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3卷:逐鹿九州 第67章: 十常侍的陰謀 文 / 榕樹下

    第67章:十常侍的陰謀

    蹇碩道:「屯騎都尉趙融、越騎都尉馮芳、諫議大夫夏牟,都是世代為皇上您效力,也可信任。其他人,奴婢可就不清楚了!」這兩個人,說穿了是靈帝地人,自然沒有猶豫,在名字上畫了個圓圈。

    蹇碩很聰明,說出了四個人的名之後,也就不再開口了。這四個人當中,馮芳、趙融、夏牟,是早先就已經內定好了地選手,至於鮑鴻嘛……呵呵,蹇碩也是受了何進地托付,故而點了一下。

    別看蹇碩是天天跟著靈帝劉宏地近傳,可這洛陽城裡,大將軍何進的威信還是有的,蹇碩也招惹不起,不!是不想去招惹,因為時機沒有成熟,再怎麼說,他蹇碩也是十常侍之一,多多少少都要親近張讓等人一些,故而只能低頭。其他人和他蹇碩又有什麼關係呢?自求多福吧!

    皇宮內院,十常侍正在密議。

    蹇碩道:「何屠戶真是越來越囂張了,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他會學大將軍竇武一樣,把刀架到咱們脖子上來。」

    趙忠道:「咱們只是想方設法把皇上侍候樂呵了,又礙著誰惹著誰了?真想不明白,這些個皇親國戚、朝中重臣們咋就這樣恨咱們呢?」

    張讓道:「還不是因為皇上信咱們、寵咱們,這些奸臣賊子心裡酸著呢!?哼!」

    蹇碩道:「不能再放任下去了,必須學曹節大人那般發矯詔,調動羽林軍剷除這些奸臣賊子,等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料想皇上也不會為難咱們,大伙說是不是?」

    夏惲道:「碩公使不得呀!羽林軍雖說在我們的控制之下,可是兵力終究是太少了,再說陛下既然已經有意設立西園新軍,而且上軍校尉之職定然是碩公囊中之物,為今之計,我只能等,等到時機成熟!」

    郭勝道:「夏公說地不錯,現在時機未至,就暫且讓何進那屠戶再囂張幾天。當務之急是想方設法將架空何屠夫的兵權,到了那個時候,何進既無兵、又無將,誅之便如捏死一隻螞蟻耳。」

    蹇碩道:「那得等到什麼時候啊?」

    張讓陰陰一笑,說道:「等不起地是何屠戶,而不是我們,只要恢復了州牧制。天下各州齊心協力,合力剿賊,各地賊寇總有覆滅地一天。到時候海內安寧,看他還以什麼借口把持兵權不放,哼!」

    趙忠道:「張公所言極是,我已經聯絡好了多為漢室宗親,於明日廷議再提議復州牧,我等可分頭聯絡相熟官員,於明日朝堂之上齊造聲勢,料可成事。」

    張讓道:「善,諸公可分頭行事。」

    第二天一早,隨著朝鍾一聲清響,在黃門郎的導引下,眾官各依職位高低跟著走向大殿,進殿後分左右兩排站定,靜候皇帝大駕。

    又過一會兒,雲板聲響,小黃門一聲尖細的高唱——「皇上駕到……」眾人趕緊跪倒在地,大漢皇帝劉宏一身朝服,精神抖擻地登上了寶座,朝會正式開始。滿朝文武參王拜駕已畢,文東武西,兩相站立。

    首先是一系列日常事務的報告處理,很明顯上至皇帝下到那些消息靈通的大臣,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好容易等告了一個段落,太常江夏劉焉出班奏道:「啟奏陛下,臣還有本上奏。」眾人都不由精神一振。

    靈帝劉宏精神一振,說道:「講。」

    太常江夏劉焉微微清了清嗓子,啟奏道:「陛下,現如今各地盜賊烽起,冀、青二州的賊寇更是混亂,臣以為當務之急只有趕緊編練新軍,討平叛逆。」

    尚書周毖出班奏道:「陛下,編練新軍緩不濟急,不如下令抽調郡國兵馬。」

    太常江夏劉焉聞言冷笑一聲,說道:「周大人,現在各地不穩,各郡國自己的兵力也不足,若依你所言,只怕舊賊未去,新賊又起,實是大大的下策也。」

    趙忠出班附和道:「陛下,劉大人言之有理,何況從郡國調兵一樣需要時間,而且各軍不相統屬,指揮不易啊!」他到底做過一任車騎將軍,倒也不是完全對軍事一無所知。

    車騎將軍何苗見勢頭不對,忙出班奏道:「陛下,抽調郡國兵馬既然不易,也盡可將北軍擴編,似乎無須另立新軍。」

    有機會自然不會放過,張讓當下出班奏道:「陛下,近年來北軍出征勝少敗多,實在是統帥無能,再增兵也是徒然,不如另立新軍,又或者更換新帥,方為上策。」

    大將軍何進大怒,出班指著張讓道:「胡言亂語,爾等焉敢妄論軍務!?」

    張讓也不服軟,瞪眼還擊道:「汝欲仗勢欺人否?」場面一時大亂。

    黃琬忙出來打圓場,說道:「兩位大人何必為些小事爭執不休。」又對靈帝劉宏躬身奏道:「陛下,北軍歷來精銳,討逆平叛盡有勝機,不過大軍出動,京城的防守卻也不能忽視,北軍和新軍,一攻一守,各司其職,臣以為最是穩妥。」話說得看似不偏不倚,其實還是贊同另建新軍。劉焉、趙忠、張讓等忙出言附和。

    大將軍何進冷哼一聲,說道:「另建新軍,說得輕巧,現下國庫空虛,軍費從何而來?」何苗等人也是一疊聲地表示贊同。

    張讓微微一笑,心道:「早知道你會這麼說,看我的!」想到這,上前一步奏道:「啟奏陛下,建新軍既然關係到國家安危大事,老臣身受皇恩,無以為報,雖家產微薄,也願全部獻出來報效國家。」

    靈帝劉宏聞聽哈哈大笑道:「阿父一片為國之心,朕甚是欣慰。不過此乃國家大事,豈能害阿父傾家蕩產。說起來,朕的西園裡還有些積蓄,這便拿出來充作軍費吧。」頓了頓,又道:「嗯,既然如此,這新軍索性就叫「西園新軍」吧!」

    靈帝劉宏在這時候發話了,建新軍的事便算是定了下來。張讓一黨的馬上一起拜倒,高呼道:「吾主聖明,吾主聖明,吾主萬歲,萬歲,萬萬歲!」臉上不免都是一副喜不自禁的樣子。

    大將軍何進一黨的眾人眼見大勢已去,心中暗歎不已,雖滿臉的失望,卻也只好跟著跪下高呼萬歲,高呼聖明。

    等站出來的眾人各自叩首歸列,大將軍何進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眼珠一轉,再次出班奏道:「啟奏陛下,既然要建新軍,便需得推舉一位德才兼備的統帥。臣推薦虎賁校尉袁紹袁本初,此人素有人望,又出身名門,才華出眾,實是最好的人選。」

    聽何進推舉的是袁紹,殿上眾人都吃了一驚。不過仔細想想,何進方面確實沒有太合適的人選。而袁紹雖不算嫡系,畢竟也曾在大將軍府幹過,又一直和何進走得很近,更重要的是他出身袁家。

    要知道袁家四世三公,弟子門生遍及天下,勢力龐大,他叔父袁隗更是士林派中的領袖人物之一,推薦了袁紹,等於間接拉士林派下水,兩派聯起手來,不光在新軍帥位之爭上要明顯佔據上風,也為將來聯合對抗張讓一黨打下了基礎。這麼看來,何進的算盤打得不可以說不精。

    張讓一黨的眾人個個在心中暗罵,卻偏偏不好搶先反對,以免引起士林派不滿,反幫了何進的忙。張讓也不為人覺察地暗皺了一下眉,心裡開始飛快地尋找對策。

    對於大將軍何進的反擊,靈帝劉宏也有些措手不及,不過當了這麼些年的皇帝了「接發球」的技術總是有的,當下靈帝劉宏轉首對著諸位中常侍問道:「大將軍推薦袁愛卿,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啊?」

    趙忠輕咳一聲,出班奏道:「啟奏陛下,這次選拔的是京城禁衛軍——西園軍的主帥,不同於以往的點將,因此臣以為需得滿足兩個條件才是。」

    靈帝聽後,很有深意的一笑,問道:「哦?!不知是哪兩個條件呢?」

    趙忠答道:「首先,禁軍不同於邊軍,需要擔負拱衛京師之重任,因此西園新軍統領必須要由為陛下所熟知並深受陛下信任之人擔當。其次,西園新軍又需要在緊急時出動平叛,所以統軍大將必須武勇過人才行,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靈帝劉宏聽了後微微的點了點頭,說道:「嗯,不錯,阿母說得很有道理。」

    趙忠接著道:「袁本初交遊甚廣,名滿京城是不錯的,只不過交往之人參差不齊,袁本初本人的忠心雖然信得過,終究是不太穩妥。再則,臣聽說袁本初頗有謀略,論武勇卻並非所長,因此臣以為讓他擔任輔佐之職更能盡用其才,也能彰顯陛下識人之能。」一番話既沒有一味否定袁紹,讓袁隗難堪,又輕輕巧巧地將袁紹從主帥的位置上一腳踢開。

    根本不給何進出言反對的機會,靈帝劉宏接上去就問道:「那依阿母看來,何人可擔此要職呢?」

    趙忠深施一禮,道:「臣聽說小黃門蹇碩素有勇名,力能舉鼎,又懂韜略,更重要的是此人長期隨侍陛下左右,其為人性格想必陛下早已深知,因此臣以為讓他來統領新軍更合適一些。」

    趙忠出乎意料地力挺蹇碩,讓靈帝劉宏喜出望外,連連點頭道:「嗯,不錯,不錯,阿母言之有理。」又轉頭向著張讓問道:「阿父以為如何啊?」

    張讓飛快地瞟了趙忠一眼,他也沒料到趙忠會突然支持蹇碩。按他本意,蹇碩原只是備用的選擇,相比之下他當然更希望選擇自己的嫡系,不過趙忠既然已經出了頭,他再要反對,那就是擺明了宦官一黨內部不和,徒然讓別人看笑話了,所以他只好點頭贊同道:「臣以為趙大人所言甚是。」

    張讓這一表態,張讓一黨的眾人紛紛跳出來發言支持,靈帝劉宏樂得不行了,在上面是頻頻的點頭,雙方一唱一和,傻瓜也看得出來是早有默契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