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繁榮

第六卷 帷幕 第五章 解救(下) 文 / 龍夫

    在福羅的觀念裡,失去了太空優勢就等於失掉了在地球上的眼睛,同時也就意味著美國除了核威懾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精確威懾力量存在。顯然這是他無法容忍的,也是美**方無法容忍的。由於這麼多年來的科技發展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了軍事指揮之中,美**人已經完全養成了依賴現代科技的習慣,他們根本無法想像自己在沒有清晰信息的情況下如何判斷對手的意圖以及採取怎樣合適的對策。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就更是不能夠讓巨型龍捲風突入墨西哥灣中,否則到時候一旦龍捲風主體或其引發的海嘯等等導致休斯敦航天中心嚴重受損的話,那麼美國將再沒有一點能力繼續獨霸這個世界,美國不能冒這個險對其置之不理。

    三個小時後,「危機」行動的b組成員已經登上了另一架「新大力神」運輸機,同樣是在四架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五架飛機急急忙忙地升入了天空向墨西哥灣上空飛去。這個時候離「危機」行動a組中途失事已經過去了四個多小時。

    在飛機上b組指揮員接到來自休斯敦航天中心的氣象信息,此時來自大西洋的巨型龍捲風已經到達了委內瑞拉的圭亞那高原。顯然這個最合適的攔截龍捲風的位置已經無法利用了。那麼,現在較合適攔截的地理位置就是哥倫比亞北部與委內瑞拉西部交接的山區地帶。

    由於山脈的阻擋,此時龍捲風的威力應該受到了極大削弱,如此大當量的核彈一定可以一下子把巨型龍捲風摧毀。在福羅和b組指揮員看來,一定不能讓巨型龍捲風再回到海上,由於海洋表面相對於陸地來說平緩的多,風速在這裡可以得到進一步加強,這就更加難以一下子摧毀。更不要說海洋氣流的不穩定性可能讓舉行龍捲風的運行軌跡更加難以預測,到時候美國人民的安全必將更加的沒有保障。

    相比於失事的a組來說,「危機」b組顯然沒有他們那麼從容,這一方面是因為a組已經基本上聚集了所有的緊急行動人員的精英,另一方面也是由於a組大名鼎鼎的康斯坦丁上校那極具鼓動性的演說可以讓所有的隊員熱血沸騰。而對於b組來說,一方面已經知道了a組失事的消息讓他們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打擊,此外時間的更加緊迫更是讓包括指揮官在內的所有b組成員壓力更大。

    沉悶的機艙內沒有人說話,一部分行動小組的成員在那裡盡可能仔細地檢查著設備,而另一些成員則在那裡默默地抽著煙。指揮官休斯挺著一張慘白的臉默默地看著地圖,他希望能夠盡可能精確地確定下來佈置核彈的具體地點。由於龍捲風在過了圭亞那高原以後要經過廣袤的奧裡諾科平原,在平廣的平原上龍捲風的威力將會進一步增強,而在此後由於安第斯山脈的阻擋,龍捲風的具體行進路線將變得不好估計。畢竟就算是強悍如巨型龍捲風也無法把高聳的安第斯山脈摧毀,這樣的話,其可能發生的路線變化就讓人頭痛了。

    不過總的來說,由於安第斯山脈兩側氣壓的差別,巨型龍捲風奔向墨西哥灣的目標是不會變化的,所變化的只是具體的路線而已。但對於「危機」行動b小組來說,這卻是個高風險的局面,一旦核爆無法準確地把龍捲風摧毀,誰又能夠保障經過墨西哥灣加速後的龍捲風不會對美國造成嚴重的傷害,到時候解救美國人民的行動仍將以失敗告終。

    經過美國本土氣象學家的排查和軍方的審核,最終「危機」行動b組決定把核彈頭安放地點選在委內瑞拉的卡拉克裡西托鎮,這裡是巨型龍捲風經過安第斯山脈後進入加勒比海的畢竟之路,根據氣象學家對龍捲風行進特性的分析,其經過該地區的概率高達85%。

    隨著行動b組接近哥倫比亞國境,在委內瑞拉的另一架預警機已經進入到了接觸位置。這次美國出兵委內瑞拉本來出動了三架預警機,為的就是可以大範圍打亂委內瑞拉的軍事部署,從而達到順利佈置核彈頭的目的。不過現在看來已經不需要這種部署了,由於行動a組的失敗,委內瑞拉的部署已經沒有意義,自然不用維持下去。

    再加上三架預警機中已經墜毀了一架,而另一架還需要尋找並保護委內瑞拉境內失事的行動a組,這就只能有一架預警機被分配到哥倫比亞。不過在美**方開來,就算是只有一家預警機實際上也夠用了,畢竟相對於美**方來說,哥倫比亞的防空力量和空軍太弱了,只要有一架預警機進行屏蔽就足以保障行動b組順利抵達指定地點。

    不過為了防止哥倫比亞空軍糾纏,美**方還是直接把委內瑞拉境內的美國空軍抽調相當一部分對哥倫比亞進行干擾,以達到可以很好地減緩行動小組壓力,保障行動小組以最小阻力進入哥倫比亞領空並完成著陸,以期達到最終順利完成任務的目的。

    果然,雖然哥倫比亞空軍在發現美國侵略委內瑞拉的飛機入侵本國領空後便火速升空進行驅逐,不過在領教了美國預警機和戰鬥機的利害之後,以付出了10架戰鬥機為代價讓哥倫比亞空軍明白自己確實無法和美國入侵的飛機抗爭。正是在這一優劣明顯的情況之下,哥倫比亞空軍最終放棄了和美空軍進行飛機纏鬥,轉為採用地對空導彈對美機進行騷擾。

    哥倫比亞空軍的推出和戰爭策略的改變正好達到了美國實現的估計。美空軍之所以一開始就採取狠狠擊落哥倫比亞飛機的策略就是為了讓其膽寒,這樣就可以達到盡可能地肅清空中阻力的目的,以便為行動b組順利完成任務創造條件。

    當巨型龍捲風正在委內瑞拉富饒的奧裡諾科平原上肆虐並加速的時候,「危機」行動b組已經低到了哥倫比亞上空並成功地在聖瑪爾塔市的機場進行了降落,那裡的機場已經被美軍從委內瑞拉轉移過來的先遣部隊提前控制,至少可以保證在短期內是有安全保障的。

    運輸機從機場降落後,停靠在機場停機坪的從哥倫比亞陸軍繳獲的軍用卡車已經等候多時了。不到半個小時時間,一枚核彈頭已經被裝上了卡車,而另一枚一摸一樣的核彈頭卻被裝上了直升飛機。同樣地,行動b組成員以及一些護衛人員已經兵分兩路,一路乘坐卡車沿海岸線向裡奧阿查出發,另一路則是乘坐運輸直升飛機向卡拉科利西托進發。

    顯然,這是美軍為了防止哥倫比亞調動部隊圍剿而進行的迷惑戰術,畢竟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不同,由於要在委內瑞拉進行收尾工作,入侵美軍不可能全部一下子撤回,更何況還要派出一部分人員尋找並收回在委內瑞拉的核彈頭。兵力的不足和時間的緊迫性使美軍不得不採取迷惑戰術,而不是像在委內瑞拉那樣可以大張旗鼓地進行。

    不過顯然美軍低估了哥倫比亞的抵抗能力,雖然哥倫比亞政府軍的實力美軍估計的很準確,但他卻低估了其他的變數,那就是委內瑞拉仍然有很多愛國的非政府軍。雖然非政府軍在很多年前已經和政府軍之間達成了和平協議,雙方之間大體上已經融合在一起,但這種融合卻是以很多小的游擊隊支派游離於政府管轄之外存在的。

    正是這些具有著強烈愛國熱情的游擊小組,讓美軍這一路上行進的速度大大的減緩,一方面進行迷惑的卡車部隊在沒出聖瑪爾塔市多遠便被頻頻騷擾,十幾輛卡車組成的車隊舉步維艱,要想完成地前進簡直不可能,首先公路的破壞和各種地雷造成的阻礙就讓這一路很難完好地前進。雖然美軍的素質很高,火力也很強,但在面臨這些看不到對手的破壞情況也是無可奈何。還在對於美軍來說,這一路本來就是迷惑性的,車上的核彈頭也是假的,只要人員損失不大,另一組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就可以滿足了。

    與這一組相比,另一組的直升飛機前進則要順利得多,畢竟民間武裝的防空火力方面本來就很差,而有著武裝直升飛機保駕的運輸直升機還是可以比較順利地飛行。現在他們所需要的就是爭取在1個小時之內飛抵卡拉科利西托鎮,然後在巨型龍捲風抵達之前把核彈頭部署完畢並等待龍捲風來臨,只有在確定龍捲風能夠被有效摧毀才可以離開。

    雖然也受到了一些政府軍和民間游擊隊的干擾,但武裝直升飛機那壓制性的火力讓企圖攔截的各支隊伍都受到了不小的損失,在畏懼心理之下,各地對這支隊伍的阻擋作用削弱了不少。再加上高空中的預警機有效地對哥倫比亞無線通訊進行了干擾,來自政府軍方面的阻擋作用非常有限,現在這一隊主要要做的就是迅速抵達並安裝核彈頭,並保障其不會在巨型龍捲風到來之前被破壞掉。

    和美軍不同,常年處於戰爭狀態的哥倫比亞某些地區的軍官們對於戰爭的判斷還是異常敏感的,在他們看來,美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舉動很可能是因為其在委內瑞拉的軍事行動不順利,而美軍之所以急於在委內瑞拉也展開軍事行動,其主要還是為了配合美軍在委內瑞拉的軍事行動——搞什麼所謂的摧毀巨型龍捲風的謊言行動。畢竟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之間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兩國在以前曾經是一個國家,而且兩國之間很多人民都同屬一個民族,只是後來才發生的分裂。

    為了配合委內瑞拉的兄弟,同時也是考慮到能夠借這個時機為今後的民族和國家統一貢獻一分力量,哥倫比亞中的某些激進勢力決定幫助兄弟們一把。於是在認定美軍的戰略意圖後,一部分部隊開始向阿里瓜尼和巴倫西亞一帶集結,這兩個小鎮所在的地方正對著安第斯山脈通往委內瑞拉方向的山口,顯然在他們看來,這是美軍的必經之路。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美軍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地——卡拉科利西托鎮正與上述兩個小鎮之間形成了犄角之勢,一旦美軍打算通過卡拉科利西托向委內瑞拉進攻的話,那麼他們必須通過這兩個小鎮之間,到時候委內瑞拉防禦部隊正好可以把他們堵在這裡。

    不過讓哥倫比亞防禦部隊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們決定和美軍比速度,用汽車和雙腿在和使用直升機的美軍賽跑的時候,美軍在抵達卡拉科利西托鎮的時候居然停止前進,似乎是發現了哥倫比亞軍隊的動向,現在的美軍停止在那裡,估計其一方面是防止突進被哥倫比亞防禦部隊包圍甚至消滅;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等待尚在聖瑪爾塔的後援部隊。

    在哥倫比亞軍方看來,美軍之所以選擇在聖瑪爾塔發起進攻是有其道理的,畢竟聖瑪爾塔市是哥倫比亞的一個重要港口,而要想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話,能夠掌握港口可以有效地發揮美軍海軍的強大,到時候只要前進路線被打通,美軍就可以利用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之間的安第斯山口長驅直入,進而全面控制委內瑞拉,甚至連哥倫比亞也都可以吞併。畢竟作為南美洲最大的產油地區,委內瑞拉的戰略地位是不容忽視的。

    由於通訊系統和間諜安排的落後,當然更主要的是美國本身的信息封鎖,哥倫比亞還不知道美國在天上的偵察和武裝衛星已經被打掉,也不知道北美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氣候變化,並導致美國人口空前集中在南部美國。氣候突變和人口密集帶來的巨大風險驅使美國不得不冒險行事,所以才會短時間內頻頻出兵,以期盡可能地改變現狀。

    在哥倫比亞政府和軍方看來,美軍這次突襲委內瑞拉及哥倫比亞主要是因為南美洲正面臨著重大的自然災害,美國現在的行為無異於落井下石。

    不知道現在地球真的出什麼毛病了,半個月前中國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行動,當時為了防止本國人民被這種無根據的恐慌氣氛影響,並進一步影響到政權的穩定,南美洲各國政府普遍都採取封鎖消息的政策。由於世界各國都面臨過某些非正常教派宣揚地球毀滅的消息,現在中國的這一通報如果被他們加以利用的話,對國家的安寧與穩定顯然是非常不好的。

    而根據來自智利和阿根廷的消息,南美洲南部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自然災害,來自南極的寒流從優蘇阿拉登陸,直接導致港口封凍,而且很多人口被突然而來的寒流凍死。目前這一寒流正以極快的速度北上,阿根廷和智利兩國的受災情況已經非常的嚴重,這兩個國家基本上都被寒潮覆蓋,相當多的人口和牲畜被突然而來的寒潮凍死。而緊連它們的巴西和秘魯等國的南部也受到了很大影響。雖然目前還沒有更明確的情報來源,但可以預見的是,這次寒潮將導致整個南美洲的社會、經濟、軍事等等方面全面削弱。

    而美國這個時候出兵毋庸置疑是所有南美洲國家不願意看到的,儘管美國可以給出它的理由,但缺乏氣象衛星等手段的他們又怎麼會相信美**事行動背後隱藏的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在這種恐怖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對資源的zhan有和掠奪對任何國家都是第一位的!

    雖然現在所有的國家都已經明白、相信了當初來自中國政府的善意提醒,但它們已經失去了像中國那樣從容購買戰略資源和人口遷移的先機。現在的情況是哪個國家zhan有更多的資源,哪個國家的人均資源更多,那麼哪個國家能夠存活下去的可能性就更高。

    在這種環境之下,就算是宰殺的政府也不會不看到美國出兵委內瑞拉的真實意圖——石油等戰略資源的掠奪。不過雖然看到了這一點,南美洲的大國如巴西之流現在卻無法進行干涉,畢竟本國面臨的自然災難更迫切地需要解決。

    而對於哥倫比亞等離赤道較近的國家來說,其還沒有受到來自兩級寒潮的威脅,所以其想到在這個時候保障委內瑞拉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如果在這個時候幫助甚至奪回委內瑞拉的話,至少委內瑞拉境內的戰略資源可以完全或者有限度地首先支持本國。在這個資源至上的時機,阻止美國的軍事行動就更加成了哥倫比亞政府和軍方的首選。

    隨著獲得信息的增多,顯然哥倫比也政府和軍方更進一步地堅信了狙擊美國部隊的信心。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同時中**事實力的巨大提高,中國的民俗和軍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自然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借道伐虢」的這個古老中國的典故對很多政治家和軍事家來說還是知道的,這其中就包括哥倫比亞。就算是在這個古老典故中,侵略方還文明地使用了金錢手段,而現在的美軍卻連一點點這方面表示都沒有,赤裸裸地「借道」。

    隨著美軍在卡拉科利西托鎮止住了前進的步伐,哥倫比亞軍方也放鬆了一口氣,畢竟美軍的突進速度太快了,雖然哥倫比亞軍隊已經盡了最快的速度調度,但如果美軍就這樣長驅直入的話,還是無法將其阻擋下來的。不過現在美軍停止前進的步伐倒不失為一件好事。

    雖然不知道美軍為什麼停止前進,哥倫比亞軍方還是抓住這個時機進一步集結兵力,以保證可以把美軍盡可能地拖在此地,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美軍的補給會更加更難,到時候就算是哥倫比亞軍隊不主動進攻,美軍也會放棄這次無意義的軍事行動。

    由於委內瑞拉的亂局還沒有結束,再加上停留在委內瑞拉的部分美軍對通訊和交通等設施的破壞,巨型龍捲風通過圭亞那高原進入奧裡諾科平原後風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在哥倫比亞軍隊正在向阿里瓜尼和巴倫西亞一帶集結的時候,在美軍正在卡拉科利西托鎮安裝核彈頭的時候,巨型龍捲風已經抵達了委內瑞拉北部的安第斯山脈。

    部署在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邊境的哥方邊防軍哨所發現了天空中一場凝重的雲團景象,驚訝的他們呆呆地望著天空,不停地用手在胸前劃著十字,這些人居然被遠方的恐怖龍捲風嚇傻了,以至於連打電話給後方同胞都忘記了。

    不知道是哪個士兵好像突然間明白了什麼似的,媽的一聲大叫便向山下逃去。而其他的士兵看到他的表現之後才想起來應該保命,於是本來呆立在那裡的士兵嘩然而散,紛紛逃命而去,就連負責哨所的軍官也沒有想到要抽出點時間向上級匯報。

    在如此恐怖的巨型龍捲風面前,難道哥倫比亞人民真的要陪著帶著必死決心的美軍「危機」行動b組一起面臨滅頂之災嗎?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