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大唐元吉傳

小說博覽 第四十五章 舍利 文 / 淡白墨

    (看了很多批評,說的無非是關於高麗的描述失實的,首先我想說,本故事側重的是yy同人部分,架空並不是我想寫的,只不過選擇了這個人物,就難免要寫一點,但也以簡化的寫為主,而後,有些說高麗完全沒那實力,什麼一百萬人口,一半帶甲的,拜託,我寫的是數百萬人口,在楊廣徵高麗後的確切人口數字我實在找不到,但再怎麼說,幾百萬還是有的,而當兵的數目,即使損失了一部分,國王壓搾一下人民不就湊齊了麼?所以還是沿用五十萬這個數字……再則,新羅的崛起也是有的,但是這是同人小說,大唐直到結束,也基本沒怎麼提及新羅的情況,所以自動忽略,即使真是那樣,以高麗的國力,在多山的南方僵持著,出動二十萬軍隊那有什麼問題?

    說楊廣三征高麗那導致的高麗損失自然有,但楊廣是失敗方,何況他可不單是征高麗,還征日本,搞西域,開運河,建行宮,哪次死的人不是幾十萬幾十萬這樣死的,中原還被分裂為幾十塊,到李家入關中時,中原個個勢力哪個不是亂招些人就號稱十幾萬幾十萬的,中原的元氣怎麼看也比高麗傷太多。要說中原底子厚?當時甚至出現了以吃人為糧食的軍隊,平民死得有多慘烈可以想像,不給面子點說,莫說是剛剛入主關中的李淵,即使是當時北方幾個勢力合在一塊,也未必能夠打得過高麗。

    看看正史的戰況,李家入關中後,收的降軍怎麼看也不算精銳,李世民打西北,打薜舉,打劉武周之流的,在兵員素質上可說是落於絕對下風,多次都採取暫避鋒芒或者避戰免戰的策略,之所以能夠一直打勝,很大程度是依靠了李世民和手下將領用兵如神,針對對手弱點出動才成功的,而真正唐朝兵員素質遠超其他勢力,是好幾年後的事情了——當時竇建德出兵十萬相助王世充,李世民用數千精銳騎兵奔襲,殺入十萬大軍中,竟然取得大勝。

    隋朝留給唐朝的厚底子,是體現在財富糧食上面——楊廣可是個小氣的鐵公雞,民間已經淒慘無比了,隋朝的各個糧倉和財庫之類的卻還都滿得很,支持了唐朝成立初期的運作,再加上後來李世民開了鹽鐵官營的先例,所以唐初基本上就沒有發生財務問題。如果不是這些隋朝留下的財富糧食,那些起義軍也不會一個個攻下某地後改頭換面迅速轉型了。

    別將唐朝初期想像得太美好了,那是李世民登基後努力治理儲積了一段時間後才爆發的,在李淵和李世民剛剛登基初期,唐朝是向突厥半稱臣,允許其在邊境境內自由掠奪,這情況據說持續了好十幾年。所謂半稱臣,是突厥要唐朝和他們一樣,用白色旗幟以示臣服,但李淵拒絕,改為用半白半赤的旗幟——赤色旗幟是漢朝用的顏色,此舉意味半稱臣的意思。

    回到正題,高麗原來就佔領遼東大塊區域,但遼東還是有地方在原來隋朝控制下,遼西城更和涿郡漁陽一樣是當時東北五大城之一,故事中那情報過來時已過了一個月,估計當主角派人返回涿郡時,遼西也差不多完蛋了。我寫高麗出兵,個人覺得還是比較合理的,當時高麗的的勢力是有點自保有餘,攻擊不足的味道沒錯,但那要看看對手是誰,我已經說了,由於主角的出現,原本立都於漁陽的高開道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戰略上比較西移的主角,遼西和剩下的遼東一帶其並沒有直接佔領,就是原來隋朝的一些軍將和土豪之類在守著——並不是不想,而是東北人口少,地域又廣,主角開始時並沒有大舉起義,後來還走的精兵路線,單靠幾個城池的人力,一早佔領了也很難守好,而高麗就不同了,幾百萬人口,從國內貧窮的山區遷移一部分人口到相對肥沃的遼東遼西平原,很快就能得到實質利益。

    再則,大家似乎忽略了一個關鍵,那就是當時已經快是冬天了,周邊諸胡忙著準備過冬,根本無力大舉出兵牽制高麗的軍事行動——對務農的國家,或者說高麗,目前有說是遊牧為生,有說漁獵為生,但看其控制區域,我個人比較傾向相信是牧漁獵農混合的類型,對高麗這樣的國家來說冬天出兵雖然痛苦,但還是能夠成立,只要庫藏夠豐,或者再壓搾一下人民就成。但對其他純遊牧民族來說,冬天出兵,馬吃什麼,人吃什麼?宰了養的牛羊來吃?開春後怎麼辦?整個部族一起等死,或者被周圍的部族欺負、吃掉?;搞以戰養戰就食於敵那套?拜託,高麗和這些胡族接壤,對抗了那麼多年,嚴厲準備下,會沒有應對的方法?隨便來個堅壁清野,首先進攻的部族肯定會死得很難看。

    關於高句麗是否類似胡人的遊牧民族,目前比較有爭議,但這是同人小說,一切以原書為標準,大唐雙龍中的高麗,怎麼也不像是胡人或者遊牧民族吧?

    正文:

    輕輕吁出了一口氣,李元吉收回托著邪帝舍利的雙手,將其放入那一小桶怪異的溶液器皿之中重新密封,也斷開了腦中呼嘯著的種種殺意邪念和恐怖的畫面。

    看著還在凝神運功的傅沖,李元吉也不打擾,逕直的拿了舍利走出寶庫之中。

    寶庫出口,守著了上千玄羽精騎,看到李元吉走出來,同時對其屈身行禮。

    擺擺手,李元吉拒絕了玄羽騎們想要為他護衛的做法,一手拿著那器皿直朝外頭走去。

    他的靈覺清晰的感應到石之軒的所在,其實,他本就明白在寶庫中的這一番動靜絕對瞞不過老石,老石可是有密法能夠感應邪帝舍利發出的波動,只要舍利一離開那溶液,位置就無法隱瞞了。

    剛剛離開了玄羽騎眾的視線,石之軒已經無聲無息的出現在李元吉所能望見的街角盡頭。

    慢慢的走到石之軒的身前數尺之地,李元吉將手中的器皿遞給老石,笑道:『好了,現在這玩意就算歸還給你們聖門了。『

    石之軒接了過來,歡愉的欣然道:『齊公高義,鄙門不勝感激!『話語顯得真誠無比。

    其實李元吉知道,他在寶庫中那一番動靜怎麼也瞞不過這個魔門的絕代宗師,且石之軒的話中也充滿了語病,老石可還沒有統一魔門呢!只不過兩人都心知肚明,將這些小節完全忽略過去了而已。

    『邪王此去,可有什麼好去處沒有?『李元吉問道:『可需要本人為邪王準備一處清淨隱秘的所在吸收舍利中的元精?『

    緩緩搖頭,石之軒道:『不勞齊公,我自有隱跡之法。『

    『既如此,邪王請自便。『頓了頓,李元吉又道:『不過如今高麗勢大,還請邪王多多勞心,聯繫塞外諸族以抑其勢。『

    石之軒點頭,而後竟是一話不說,帶著舍利展開輕功迅速的消失在李元吉的視線之內。

    靜靜的站立原地,李元吉臉上不見喜悲,只是眼神中露出的深幽光芒顯示出他正在沉思之中,良久,方纔若有所感似的回過神來,朝已經沒有寶的寶庫之中走回。

    傅沖已經收功起身,和吸納舍利的近半元精前比較,此刻的他可說有著極大的變化,表面上看來雖然好像沒什麼變化,但象李元吉這樣的高手,卻能清晰的感應到傅沖的精氣神比較之前更進一步,頗有一種圓融無礙的味道;如果說傅沖之前的氣質是將滔天戰意老練的重重內斂,此刻則是平靜無害得連李元吉也差點被瞞過去。

    一個本來功夫不過二三流,年過三十方才有機會接觸高深武學功法的人,卻能夠達到如今這種境界,傅沖雖然未必稱得上空前絕後但也絕對是鱗毛鳳角了。

    『多謝公子造就!沖無以為報,唯願為公子肝腦塗地,死而後已!『見李元吉到來,傅沖伏倒在地激動的道。

    雖然李元吉已經被受封為齊公,但傅沖還是習慣性的稱呼他為公子,而李元吉對此也毫無意見反而有種得意的自得感覺。

    他和傅沖雖然名為主從,但他可說是傅沖的大半個師傅,傅沖有今日成就可以說完全是他一手造就,這種類似師徒的關係加上古人最看重的知遇之恩,傅沖實際上是手下中最得他信任,對他最忠心牢靠的人,甚至比玄羽騎那一大票經過洗腦的小伙子更可信賴。

    否則李元吉也不可能讓傅沖自掌一軍獨當一面,甚至在一大票手下中只讓他一個吸納邪帝舍利中的元精。不過傅沖天賦異秉,這一吸就吸了舍利中將近一半的元精,再加上李元吉在過程中特地洩露浪費掉的份量,這下子舍利經過老石一番折騰,恐怕什麼也沒有剩下了。

    如果不是這樣,李元吉也不會輕易的將邪帝舍利交出,依原來舍利中的元精數量,少說也能為魔門造就四五個超級高手,足以將很多情勢徹底顛覆。

    『快起來吧。『李元吉將跪在地上的傅沖一把傅起,道:『你有今日成就,也不單是因為我而已,若非你堅忍不拔,刻苦卓群,即使我教給你再好的功法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頓了頓,李元吉眼中散發出凌厲的異芒,將傅衝上下打量了一番後才道:『我觀你此刻氣脈運行圓融無礙,已經徹底脫離了我所傳易筋經和霸心訣的功行範疇,呼吸間與天地氣機運行暗暗契合,業已另出玄機、自成天地,創造出了一門全新的絕世功法,可曾為此功想過名字?『

    傅沖恭敬的道:『沖一身修為俱為公子所賜,還請公子賜名。『

    李元吉也不推辭,沉吟了一會才道:『就叫《極道戰訣》吧!傅衝你年過而立方才有機會接觸到上乘的法門,卻能夠憑苦修後來居上達至如斯境界,但望你日後能夠勇猛精進,早日進軍無上天道。『心中暗爽,他現在手下總算有個上得了檯面的高手坐陣了,畢竟他現在身份不同以往,一些場面總不能讓他親自出手不是?派傅衝出去辦些重要任務也能夠徹底放心,不怕他在中途被人宰了。

    這個最有價值的手下,可要好生照看著不能讓他有什麼意外,想了想,李元吉道:『你此番吸納了大量元精,表面上似乎無礙,但一時間這些元精卻難以和你融為一體,以後你要多多修練,尤其是激戰運動之後元精之力將被引發,更要立時運氣打坐,將其吸入週身氣竅,以其早日將這些元精和自身合為一體。『

    頓了頓,李元吉又道:『元精乃是練武修道之人根基所繫重中之中,元氣元神均依此而生,而你方纔所吸取的,乃是魔門歷代邪帝留下的元精,其中多少還殘留著邪帝的殘存精神印記,極盡詭秘邪惡之能事,由於你在短時間內吸納了大量元精,在日後的一段日子裡你的元氣元神必然會有質量上的飛躍,更可能會在元神增長的過程中受這些精神印記影響,成為一個如同魔門中人般的邪惡之人,日後你要僅守本心,莫要掉以輕心。『

    在第一次拿到邪帝舍利時,李元吉就已經發現了其中蘊含的恐怖意念和影響精神的異能,魔門歷代邪帝大都是才情驚世的邪惡之人,其意識深處中隱藏的惡念之重之大根本難以估測,即使只是殘留下來的一點精神印記,也足以讓滿口仁義道德的君子成為一個嗜好殺戮的惡魔。在原史上,雙龍吸納了舍利的元精而無礙,是因為其修習了道門無上法訣《長生訣》,又經過和氏璧這種異物的能量改造,且吸納時用的方式特殊而劇烈,估計因此產生了一種過濾的效果將這種精神印記給摧毀了。

    這話一出,即使是剛剛已經功行大進的傅沖也是臉色大變,以一種不安且疑惑的眼神望著李元吉。

    側著頭,想了又想,李元吉還是不放心的道:『這樣吧,我傳你一套名喚《清心訣》的功訣,你多加修習,爭取早日將這些元精徹底同化,如此自然隱患盡去。『說完讓傅沖盤膝坐下,將一手按在傅沖頭頂靈台穴,一手按胸口檀中穴,發出最為精純微奧的先天真氣引導傅沖體內的真氣運行,同時口中說話,即場將一門心法傳了給傅沖。『此乃不傳之秘,無我同意千萬不能另傳他人。『最後,李元吉吩咐道。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勞么子的《清心訣》,而是李元吉自《長生訣》中,得到的一門自天地間吸納增長元精的法門。

    對一般的練氣之士而言,元精的數量是固定的,自出生後就不斷的在損耗,故此練武修道,是越早越好,但來自後世的李元吉卻知道,在道門中必然有著某些最高深微妙的法門能夠後天的人為補充元精,否則後世南派道門那些老年開始修道不全成了忽悠人的玩意?甚至那些老年得道的傳說全是假的?

    而《長生訣》據說就是來自道門黃帝之師廣成子,七副圖訣之中隱藏了種種無上修行法門,這幾年中李元吉修為每進一分,就對其多領悟一分,不久前也悟出了這套自天地間吸納增長元精的法門。可惜的是,這《長生訣》對修行者的要求極高,連帶的這些法門也需要極高的條件才能施展,以這吸納元精的法門為例,最少也需要達到先天之境極限,幾近天人之境才能修煉。

    而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人,鮮少有元精不足者,故此這法門也算是一種比較雞肋的玩意。

    不過傅沖此時體內充滿了大量元精,自然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以道門密法消化這些元精,自然能夠將其中蘊含的魔門精神印記抹去不致為害。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