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一章 轉世、思考 文 / 淡白墨
「我這是在那裡?」王明迷迷糊糊了過來,最後的記憶是他正在家中打坐練氣,卻忽然被一道雷光七拐八彎的避開了重重障礙物、準確無誤的劈中了他……霉氣啊!!!
想要觀察周圍的環境,卻發覺自己一動也不能動,正常的五感目前是一點也無,他這究竟是怎麼了?
咦?怎麼他不必用眼就能夠「看」到周圍的事物?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元神出竅?天啦!他練了十多年氣功也沒有達到的境界就這樣達到了?先看看環境再說。
一看之下,王明慘「叫」一聲,幾乎昏厥過去,周圍竟是一片暗紅,而他,他他他……他竟然變成了一個胚胎!!!
不是吧?傳說中的轉世重生就這樣發生了?那會轉去未來,古代還是現代啊?而他竟然還在胚胎的狀態下就已經清醒了?天啊!實在太變態了!他會不會變成怪物啊?
自哀自怨了許久,王明終於恢復了過來,想想這也未必不是好事,「前世」的他身為一個氣功愛好者,看的各種氣功綠色∷小說站和論壇的斑竹,人封「氣功活字典」,但修煉了十多年,水平卻還是馬馬虎虎,實在是有愧於心。
如今機會終於來了,想來老天也替他不公想要圓了他的高手夢啊!武俠小說中不是時常都有一句經典台詞:即使他/她從娘胎中開始練功……媽的!他現在就是要從娘胎中開始練功啊!
哇哈哈哈哈哈哈……某時某地,某個胚胎中的精神體瘋狂狂笑,嚴重yy中……
「老爺!老爺!生了!生了!是個小少爺!」一棟古色古香,金壁輝煌的豪宅、重重院落深處,一群婦人和丫鬟匆忙的走動著、忙碌著。
終於出來了!王明呆呆的望著周圍,深深感動中……媽的,這十個月簡直就不是人過的!不能吃不能睡,到後來甚至連動也不敢動——他自身軀成形開始就不斷以先天之氣改造身軀,也不知道到底強化到了什麼地步,如果動得太厲害,說不定就將他這一世的老媽給搞死,順便將自己也搞死了。
如今,困鳥出籠,以後終於能自如活動,王明幾乎就要落淚了……咦?怎麼他好像正在倒立,還不斷有人「摸」他屁股?還有眼前這群人怎麼好像很焦急似的喊著什麼?王明好奇的看著眼前的丫鬟和婦人們。
過了良久,剛剛出生的王明終於恢復了聽覺,耳中傳來了一大堆焦急的怪聲,仔細一聽,和中文有些類似,又有許多不同,就好像是一大堆方言的集合。
再仔細一聽,王明也依稀辨認出了這些話的內容:「不哭……沒氣……快死了……」之類的,還不時伴隨著哭聲和尖叫聲。
沒氣?這時候,王明才記起自己自娘胎起開始練功,一直處於胎息的狀態中,出生到現在還不曾哭過,也難怪這些人大驚小怪……算了,意思意思一下應付場面吧:「哇……哇……」隨便小聲叫了兩聲,告訴大家他還沒死。
頓時又是一陣騷動——
自從他聽了今世的父母一陣聊天後,王明就一直處於當機狀態中。
李元吉!他竟然成了李元吉!唐朝李世民的弟弟,那個號稱有勇無謀,品性基極度惡劣的典範!而最最最悲慘的,就是李元吉的容貌!史書上說,李元吉的樣貌醜得連自己的母親竇氏也不願意餵養的程度,幸好有個侍女好心餵養才活了下來。
幸好他自娘胎中開始練功,這樣貌應該大有改善,最低限度到目前還沒有人因此而尖叫昏倒之類……
還有李世民,依照李世民那陰沉的性子,以後登上帝位後無論如何都不會放過他,怎麼辦?怎麼辦?
雖然這時候就考慮這些似乎玄了點,但此刻的王明(以下稱李元吉)先天之氣未斷,腦部開發程度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精神之旺盛比較一般嬰兒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難免就會胡思亂想一番。
於是,李府中就見一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成天坐著沉思,一時皺眉一時笑的神經兮兮,頓時又是一陣騷動……
對了,他和李世民的年紀差別不大,等多一兩年,隨便找個機會搞死他不就行了?然後嘛,當然是他代替李世民要幹的事情,做那開國名君了!
「前世」所看很多書中都將李世民說成英明神武,仁德蓋世,智慧超凡的一代名君,李元吉是深深不以為然的,當然,李世民唐太宗的才能還是有的,但要說唐朝貞觀之治,很大程度上卻是沾了隋朝的光。
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大亂之後容易大治,這和古代中國的環境息息相關,一來,大亂之後,人口銳減,個人分配到的肥沃土地自然多了,這對古代中國這種農耕型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民眾的生活水平將因此普遍提高;再則,大亂之後民心思治,治安自然好轉。
唐朝則是在隋朝大亂後建立起來的,從613年揚玄感造反失敗,導致各地亂軍四起開始,到617年李家入關中,而後以此為基平定天下,這中華大地在這十幾年中打得夠是激烈了,死的人也多,但持續的時間卻很短,各種基礎建設估計還沒有因此被怎麼破壞……最最好康的是,隋朝兩代皇帝幾乎幹盡了一切有利後世,卻會招至當時罵名的事情,這些好處自然被後來的李唐所接收了。
先說隋文帝揚堅,其所在的朝代號稱「開皇之治」,其時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論政績,比較貞觀之治毫不遜色,考慮到隋朝短暫的歷史很可能被唐朝史家惡意扭曲,估計「開皇之治」應該比「貞觀之治」還要牛。而自古以來困擾中國統治者的一大問題:世家大族勢力過大的問題,也是在開皇之治時找到了解決方案:科舉這制度就是揚堅首創的,後來在唐朝時才完善了科舉系統,讓寒門出身的官員平衡世家大族的勢力。
當然,估計首創科舉的揚堅面對來自世家大族的壓力必然是巨大的,但之後的李唐卻沒有了這問題:反正這又不是偶開創的。
而之後的揚廣更牛,大興土木,挖運河有利南北交通和物資流通,大建宮室省了李唐多少財力,得了多少好處啊!但這種超級大工程無疑太過大了,大到勞民傷財,讓揚廣失了民心;而拚命發展戰備軍隊外征,讓後來的李唐續承了強大的軍隊和素質強悍的士兵和人民(李唐接受了大量原隋朝降軍),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有揚廣一代敗家的壯舉,就絕不會出現貞觀之治這種類似奇跡的盛況。
對揚廣,李元吉基本上還是欣賞的,這傢伙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英明的昏君,雖然有著浪費奢侈、好大喜功等壞習慣,不過歷代帝皇哪個不是這樣?況且其干的許多事情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都是好事,只不過其人有三大失誤,最後落得失去江山的下場:第一,太性急,無論是挖運河還是外征都急於成功,沒有考慮皇朝的實際承載能力;第二,中央集權不足,數次外征,控制在皇室手中的軍隊損失慘重,外姓軍閥和世家大族手中的軍隊勢力壓過了皇權,最後導致天下大亂;第三也是最致命的,就是運氣不好,無論是三征高麗還是遠征日本,隨便哪一次成功了都好,估計揚廣就不再是歷史上的那個昏君,而是開疆闢土的一代聖君了,而成功後從他國得到的土地、財富,也足可彌補其各種過激行為和建設的損耗。
在李元吉看來,有這麼優越的條件無論誰得了天下都不會差,即使沒有貞觀之治那種盛況也必然會是一代治世,只不過是程度的差別而已。
而李唐的開朝史,在李元吉看來幾乎就是個好運發家史甚至可說是奇跡也不為過。
當時的李淵勢力原本不大,就靠李世民四處顯示什麼「仁德」「賢能」之風,招攬豪傑,在很短的時間內擴充了軍力,然後乘隋朝軍隊為四處蜂起的亂軍疲於奔命時,兵鋒直指長安,但其從太原出發時,總兵力也不過萬把人而已。
一路上,李家的軍隊勢如破竹,不斷的接受隋朝的降軍和周圍的義軍,當攻克長安時,兵力已經長了十倍以上,而最扯的是,當時的平陽公主李秀寧,和其夫君柴紹住在洛陽,李淵在太原要造反前寫信讓其逃回,柴紹卻丟下李秀寧一個跑了,但李秀寧卻沒被抓住,而是回到李家在武功縣的別宅,遂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之徒,得到數百人,起兵響應李淵。又派家僮馬三寶說服附近的「盜賊」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投誠,攻克長安附近不少縣城。她嚴明法令,禁止士兵搶劫,附近的人都來投奔,最後集結兵力七萬人之多,威振關中。
可以說,李家就是佔了時機、聲勢,以及無與倫比的好運才成事的,這過程可以說極為驚險,卻又出乎意料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