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奇幻網游

第七卷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劍道 文 / 藍藍

    第二百零八章日本劍道

    橘紅的太陽在彩霞的簇擁下,漸漸落入了原野山區,似乎不甘心就此錯過精彩絕倫的曠世對決,兀自留下半個身子不肯離去,橙色的柔和日光斜照在戈壁中身形如風,出手如電的兩人身上,兩道狹長的影子像是兩個巨大的感歎號,映照出了夕陽心中的驚歎。

    「至刀至道」是目下日本區除「竹風」外,人氣最高的戰技高手。半個多月前,他在競技場彗星般崛起,擊敗了十數名日本區「精英挑戰賽」前五十名的高手,在兩周內蟬聯了「角鬥王」的稱號,風頭之盛,一時無兩,被日本玩家譽為「日本區第二高手」。

    玩家對他的評價如此之高,緣於他在競技場上的表現。他那飄忽詭異的身法使對手捉摸不定,狂風暴雨般的凜冽刀法讓對手窮於應付,那種捨生忘死,一往無前的氣勢,膽色稍弱者只消兩個回合,便心志被奪,棄械認輸。近戰玩家,包括「精英挑戰賽」中表現很出色的高手,往往連他的布袍都沒碰到,就輸給了他。魔法職業的追蹤魔法對他造成的傷害,也不及正常狀況下的70%,由此可見他身上看似暗淡無光的裝備,其實都不是凡品,他的布袍很有可能就是職業套裝。

    在很小的時候,「至刀至道」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修煉《五輪書》。

    《五輪書》是日本歷史上最傑出的劍客「宮本武藏」所著,他獨身仗劍在江湖上叱吒一生,寂寞求敗而不能,死後數百年依然令後人仰視的頂級劍客,在日本劍道一行中堪稱僅有。

    在日本武士的心目中,宮本武藏是強者,是智者,是哲人,是武術家,是永遠的勝者。宮本武藏在繪畫、書法、雕刻、著文諸方面均有不凡的造詣,他實在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宮本武藏是劍客中的苦行僧,他用畢生的實際行動詮釋劍道、哲理和人生。他除劍道之外,一無所有,他是一個真正的修行的人,他是一個虔誠的殉道者。

    「士能視死如歸,而後始為武士」。

    (一個人真正悟澈了生命的意義,關鍵時刻能置生死於度外,他才可以稱為武士。)「我執與我慢,乃劍道之大忌。」

    (感情用事,在戰場上往往會壞大事。)「能不為人所動,方為頂級劍客。」(任何誘騙嚇哄對他都不起作用的人,才是最優秀的劍客。)……

    《五輪書》中的很多訣要都對日本的「武士道」產生了深遠影響,「武士道」因此才逐漸形成如今的理念。《五輪書》是日本武者心中最神聖的武學聖典,日本的武者大多數都以此為行為準則,約束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如果《五輪書》只是蘊涵武士道精神的精粹,它在世界武術界就不會享有極高的盛譽。書中闡明的武學玄理,任何武學高手看過之後都為之動容。

    「天一劍法,敵一人與敵萬人不二。」

    (功夫修煉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人生的戰場上他就是永遠的勝利者。)「萬念俱空,是攻敵的一大秘訣。」

    (什麼都不考慮,只憑直覺和本能下意識地行動,是產生奇跡的奧秘。)「以心觀敵,則明而鑒;以目觀敵,則迷而疑。」

    (用心去感知敵情,就可以直接觸及對方的要害,一味用眼睛觀察對方,就容易被對方的假象所欺騙。)這些見解與中國歷史上頂級武術宗師的心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此推知,「宮本武藏」的修為已經達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

    修習《五輪書》的心理要求是無邪、無慾、無悔、無神。

    無邪,即是心正,就是心無歪邪之念;無慾,要求修煉者拋卻一切浮名功利,無慾無求,潛心劍道;無悔,就是無論是非對錯,事過即放下,保持平靜的心;(這一點對日本人影響深遠,連殺人都不悔的人,你還能指望他對別的事生悔心嗎?所以,日寇在二戰時犯下的種種滔天罪行,他們做過後就會推卻、忘卻,而從來不知道悔過反省。)無神,並不是不講信仰,而是不迷信,不把命運交給與自己無關的人,而是自己勇敢地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一個從來不求神佛保佑,卻把一個個禮神拜佛的對手斬殺於刀下的人,你還能指望他把命運交給佛爺嗎?你還能指望他放棄自信嗎?

    「至刀至道」是「宮本武藏」的虔誠崇拜者和追隨者。他自修煉《五輪書》後,決定獻身劍道(劍道是廣義的精神境界,並不局限於劍客的修行之道),追求劍道的極致。他認為他的父親沒有修至大家之境,是因為沒有做到「無慾」,與母親結婚誕下他就是證明他做不到「無慾」的例子。於是他引以為戒,十六歲那年,他與家庭斷絕關係,獨自踏上了苦修之旅。

    《五輪書》中有云:彫蟲巧計,豈能賴以拼也。(那些細膩巧妙的刀法,哪能指望它臨陣殺敵呢?)所以,日本無論是刀客還是劍客,大多數走的都是剛猛狠勇的路線。

    「至刀至道」現實中常用的武器是劍,在遊戲中他為了追求突破,改為用刀。觸發了隱藏任務後,他成為了「扶桑浪人」,得到了現在的「狂浪刀」和「狂風套裝」,使他能得心應手的融合現實中的武技。功名利祿在「至刀至道」看來不過是過眼浮雲,對於玩家的讚譽和評價他絲毫不放在心上。然而「日本區第二高手」的稱號卻讓他耿耿於懷,如芒在背。他要追求劍道上的極致,必須不斷的挑戰戰技高手,不斷的超越他們和自我,提升自己的修為境界。他曾看過「竹風」的pk錄像,暗暗與他比較,發現他的戰技修為絲毫不在他之下,自此這個日本區第一高手的名字就留在了他的心中,成為了他要在日本區挑戰的最大目標。

    他曾向「竹風」下過戰書,可是當時他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獨行俠,「竹風」把他當作了無理取鬧的小混混,根本不理會他的挑戰,沒有作出任何回復。「精英挑戰賽」報名的那幾天,他現實有緊要的事,錯過了報名時間,沒能在賽場上遭遇「竹風」。為此,他深引以為撼。

    「精英挑戰賽」結束後,他參加了「角鬥王競技大賽」,目的就是贏取足夠的聲譽和影響力,增加挑戰「竹風」的砝碼,同時引起他的關注,然後再名正言順的挑戰他。

    「至刀至道」在競技場歷經百戰未嘗一敗,蟬聯了「角鬥王」。他再次向「竹風」下了戰書,可是收到的回復竟是「君戰技之高,鄙人自歎弗如,甘拜下風……」。

    「至刀至道」當然不會相信「竹風」是誠心誠意的認輸,潛心劍道的武者永遠都不會拒絕挑戰,輕易認輸,只有當挑戰者實力差自己太多時,才不屑應戰。

    「至刀至道」感到自己被「竹風」的輕視深深的羞辱了,但他接受的是正統的劍道思想,不能不折手段的逼「竹風」應戰。在他怒火無處可宣時,雄霸四海出現在他面前,向他承諾,可以幫他實現挑戰「竹風」的願望。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受人恩惠,自然會有相應的犧牲。在挑戰「竹風」之前,「至刀至道」必須暫時成為「神日盟」的一員,為期半個月。當然,「神日盟」人才濟濟,不是非常棘手的事情,是不會勞煩他出場的。

    「至刀至道」清楚「雄霸四海」是招入他是想擴大「神日盟」的影響,提高「神日盟」的威懾力,為了能挑戰「竹風」,他沒有猶豫。以「雄霸四海」和「神日盟」在日本區的信譽,他並不擔心「雄霸四海」不兌現承諾。若他敢如此,他會讓他們後悔的。

    這次攻打「最後的淨土」,「至刀至道」是「神日盟」策略中最重要的角色。昨天他才與「神日盟」達成協議,水柔兒還不知道此事,不然她就是死戰,也不會接受這有敗無勝,近乎陰謀的決鬥了。

    「至刀至道」不太情願出戰今天的決鬥,「雄霸四海」和「佐助」他都看不入眼,對方陣容中還有誰值得他出手呢?而「最後的淨土」出戰的十之**是他們的美女幫主,一般情況下,他是不願意對女性拔刀。但他受協議約束,不得不出戰!

    出人意料的,「最後的淨土」出戰的是一個忍者,而這個忍者出場就給他帶來的驚喜,他的步伐身姿如淵停嶽峙,一靜一動間似乎都融入了自然之境,深合先天之道。知音難覓,高手難尋,「至刀至道」興奮了!忍者在他的「颶風心法」迫出的強大氣勢下泰然自若,更讓他技癢難耐。

    「未知玩家正在查看您的資料。」

    「至刀至道」望著他飛掠而來的劍式,有些意興闌珊。這個神秘忍者表現出來的戰技,距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差了許多。他的反應和動作是很靈敏,他的攻擊也算得上很凜冽,可是他的招式銜接得很生硬,存在著明顯的破綻。如果他的能力只止如此,「至刀至道」將會對他失去興趣,五刀之內就可把他斬殺刀下。

    「至刀至道」不去看往腹部撩來的重劍,「狂浪刀」在離他撞來的肩部不足一寸時,硬生生的收住刀勢,刀柄一轉,砍向他的咽喉要害。

    「至刀至道」近乎不可能的變招,以攻代守,破解了我的反擊。如果我繼續保持現在的劍式,無鋒還未擊中他,我的咽喉已經被他的彎刀割破了。我駭然收劍,反轉手腕,無鋒橫擋已近臉頰的彎刀,腳步後撤,拉開距離。

    彎刀餘勢已盡,再無法變招,彎刀重劍毫無花俏的撞在了一起,一聲清脆的金屬交擊聲在戈壁傳開。

    剛才的碰撞,我足了暗虧。雖然我們使用的都是重兵器,但我的劍法和「至刀至道」的刀法所走的路線大不相同,我剛才使的兩招劍法雖是模仿日本玩家的招式,但使勁的方式和運氣的路線依然沒有改變。

    中華的劍術以靈巧多變著稱,什麼「雪山劍法」、「衡山劍法」、「越女劍法」等等,最少都是三十六路,多者更是達到一百零八路。「獨孤九劍」算是劍式比較少的了,只有九式,可是「破劍式」、「破刀式」、「破掌式」……,這些劍式中又細分了很多路數,光記那些招式的名稱足以讓修練者頭疼了。

    這些劍式中能傷敵的招式往往不足十分之一,多數的劍招都是惑人耳目,目的只是引出比較厲害的招式;而能對敵人造成致命傷,一擊斃命的招式,整套劍法中恐怕就是那麼一招半式了。譬如說三十六路的劍法,前面三十五路都不是真正的殺招,往往鬥得筋疲力盡、只剩半條命了才會使出最後的一路劍法。武俠小說中「絕招」二字出現的頻率應該是不低的,「絕招」其實也就是指最後一招。

    三十六路倒還不算多,倘若某種劍法有兩百多路,如果它的傳人應敵時,在出絕招前未了驗證前面的招式是不是能夠制敵,這兩百多路劍法沒個把時辰使不完吧?這種劇烈的戰鬥,個把時辰下來,大概進的氣少,出的氣多了,等他出絕招時,用個通俗點的說法就是「黃花菜都涼了」。

    這種劍法的傳人死的時候估計會說:「早知道就不學劍法了!」或者是「早出絕招就好了!」中國劍法中的虛華和繁冗可見一斑。

    當然啦,不能以便概全,我是純以招式論之。相同的劍招被不同的劍手使出來,有天壤之別,高明的劍手不拘泥套路,對敵時劍招信手拈來,普通的招式他也可以傷敵致命。還有很多劍法都是經過千錘百煉、化繁為簡的實戰劍招,如「神武將軍」曾向我展示的劍法。

    中華劍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用巧勁。無論是在兩人對決還是混戰廝殺,中國的劍客出劍都尋找刁鑽的角度,試圖以最少的力氣給對手造成最大的傷害,能用一分的力氣傷敵,他絕對不會用兩分的力氣。這或許也是因為招式過多吧,所以要節省力氣,用來使後面的劍招。

    遊戲中的基礎劍法只有九種基本劍式,算是很簡練了,但「二連擊」是由兩種基本劍式組合而成,計算下來也有三十六種組合方式了,「三連擊」則高達八十四種組合方式,「四連擊」更是不得了了,有一百二十六組合方式。其實這麼多劍招組合,真正常用的不到十種,也就是說有些劍式精妙則是精妙,但顯得有些多餘。

    在遇見「神武將軍」之前,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照搬主義者」,基礎劍法的每一招每一式我都爭取練熟,也不管他能發揮作用,信的就是一句話「熟能生巧」。

    「神武將軍」的劍技向我詮釋了什麼叫實戰劍法、什麼叫傷敵劍法,反覆就是那麼幾招,可是他攻敵必守,傷敵要害,心存死志,劍出無回,即使對手明明知道他要攻向某位部位,在氣勢輸於他的情況下,反應就沒那麼靈光了。所以,在我看來,中華真正的劍法存在於軍隊中,只有殺人的劍法才是真正的劍法,千萬不要跟我說練劍只是為了強身健體,那只是初學者才說的話。

    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都很注重劍技的修煉,劍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已快接近了將軍的簡練和狠辣,可是在出劍氣勢與他相比,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究其原因,就是我沒有在戰場上得到足夠的磨練。

    日本的刀法和劍法,最常用的只有兩招:劈和砍。日本的武者出招最講求氣勢,他們致死地而後生,每一招都使出最大的力道,務求在數招之內斃敵,而「劈」、「砍」最容易發揮全身的勁氣,所以他們最喜歡用這兩招。

    他們的招式雖然非常簡單,在實戰中卻很有效。戰鬥時,留有餘力的一方,一般氣勢較弱,面對對方捨生忘死的攻擊,心志被奪,哪敢正面硬憾?在對方狂風暴雨的猛攻下,什麼制敵的巧妙招式都休想使出來。

    「至刀至道」的刀法大開大闔,每一刀都傾全身之力,凝集全部精氣,而我卻留有餘勁,兼且臨手反轉手腕變招,力道又被卸去了三分,哪能抵得住他的狂猛力道。

    若不是系統沒有細緻到體現到身體的每一個變化,我的虎口肯定已經震裂。我雙手顫抖著握住無鋒劍,再次踉蹌後退三步。

    身形還未站穩,「至刀至道」的彎刀折射夕陽的最後一縷餘暉,射入我的瞳孔,木屐踏地的聲音向我迫近。「至刀至道」暴喝一聲,凜冽的刀風利刃一般切割我的腦門。我可以預料,接下來的一刀必是石破天驚,雖然不至於一刀秒殺我,但在我不是滿血的狀況下,兩刀致命一擊,絕對可以要我的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