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3卷:逐鹿九州 第60章: 百姓疾苦 文 / 榕樹下

    第60章:百姓疾苦

    「大人啊,征北將軍走後,我們百姓苦啊!那些新軍根本就不把我們這些百姓當人看,打殺任其隨意,我們這些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在陳登的馬前跪下哭訴道。

    陳登連忙下馬將那老人扶了起來,其他的百姓也紛紛向陳登訴苦,現場氣氛越來越熱烈,片刻之後,陳登周圍的數千名百姓全都跪了下來。百姓們只有一個願往,那就是希望征北將軍趕快回來,回來為他們這些貧苦的百姓請命。

    這些老百姓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只要有地種、有屋子住、有糧食吃就行,他們所奢望的僅僅是這些,但是無論是那個朝代的皇帝都無法滿足他們的小小要求!

    「鄉親們啊,我代替我家主公向眾位道聲對不起!但是我家主公乃是大漢征北大將軍,身為戍邊大將,有自己的責任與職責,如今西羌王北宮伯玉率領三十萬叛軍叛亂,我家將軍必須領兵西進,整肅邊疆!我在這裡待我家主公向鄉親們道歉了!」說著,陳登便朝周圍百姓深深一輯,神情舉止誠摯至極。

    百姓們感動的不得了,一個年邁的老者一臉激動地朝陳登拜道:「主簿大人您嚴重了!征北大將軍是一個萬年難得的大好官,是咱們漢人的真英雄!我們洛陽百姓只是福薄,沒福分讓征北大將軍做咱們的官!」

    陳登一行人在這裡耽誤了好一陣子才得以離開,對於百姓們表現出來的言行,陳登感慨不已,心道:「百姓們如此記掛著主公,但主公卻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夠重返洛陽。」無奈之下,陳登只能歎息後再歎息,惋惜後再惋惜。

    蔡府門前,先一步得到消息的蔡邕帶領著蔡琰的奶娘,以及一眾家丁婢女早已在門前焦急地等候著了,蔡邕急得甚至都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再府門前急得來回踱步,只轉圈圈。

    蔡琰的奶娘緊緊地拽著身邊一名小丫鬟的胳膊,神情緊張非常。蔡邕也是一臉擔憂的神情,蔡邕的心中有些後悔自責,自責不該允許女兒出門。其實這也不能全怪蔡邕,因為新軍的聲譽在士林間是非常好的,他完全沒想到新軍的軍紀會如此之差!

    只是焦急的等候了片刻,但在蔡邕與蔡琰奶娘的感覺中卻好像過了很久似的。馬車緩緩的終於出現在了視野之中,蔡邕與蔡琰的奶娘不禁雙目一亮,還沒等馬車來到府門前,蔡邕與蔡琰的奶娘便焦急地迎了上去。

    「蔡大人。」陳登從馬上翻身下來行禮道。

    蔡邕心中記掛女兒,只對陳登略一點頭算是回禮,而蔡琰的奶娘則好像根本沒看到陳登似的,直奔馬車而來。車簾掀開,蔡文姬嬌柔的身影出現在蔡邕與她奶娘的眼中。

    「爹爹!娘親!」蔡文姬扶在門框上叫道,神情語氣有些激動。這也難怪,才經歷了那樣凶險的事情,所以特別想念自己的父親與看著自己從小長到大的奶娘。

    蔡文姬在小魚的攙扶下走下馬車,蔡琰的奶娘立刻撲了上去,握著蔡文姬的手,焦急的問道:「小姐,你沒事吧?」

    蔡文姬搖了搖頭,說道:「娘親,女兒沒事。多虧了征北將軍的部下,否則女兒只怕是見不到娘了!」說著,不禁悲從心來,低低地哭了起來。

    蔡琰的奶娘心疼得不得了,連忙將蔡文姬擁入懷中,低言溫語地安慰著。看到女兒無恙地回到自己身邊,蔡邕不禁鬆了一口氣,這時,他才注意到靜靜地站在一旁的陳登。

    蔡邕朝陳登一抱拳,滿懷感激地說道:「多虧這位大人援手之恩,不知大人貴姓?現官居何職?」

    陳登連忙回禮道:「蔡大家客氣了,這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在下陳登,現任征北將軍麾下主簿一職。」

    「征北將軍!我的學生他不是已經離開洛陽了嗎?」蔡邕聽到征北將軍這四個字,頗感驚訝。

    「主公確實領前部正印先鋒官之職,率領兩萬大軍離開了洛陽,前往平地西羌之亂。不過在下卻留了下來,因為有些事情須要在下再洛陽辦。」陳登解釋道。

    蔡邕點了點頭,沒再細問下去。上上下下打量了面前的陳登一眼,然後道:「我看你年紀甚輕,若不嫌棄,就喊我一聲蔡伯伯吧。」

    陳登連忙道:「不敢,是在下高攀了。」

    蔡邕佯裝不悅地擺了擺手道:「什麼高不高攀的,你別跟老夫來這一套!你是不是看不起老夫!」

    陳登連忙抱拳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不敢,既然如此,在下恭敬不如從命,蔡伯伯。」蔡邕聞言頓時呵呵的笑了起來。

    陳登本來打算將蔡文姬送回來後便離開的,但蔡邕執意要擺下酒席答謝於他,陳登見推脫不掉,再說主公不再,自己也應該代替自己主公來看望一下主公的老師,陳登也就留了下來。

    蔡邕在內廳擺下酒席,酒席上只有陳登和蔡邕兩人。蔡琰的奶娘和蔡文姬並沒有出席,兩母女呆在房中,不知在說些什麼。

    酒席上,蔡邕先向陳登致謝,了很多話,雖然這些話都說得很婉轉,但陳登仍能聽出其中的苦惱與鬱悶。蔡邕還鄭重地請求陳登憑借身為左傲冉主簿的身份向陛下進言,以約束新禁衛軍的行為。陳登答應了蔡邕的請求,他原本就有此打算。

    陳登在蔡邕家一直呆到天色將晚時才離開。

    在遙遠的三國時代,行軍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階段,而所謂的急行軍則是大軍跑步前行,比正常行軍快了不知多少倍,因為關係到人的體力和馬的體力有限,所以急行軍並不適合長途奔襲,洛陽到西羌之間的距離相隔數百里之遙,快速行軍不實際,而且也沒有什麼必要這麼行軍。

    騎在一字墨雕板肋賴麒麟之上,左傲冉心裡不停的翻閱著記憶中的西羌局勢,羌族:泛指中國古代西部遊牧民族,古羌之種有姜氏戎、先零羌、燒當羌、鍾羌(鍾存羌)、勒姐羌、卑喃羌、當煎羌、罕羌、且凍羌、虔人羌、牢姐羌、封養羌、鄉姐羌、燒何羌、鞏唐羌、全無種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發羌、婼羌、西夜、蒲犁諸羌、阿鉤羌、犛牛羌、參狼羌、青衣羌、白馬羌、白蘭羌、可蘭羌、宕昌羌、鄧至羌、汶山羌、黨項羌、白狗羌、哥鄰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羅打鼓羌、楊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鄰羌、臨塗羌、涉題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維(威)州羌、蠶陵羌(昔衛羌)等百餘種羌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