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隱相

第一卷 第七十四章 一定要回來 文 / 水葉子

    第七十四章一定要回來

    時值正午,金碧輝煌的皇城城頭沐浴在初春的陽光中,益發高大巍峨,不負神都之名。

    皇城宣仁門城樓上,當值的禁軍將領看著城樓下越來越近,氣勢越來越壯的青衿洪流,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但相比長街上那個統軍袍澤,這將領雖然眉頭深鎖,心裡卻是要鬆快多了。

    這是因為有那個站在他身前,他不時會偷瞥一眼的人在。

    那是個女人。

    跟隨了聖神皇帝十五年,距離聖神皇帝最近的女人。

    有這個女人在,一應決定自然有她做主,決定的對,自己雷厲風行的執行,事後還能少了功勞?

    決定的錯,同樣是雷厲風行的執行,反正憑她的身份就是天大的錯也扛得住,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不用被逼著在進退之間做生死抉擇,這個宣仁門值守將領跟長街上的那個袍澤相比,真是幸福的太多了。

    上官婉兒手扶著城垛子靜靜的看著下面,自接到禁軍統帥飛騎報進的消息,聖神皇帝向她點了點頭後,她就動身到了這裡。

    到的那一刻,恰好是青衿洪流與禁軍碰撞最激烈的時刻。走上城頭的她也就堪堪看到了赤手空拳的唐松以血肉之身逼向刀刃槍鋒的那一幕。

    她當然看不清唐松的樣子,但登高望遠,青衿洪流距離皇城又近,今日的天氣又實在是好,所以雖然有些模糊,這一幕她還是趕上了,看到了。

    十四歲就跟隨在聖神皇帝身邊。十五年下來,上官婉兒親眼見證著神龍天後一步步變成了聖神皇帝,也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中數不盡的陰暗爭鬥與鮮血殺戮。

    尤其是在親眼看到神龍天後踩著兩個親生兒子的屍體登基稱帝后,這世間許多在別人看來要塌天的事情在她眼中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雖然是個女人,雖然只有二十九歲,但因著過往的那些經歷,上官婉兒自然而然養成了一股泰山崩於前也能不稍改色的靜氣與大氣。

    就是這樣一個女人,登上城樓乍一看到唐松主動逼向禁軍的刀刃槍鋒時,臉上居然露出了動容之態。

    只不過這個動容與唐松究竟有多大關係,就真有些說不清楚了。

    霎時間,上官婉兒突然有些好奇,好奇這些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貢生們到底在喊些什麼,以至於讓他們如此的狂熱。

    說來好笑,或許是因為離得太近,也或許是因為這聲音太大,所以反倒是聽不清楚了。

    沒過多一會兒,派下去就近打探的人回來了,回報的清清楚楚:「請聖像,入皇城,朝天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那探信者的回報還在繼續,上官婉兒的心思卻飛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飛到了那個曾經詩名滿天下,手創「上官體」引得士林紛紛倣傚的前朝詩壇盟主身上。

    飛到了那個因勸諫高宗廢後,並手書廢後詔書而被當今聖神皇帝籍沒其家的前朝宰相身上。

    飛到了那個她曾在襁褓中見過,卻沒有半點印象的祖父身上。

    儘管她已經得到了聖神皇帝的絕對信任,儘管以她如今的身份能輕易辦成很多在別人看來難如登天的事情,但這依然改變不了「上官儀」仍是禁忌的事實。

    沒有人會在她面前談起上官儀,她自己也不會在聖神皇帝面前流露出半點對這個名字特有的情感。

    但在無數個獨處的時刻,她卻不可避免的總是會想起這個名字,想起擁有這個名字的那個人。

    儘管這個人是以謀逆罪被殺頭抄家的,但擁有這樣一位在士林,在仕途都有如此成就的祖父,不管上官婉兒自己願不願意承認,她內心深處總是會感到自豪的。

    這是血脈與血脈的聯繫,這是血濃於水想割也割不斷的聯繫。

    也正因為如此,她曾經無數次的追問——那個陌生的祖父為什麼要那麼做?

    難倒他不清楚神龍天後的權勢與手段?以他宰相的身份這種解釋根本說不通。

    難倒他不知道那麼做的後果?那時的神龍天後早已顯露出崢嶸之相,連高宗皇帝對她都無可奈何,身為臣子如此開罪她會是什麼結果還能不知道?這個解釋也說不通。

    究竟是為什麼?無數次的追尋,卻始終無法找到答案。最終,上官婉兒只能接受一個很久前當她還是低賤宮女的時候聽到的一個說法:上觀儀死於剛正不阿,死於剛直敢諫。

    但是對此,有了過往十五年的經歷,看過太多的權謀手段後她更是無法理解。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那樣做便是種下了深不可測之禍還偏要去做,這究竟是為什麼?

    儘管她知道儒家典籍中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君子之仕,取其義也」的話,但以她的經歷無法想像上官儀真就是為了這句話最終走上了不歸路,甚至不惜自己乃至整個家族的性命。

    這個人,這個問題困擾了上官婉兒太長時間。但現在,此刻,目睹了唐松剛才悍不畏死的抉擇,耳聽到他呼喝出的那些話後,她似乎理解了一些什麼。

    原來,這世上還真有跟上官儀一樣傻,會跟上官儀做出同樣選擇的人,而且這個人就在她的眼前。

    飄飛的思緒最終被那個禁軍值守將領給拽了回來。

    上官婉兒回過頭來。

    那禁軍將領用手指了指下邊的青衿洪流,「他們馬上就要到了,咱們要不要關閉城門?或者出動禁軍?」

    「他們是些什麼人?」

    這問題問的那值守將領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答了,「貢生,讀書人哪」

    「他們可攜有軍器?」

    「不曾」

    「現在到了關閉城門的時辰嗎?」

    「沒有」值守將領回答的聲音漸漸的小了下來。

    「那為什麼要關城門?」

    值守將領已答不出話來。

    「這是什麼地方?這是聖神皇帝御極天下的皇宮,關閉城門!難倒你想告訴天下人,聖神皇帝害怕她的子民?害怕這一群手無寸鐵的讀書人?」

    沒有高聲叱喝,也沒有故作陰冷,上官婉兒的聲音就是那麼平平常常的,但她說這番話時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氣勢卻讓那身經百戰的值守將領也有些承受不住。

    「末將不敢」

    「我知道你不敢,罷了,別做出這一副噤若寒蟬的樣子,沒得折了萬騎好男兒的銳氣」,這一段簡單的對話後,上官婉兒原本有些理不清的心情好了很多,再次探望了那青衿洪流一眼後,平平常常的語調道:「請聖像,入皇城,朝天子。既然他們一定要入皇城,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這句更像是自言自語的話說完後,上官婉兒也不再看,轉身向城樓下走去。

    適才對話最後一句中的「萬騎好男兒」很好的安撫了那值守將領,加之職責所在,縱然明知道開口可能又會碰釘子,他還是跟在上官婉兒的身後追問道:「要不要末將調些人馬增援宮城城門?萬一這些人進皇城後衝擊宮城……」

    「忠心可嘉!但記住你的職責是宣仁門值守,做好你份內的事情就夠了。最後再提醒你一句,他們是聖神皇帝的子民,子民們手無寸鐵的來請見天子,那至少在這皇宮裡,聖神皇帝就絕不會讓他們看到刀兵」。

    「那萬一……」

    「他們就不再是陛下的子民!不過,那就不是你的職責了」沒有更多的解釋,上官婉兒留下這句話後便穩步下了城樓回宮城去了。

    在無數百姓的注視中,青衿洪流走進了宣仁門,走進了皇城。自始至終,宣仁門值守的禁軍軍士們沒有集結,沒有阻攔,總之就是沒有任何異常的看著貢生們抬著聖像一行行向前滾動。

    闊大的皇城裡很安靜,往日有事兒沒事兒總要找機會出來晃晃的各部寺監小吏們都縮進了公事房,從那半開的窗戶中探看著洪流的推進,探看著走在洪流最前面的那個儒服少年。

    一入皇城,唐松就再沒有帶領貢生們呼告那些儒家經典言論。只是沉默的行進,一時間,整個皇城便只聽到沙沙的腳步聲。

    終於,青衿洪流走到了皇城的盡頭,前方十多米處便是更為高大堅厚的宮城城門了。

    宮城城門處一如皇城宣仁門一樣,看不出值守禁軍的增多,也看不出他們有什麼劍拔弩張的布設,一切都是平平常常的。

    唯一不平常的是宮城城門處原本用來給值守軍士盛放茶甌的高木橫幾上站著一個人。

    一個身穿紫色官袍,鬢髮已白,面相剛毅果決的老人。

    老人靜靜的看著青衿洪流不斷向前滾動,堪堪到他與唐松對視能相互看清楚面容的距離時,站在高木橫几上的老人朗聲開口,「某是狄仁傑,爾等已入皇城,就此止步吧」

    雖然鬢髮已白,他的中氣卻挺足的。

    走在最前面的唐松停住了腳步,與他一起抬著神像的那十數個貢生也不約而同的停住了腳步,幾乎就在同一時刻,入皇城以來一直很安靜沉寂的貢生洪流最前端響起了一片驚呼。

    「狄公!」

    「狄相!」

    「狄公在此,今科弊案定能昭雪」

    驚喜的驚呼一點點向後傳去,很快每一個貢生都傳遍了,原本在禁軍刀刃槍鋒前也不曾停下的貢生們不約而同的停住了腳步。

    出自貢院,一路挾帶著漫天悲壯孤憤之氣滾滾而來的青衿洪流在一句話後,在這個名叫狄仁傑的老人面前停了下來。

    唐松很仔細的看著這個武則天當政時期最著名,也是最得民心的賢相。史書中關於他的記載,對他的讚美實在是太多。

    史載其主掌刑法時,到任僅僅一年便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這些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多人,但狄仁傑判決完畢後,這一萬七千多人中竟沒有一個再上告伸冤的。

    其斷案如神到這等地步,處事公正到這等地步,遂有「狄青天」之名轟傳天下,雖僻州陋巷的百姓也都知道朝廷有一個大大的青天,大大的好官叫狄仁傑。

    不僅是斷案如神,便是擔任別的官職時,狄仁傑亦能做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體恤百姓,愛民如子。如此日積月累,垂數十年之功,至今他已在大唐百姓心中立下了一塊兒牢不可撼的人格豐碑。以至於百姓們見到他總是會給予最大的信賴。

    這就是他一句話就能讓青衿洪流戛然止步的根本原因。

    周武承繼唐室天下,撫有子民數千萬,官吏數以十萬計,但能讓天下人皆傾心欽服者,唯狄仁傑一人而已!

    「今日貢院之事,天子已經聞報。今科取才若果如爾等所想,朝廷必會還你們一個公道」

    朗聲說到這裡,狄仁傑的目光由貢生的人群轉移到了最前端的唐松身上,「你就是襄州來的士子唐松?」

    此時孔聖的雕像已經放下,唐松聞問,上前一步向狄仁傑行了一禮後,嘶啞著聲音道:「是」

    「爾等要朝天子,總不能這麼多人一起去吧。此事既然是由你主導引起,便由你代表這些貢生去面聖吧」

    唐松猛然抬頭,目光直視狄仁傑,「就我一人?」

    「怎麼,不敢?」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唐松已經沒有退路,也就無所謂害怕了。再者,有狄仁傑坐鎮於此,他就是不想不一個人去,也難再讓這些貢生們按他的引導行事了。

    聞言,他也沒辯駁什麼,清淡一笑後轉身過去。

    將身上有些凌亂的衣衫理順整齊,唐松站定之後,躬身之間向著貢生人群行了端正一禮。

    人群中站在最前面的那些個貢生見狀忙肅身還禮。

    依舊是嘶啞的聲音,「今日能與諸位學兄同襄此護聖衛道之盛舉,實是平生第一快事!若有來日,定當與諸位把酒歡談,不醉無歸;若無來日,咱們相約來生便是!諸兄,告辭!」

    話說完,唐松再向眾貢生行了一禮後,再不回顧,轉身直往宮城裡面走去。

    看著他那有些稚嫩卻堅定的背影,回想起一路走來的一幕幕,眾貢生們心中複雜難言,尤其是那與他同抬聖像的十數個年輕士子,其中竟有人又紅了眼圈,向著唐松的背影高呼道:「唐松,我就在此等你,我們就在此等你,你一定要回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