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隱相

第一卷 第六十二章 七戰七捷,一舉成名 文 / 水葉子

    第六十二章七戰七捷,一舉成名

    身後沒人再追,鄭府今天又是人多且雜,過了二進院落之後,唐松帶著水晶挺順利的出了鄭府。

    停下腳步,唐松轉過身來。

    跟在他身後的水晶氣喘吁吁,盛夏再加上這一陣兒急跑,小丫頭額頭上不斷有汗珠滑落,她臉上的妝容本就是往丑裡畫的,再被汗水一沖,簡直就成個花臉貓了。

    很凌亂,但也真是……很可愛呀!

    看著流雲裙少女這般模樣,唐松忍不住笑出聲來,這一笑,心裡原本存著的火氣也隨之煙消雲散。

    唐松一手扶著水晶的下頜,一手掏出身上袖著的汗巾將少女臉上的汗珠並那些個胭脂水粉擦了個乾乾淨淨。

    水晶一動不動站著,任由唐松擦拭。

    這時,路邊有一對挎竹籃賣胡餅的母子經過,那位母親看到這一幕,扭頭過去對身邊跟著的兒子道:「你看人家這兄長對妹妹多好,回去也學著點兒」

    恰在這時,唐松已經擦完,小丫頭又恢復了原本的模樣。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那明顯是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子看著水晶的眼神居然有些躲躲閃閃起來,口中嘀咕道:「要是黑妞兒也有這麼好看,我肯定會對她好」

    娘倆漸走漸遠,不過那小子委實不太老實,邊走邊還不斷的扭頭偷瞥水晶。

    水晶感應到了,猛的轉身過去。那半大小子偷瞥的眼神兒正好撞上那一雙點塵不染的孔雀眼。

    「啊」,半大小子腳下一個趔趄,敦敦實實的摔了一跤。

    「咋了?」

    「沒……沒咋,地上不平」

    「放屁,這兒可是清化坊,地上還能不平?都這麼大人了還是冒冒失失的,看你以後咋說媳婦兒」

    母子倆走遠,唐松忍不住又是一陣兒哈哈大笑,心中感覺甚是鬆快。

    水晶無言轉回身來,揚起手向唐松遞過來。

    她的手上依然掛著那一小罐兒抱芋羹。

    看到這個,唐松自然而然的想起了剛才那有驚無險的一路狂奔,想要說她兩句,猛然又想起之前分明是自己先說肚子餓了,然後才有少女閒庭信步的一幕。

    哎……這還怎麼能說她?又怎麼忍心說她?

    臉上露出由衷的和煦笑容,唐松一手接過羹罐兒,另一手將水晶頭上早就歪的不成個樣子的小帽兒摘了,在頭髮上使勁揉了揉,只把少女那挽成小廝般的髮髻揉的亂糟糟的。

    「走,咱們吃大餐去!」

    封建時代裡無論哪一個王朝,無論哪一座城市,要說知名度最高,最受城中百姓關注的人是誰,青樓花魁即便不是第一,也絕對能數進前五。

    鄭府壽宴後,新老兩大花魁之爭的結果很快便傳的沸沸揚揚。

    對於這樣的結果,民間百姓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薑還是老的辣!看看人家歌舞昇平樓那是何等的氣派,能在那樣的樓裡做鎮樓大娘子,沒點兒本事還行?

    除了這比較正常的議論評說之外,市井間針對此事,針對沈思思與如意娘兩人的說法真是千奇百怪,角度更是五花八門,其八卦之魂熊熊燃燒的程度其實跟後世沒有太大的區別。

    時間在變,朝代在變,有一些東西卻是亙古不變的,比如:愛八卦!

    市井百姓們針對此事的議論既散且亂,而且議論的目標也主要是在沈思思與如意娘身上。但士林之中議論此事的角度卻是高度集中,關注的人物也與民間百姓截然不同。

    如意娘居然輸給了沈思思……

    真的!噢,那是文章四友中的那位出手了?

    沒有?

    那是沈雲卿從大理寺放出來了?

    還不是?

    不對呀!陳子昂陳伯玉那是從不摻和這等事情的,難倒這次破了例?

    也不是他!仁兄,你這是……開什麼玩笑?

    這六位不出手,普天之下,方今詩壇還有誰堪與宋延清爭鋒!

    有這位學士大人在背後撐著,如意娘怎麼可能會輸?

    鄭府壽宴後的幾天時間裡,這樣的對話在神都士林間,在那些個士子們最喜歡聚集的茶肆酒肆裡不斷重複,再重複。

    於是當日壽宴上的那兩首作品便以風一般的速度傳播開去,無論是《靈隱寺》,還是那首唐人不太習慣的《蘇幕遮》。

    細細品鑒,乃至於將兩首作品拆開了揉碎了一字一字咀嚼過後,士子們不得不承認,那《蘇幕遮》的確是比《靈隱寺》要好。而這首《蘇幕遮》也的確不像是出自那六位的手筆。

    眾所周知,那六位,尤其是文章四友及沈雲卿都是以律詩見長,從不曾涉獵過曲子詞。至於陳伯玉雖然有過歌行體,但曲子詞也是從不曾碰過的。

    當整個士林終於接受了這個石破天驚般的意外之後,眾人關注的焦點便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了沈思思背後的那個人身上。

    是誰硬生生的壓了宋之問這一局?

    在背後為沈思思掌筆的人究竟是誰?

    在整個士林都被這個問題鬧的好奇心十足的時候,歌舞昇平樓中終於傳出了經沈思思親口確認過的消息。

    這個「誰」名喚唐松,乃是由山南東道襄州赴京的士子。

    於是,襄州唐松就如同之前的哪一首《蘇幕遮》一樣,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了神都士林。

    書房、會客的花廳、讀書人聚集的茶肆酒肆,借宿士子們集中的各寺觀僧捨雲房,這個名字口口傳揚,不斷的被提到,不斷的被記憶。

    士子們議論著這個唐松之餘,也不免疑惑。

    襄州?那倒是個人文薈萃之地,但這個唐松確是沒聽說過呀。

    左打聽,右打聽,身邊的讀書人圈子裡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

    於是,新的疑惑也就隨之誕生了。

    這莫非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畢竟愚者千慮,也有一得嘛!

    隨著這件事情談論的越多,類似的置疑也隨之喧囂塵上。

    當然,士林中也有一些人是迫不及待的接受了這個本來不太好接受的結果。這些人當然不是對唐松有多少好,他們只是不喜歡宋之問而已。

    詩才雖高,卻太汲汲於權位富貴,巴結權貴甚至有些無所不用其極。對宋之問品行的詬病在後世已成定論,這時的士林也多有認知,所以其人詩名雖盛,在詩壇的地位雖高,但在士子間的風評卻的確說不上好。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士子會對此事發出大快人心的感慨了。

    就在此事熱潮未熄,許多人對宋之問指指點點,眾多對唐松的置疑也喧囂塵上之時,兩人借助如意娘與沈思思幾乎是同時發力。

    在短短二十一天的時間裡,如意娘與沈思思以平均三天一首的超快速度不斷推出新的歌詩。

    一個是不變的格律謹嚴的律詩,一個是同樣不變的語言與意韻都美到讓人心醉的曲子詞。

    二十一天,新老大花魁,這是一場巔峰之戰。

    這場連續二十一天的對決讓整個洛陽城都為之騷動,興藝坊的人流量在這段時間暴增一倍不止,尤其是如意樓及歌舞昇平樓更是一座難求。

    結果再次讓無數人唏噓不已。

    二十一天,七戰。

    沈思思七戰七捷,一掃之前的頹勢,吐氣揚眉!

    而今,興藝坊已有多家青樓公開發聲要求行會重新評定大花魁車之歸屬。晉位成功不過數月的如意娘岌岌可危。

    沈思思七戰全勝,不僅徹底蕩平了士林此前喧囂塵上的置疑,也使襄州唐松的聲名在短短二十一日內如彗星般崛起。

    從籍籍無名到名傳神都,唐松僅用了短短二十餘日。其崛起之速並不遜於當年劍走偏鋒「千金摔琴」的陳子昂。

    唐松來洛陽絕不是為揚名,這不是他的目的,僅僅只是手段。如今聲名已顯,火候已到,是時候進行下一步了。

    這個細雨霏霏的上午,撐著一柄桐油紙傘,穿著一身月白道衣的唐松悠悠然走進了歌舞昇平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