劉宏將三人保舉的人圈到了一個範圍了,此人不是被招降的反賊,就是已故左傲冉麾下的將官,最有可能的就是皇甫義真了!

    「啟奏陛下,如今乃是我大漢朝危急存亡之時,還請陛下早下決定,遲恐生變啊!陛下!」司徒袁逢道。

    司空袁隗也出班啟奏道:「陛下,微臣認為家兄所言極是,如今盧龍塞告急,雖說朱大人已經率領援軍及時趕到了,但是僅有七千多的兵馬恐怕也不能抵擋太久,還請陛下不要猶豫,早做決斷啊!」

    「朕並非不信任三位愛卿保舉之人,只是……只是朕恐此人一旦出了破陋,那我的大漢江山可就危矣!」皇甫義真與大將軍何進走的很近,靈帝劉宏怕一旦兵權落到他人之手,自己二兒子的皇位可就不保了,所以才有點猶豫。

    「啟奏陛下,臣有一策可定陛下之心,陛下可任命盧尚書為副元帥,兼監軍一職,如此一來臣敢保證萬無一失。」太尉張溫啟奏道。

    靈帝劉宏一聽,心道:「嗯!好!這正和我的心意,盧植對大漢朝忠貞不二,也不是大將軍何進一黨,兵權由他掌管一半,我很放心啊!」想到這,點頭道:「張愛卿所言極是,朕准了。」又對張讓道:「阿父,起草一道免罪聖旨,交與王愛卿。」張讓答應一聲,轉身離去,不一會兒,免罪聖旨起草完畢,劉宏審閱後蓋上了玉璽的打印。

    靈帝劉宏讓張讓將免罪聖旨交到王允的手裡,之後問道:「現在王愛卿可以告訴朕,朕的二路元帥姓字名誰,家住何方了吧?」

    「吾皇聖明,不僅有武帝識人之能,更有高祖皇帝寬宏之度,實乃後世帝王之楷模啊!」大將軍何進看準時機高聲讚揚道。

    「皇上聖明!」

    「吾主聖明!」

    「天祐吾主,天祐大漢!」

    文武群臣紛紛出班啟奏,為靈帝劉宏一陣的歌功頌德,一陣的大勢褒揚。

    就在這個時候,盧植很適時的跪倒在靈帝劉宏的龍書案下啟奏道:「微臣盧植,替吾的學生左傲冉謝陛下開恩,謝陛下龍恩浩蕩!」這一句話可把在場的文武群臣已經靈帝劉宏驚得不輕,在文武群臣中引起了一陣的軒然大波,各自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什麼?!」靈帝劉宏大驚道:「盧愛卿你可否再說一遍,你替誰謝恩?」

    「微臣是替自己的學生左傲冉謝陛下龍恩。」盧植回答道。

    靈帝劉宏用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王允與何進,問道:「兩位愛卿所保舉之人可也是這個已經死去多日的左傲冉嗎?」

    「回陛下,臣等保舉的就是左傲冉,左傲冉並沒有死,我等請陛下所下的免罪旨意就是怕陛下得知了左傲冉詐死瞞名的事情後,會治左傲冉一個欺君之罪,所以才這麼做的,陛下您金口玉言,不會食言吧?」王允將整件事情和盤托出。

    靈帝劉宏的臉色陰晴不定,心中大罵,王允王子師!自己金口玉言,說出的話就是聖旨,更何況自己已經傳了聖旨,再說了,不派他領兵出征,朝中還有誰能領兵出征,算了吧!還是江山重要,沒了江山的話,自己不就什麼都沒了嘛!再說了,這次如若自己再次重用他,他還不感恩戴德,贊朕龍恩浩蕩嘛!

    想通了這一點後的靈帝劉宏心情平定了不少,臉色也好看了很多,就見靈帝劉宏說道:「朕並非那無道昏君,那日罷了左駙馬的官職後,朕也反思了很久,朕確實做的有些過火了,罰的重了些,自今日起,回復左傲冉一切職務,即日進京復職,接掌帥印,領兵出征。」

    「陛下聖明!陛下寬宏!陛下龍恩浩蕩!微臣盧植替學生左傲冉謝陛下!」盧植叩首道。

    王允一樂道:「左元帥已經先行一步前往盧龍塞抗敵,臣雖為文人,但也有一份殺敵報國之心,臣懇請陛下准微臣與盧大人一同前往邊地抗擊來犯之敵。」其實王允鬼著呢,他這麼說全是因為怕靈帝劉宏報復他,現在自己抱上左傲冉這棵大樹,自己說什麼也不會放手的。

    靈帝劉宏也不能說別的,只能准了王允的啟奏,隨後在張讓的一聲尖銳下退朝了,盧植與王允第二日在校軍場點齊了兩萬兵馬,浩浩蕩蕩的出了洛陽,隨後和左傲冉會合一處,一同兵進盧龍塞。

    咱們先放下左傲冉領兵奔盧龍塞不說,咱們單說盧龍塞,左傲冉怕盧龍塞失守,自己的師兄公孫瓚殉難,就派了比較有帥才的左純帶著趙睿、師纂、徐商、諸葛虔四將以及十幾名親兵先奔了盧龍塞。

    幽州,地處大漢帝國最北疆,治有代郡、上谷、涿郡、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樂浪、玄十郡外加遼東屬國,州治廣陽薊縣,自秦末至漢初,匈奴橫行漠北,屢寇大漢邊塞,幽州首當其衝,受創最重。

    漢高祖劉邦發兵三十二萬北擊匈奴,敗於白登,至武帝,傾全國之力重創匈奴,匈奴由盛轉衰。

    光武中興,劉秀行收縮之策,放棄邊鎮,積蓄國力,時匈奴內訌,南匈奴入長城附漢,北匈奴被逐遠遁,轉戰歐洲,可惜此時東漢朝廷吏治敗壞,武備廢馳,竟錯失良機,被東胡另支鮮卑趁虛而入,盡得漠北匈奴故地。

    至靈帝光和(公元178~184年間,大王擅石槐一統鮮卑,所屬領地天起扶余(今東北黑龍江),西至焞煌、烏孫,延綿數千里,勢力危及一時,漢靈帝光和四年,擅石槐死,其子和連繼位,和連昏庸無能又好色,不久既死,鮮卑不久陷於分裂。)

    幽州十郡及比鄰地漠北之地,部族林立,有鮮卑日律、推演、慕容、拓跋、魁頭、利曼、素利、彌加、闕機等部,有還有南匈奴、屠各胡以及居於河套地區地羌胡各部,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交相攻伐,局勢本來混沌不堪,不知道為何鮮卑與匈奴會聯合起來,他們兩方本水火不相容的。

    左純還沒有到盧龍塞,鮮卑大軍再關下沒日沒夜的大罵,公孫瓚可是個血性的漢子,哪裡受得了這樣的鳥氣,不顧朱雋與麾下大將嚴綱的極力勸說,獨自帶兵出城迎戰,結果可想而知,不僅大敗,而且還身負五處傷,雖然沒傷著致命的地方,可也因失血過多,支持不住了。

    多虧了麾下公孫越、公孫范、田楷、田豫、王門、夏侯蘭等才把公孫瓚搶了下來,隨後急忙向盧龍塞後撤,鮮卑的兵馬在後邊緊迫不放,兩廂相隔很近,到在離盧龍塞還有三里之地的時候就追上了公孫瓚等人,隨即將其包圍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公孫瓚之子公孫續學藝而歸,城頭上的嚴綱認識公孫續,忙喊公孫續,說其父被困,隨後後讓不敢出城的朱雋守關,自己忙頂盔掛甲,抬槍備馬,統領全城軍兵,衝出城門。

    公孫續身先士卒,高喊道:「衝啊!」

    羅擊鼓搖旗,往對面一衝,這還真把圍公孫瓚的鮮卑、匈奴聯軍的兵將嚇住了,素利以為大漢朝的救兵到了,急忙往下撤去,公孫續就勢見著自己的父親與兩位叔叔,什麼話也沒敢多說,隨後把眾人接進城去,因為公孫續怕鮮卑、匈奴大軍再折回來,要是在被圍住,到那時候肋生雙翅也飛不出去了,進了城,嚴綱忙命軍卒四門緊閉,吊橋扯起,城上多準備灰瓶、炮子、滾木、礌石、防備偷城。

    公孫瓚自有郎中料理傷勢,眾人正在廳中議事,突然有探馬藍旗來報:「大元帥,關外外來了鮮卑兵馬,正安營紮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