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奇幻網游

第七卷 第二百零三章 理念之爭 文 / 藍藍

    第二百零三章理念之爭

    夕陽的餘輝灑在半山腰的清泉上,為飛濺的水珠鍍上了一層金粉,燦爛眩目。山谷一派祥和寧靜,偶有鳥鶯清越悅耳的鳴叫,更添深幽,這裡確實是隱居的絕佳勝地。

    川本的臉色恢復了正常,喟然長歎,道:「要說二十多年前的伏擊神武將軍的事,還得從日京國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說起。日京國的領土是由汪洋中的海島構成,四面環海,耕地貧瘠,資源匱缺,加上海嘯、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頻繁侵襲,日京國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狀況極其惡劣。

    窮則思變,嚮往和追求美好生活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帶領日京國的子民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是日京國每任天皇與生俱來的職責,可是日京國自帶的資源和環境,實現這一目標幾乎沒有可能,連國民的溫飽都無法解決。而與日京國只隔一海峽的華夏國,對日京國的居民來說,那裡簡直是仙境福地。華夏國地廣土沃,資源豐富,科技發達,文化底蘊深厚,所以攻佔華夏國是每代天皇的畢生願望,只要佔據了大夏,日京國的子民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首任天皇清楚的知道,華夏國無論是國力還是整體戰力都不是日京國所能比擬的,若想佔領大夏,不是一兩代人就可以完成的。在增強本國國力的同時,必須學習大夏的先進科技,並且想方設法的削弱大夏的實力,使大夏長期陷入混亂、戰禍,在此消彼長下,日京國的科技和武備才能逐漸接近大夏。

    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需要一個團結、堅韌、頑強的民族共同努力。首任天皇陛下,在全國範圍內提倡『以武強國,以武興國』,日京國尚武之風從此流傳。武士道,也就是「忍道」,便是天皇陛下提倡的精神,也是天皇陛下統御日京國子民的精神策略。

    日京國在二十多代天皇的努力管理發展下,國力日漸增強,雖然國家的整體戰力和財力依然無法與大夏國相提並論,但同數量的軍隊戰力遠高於大夏軍隊。尚武、尊強的理念已經深入了日京國子民的心中,若兩國開戰,日京國可以全民皆兵。

    華夏國統治者奢華無度,沉迷享樂,科技依然停留在數百年前,而華夏國民風懦弱,只重毫無意義的風雅文辭,他們安於現狀,逆來順受,是最好奴役的民族。「

    川本本是日本天皇的四大武將之一,地位尊崇,他隱居在此,必是遭受了重大變故。他的「豪情壯志」和強烈的擴侵之心雖然磨滅的差不多了,可是自小受日本歪曲偏激的理念灌輸,他骨髓深處的民族優越感依然存在。

    從他的敘述中,比較客觀的說明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原因,但聽到他如此評價我們的先輩,雖然明知他是npc,但我還是忍不住打斷他的話駁斥他,義憤填膺道:「閣下口口聲聲說我們華夏族安於現狀、逆來順受,是最好奴役的民族,試問你對華夏族的歷史瞭解多少?你對華夏族的文化背景又瞭解多少?

    我不談三皇五帝,披荊斬棘、挑戰惡劣自然環境,帶領華夏族建造安定生活環境的故事,也不說近代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說了你也未必知道。我只問你,在你所瞭解的大夏歷史中,曾有哪一個民族真正的統治……按你的說法,奴役過華夏民族?「

    不待他回答我又道:「大夏地廣物博,資源豐富,在很長的一段歷史中,都可以自給自足,滿足內需,要想管理和開發現有疆域中的物藏和土地已經是很不容易。如果統治者窮兵黷武,無端的開戰,侵佔領國的土地,就算佔領下來,對大夏的發展也沒有多大作用,只是白白耗損國力。

    大夏的統治者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安邦治國之策中,穩定和安寧是最重要的。而大夏居住的民族甚多,人口也遠遠高於你們日京國,在一個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如果統治者也提倡尚武之風,各族將會不斷出現摩擦,使各族的關係複雜,矛盾加劇。

    所以,大夏的精神統治手段必然與你們有異,向子民灌輸的是「儒家思想」,正是要人們安分守己,做好本職工作。若不然人人尚武逐強,大夏民族如此之多,早已四分五裂了。

    大夏子民安分守己,並不代表可以任外族欺凌侵犯,若論堅韌和民族凝聚力,華夏族絕不輸於世上的任何一個民族。無數次的外族入侵,可是從沒哪一個民族能把他們的統治意志強加於華夏族。閣下竟說華夏族是最好奴役的民族,這是不是可笑之極?「

    其實我心裡還有話沒說,在我看來日本人遠比華夏族更好奴役,他們受武士道精神的影響,敬奉強者,喪失了最基本的民族榮恥感。二戰時日本被美國的飛機大炮炸得滿目瘡痍,更甚的是美國還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可是日本戰後卻忘卻國恥家仇,巴結奉承,依附美國。這些對川本說出來也毫無意義,他只是一個npc,生活的時代和背景與現實世界有異。

    川本微微沉吟,點頭道:「這二十多年,我隱居於此,遠離利益和戰亂的困擾,修心養性,立場和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我曾就我知道的資料,詳細的研究過華夏國的歷史和風俗民情。雖然對華夏國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性瞭解得沒你那麼透徹,但從歷史事件中可以看出,華夏居民的柔韌和堅忍超乎表象,你們可以被打敗,但要想同化你們,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我認識到向華夏國擴張根本就是一個錯誤的決策。表面上它帶給了日京國子民無限的希望,但這個美好的願望可能永遠都無法實現。天皇陛下如果繼續推行侵華政策,只會把日京國子民帶入水深火熱的戰亂中。

    改善日京國子民的生活條件,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而是要利用現有的條件,尋找特色的發展路線,如加大海產的開發力度,積極開展海上貿易,這都可以讓日京國走上自強之路。噢……扯遠了點,我繼續伏擊神武將軍的話題。「

    川本緩了口氣,接著道:「歷代天皇為實現侵華的目標,都在積極的做籌備工作,暗中派遣忍者和武士潛入華夏國,收集資料,搶掠財物,製造混亂,暗殺行刺,無不用其極,務必要延緩華夏國的發展。

    經過二十多代天皇的悉心籌劃,侵華準備工作日趨完善。現任仁治天皇,即位初就認為侵華時機即將成熟,只要削弱華夏國的兵力,就可揮軍渡海,入侵華夏。二十多年前,仁治天皇秘密聯繫華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許諾他們重利,請他們出兵侵擾華夏國的邊塞防線,使華夏軍隊疲於奔命,無法離守。

    仁治天皇本來打算趁華夏軍隊被牽制之際,舉全國可用之兵,對華夏發動戰爭,但華夏國一個神話般的人物如彗星般崛起,他就是被稱為『神武將軍』的程西傑。神武將軍文韜武略,用兵如神,侵擾華夏國邊塞的遊牧民族被他秋風掃落葉般殺得大敗,潰退千里。有神武將軍坐鎮,遊牧民族無比忌憚,再不敢侵犯華夏國,仁治天皇的夾擊大計胎死腹中,不得不暫緩侵華。

    神武將軍成為了仁治天皇侵華的眼中釘,天皇陛下深知若要攻佔華夏國,必須先解決神武將軍這個心頭大患。我接到天皇陛下的秘旨,集調高手暗殺神武將軍。為此,我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了5000多高手死士,扮作搶掠的浪人,分批潛入了華夏國,派出忍者刺探神武將軍的行蹤。

    經過一個多月的秘密調查,獲知神武將軍與秀靈公主大婚後將要回鄉探親。我們在神武將軍家鄉的府邸設下埋伏……哎,詳細的過程我就不多說。那是我一生中經歷過最慘烈的戰鬥,神武將軍是一個令人敬重的強者,他的部下也都是悍不畏死的勇士,他們的兵力不到我們的1/10,但我死了近半手下,才把他們殺掉。

    仁治天皇得知神武將軍英魂已逝,當即決定揮兵攻華,不想天降阻撓,兩國的國界上突然出現一層魔法結界。仁治天皇調集了全國的頂級術士和精通魔法的高手,用盡了各種辦法都無法打破結界。

    仁治天皇本意是趁華夏國失去棟樑大將之時施奇襲,現在有結界阻擋,所有的計劃都擱灘了。如果華夏國恢復元氣,查清楚謀害神武將軍的元兇,待結界消失時,就不是日京國攻打華夏國,而是華夏國攜怒報復日京國,屆時在華夏國準備充足下,日京國只怕將有覆亡之險。

    飛鳥盡,良弓藏。仁治天皇為了不給華夏國找到殺害神武將軍的證據,把參與此事的人召集在一起,貫以謀反的罪名,企圖把我們全部處死。我在親衛的捨命拚殺下,殺出一條血路,僅帶著四名隨我參與過殺害神武將軍的巫醫,從皇宮的秘道逃脫。尋到此處隱秘山谷隱居了下來。四名巫醫為了不讓追兵尋到這裡,在谷外施下了幻境,製造了一個恐怖的死地。

    在這與世無爭的幽谷,隔絕了外界的功名利祿,我的心靈得到了解放,受靜謐平和的環境影響,我的思想污穢盡去。我仔細推敲分析了歷代天皇的國策謀略,結合其他國家的歷史,我驚駭的發現,『以武興國,以武強國,積極擴張,征服世界』的基本國策根本就是一個極端荒謬的決策。

    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朝代,真正的以武力征服過一個有悠久歷史國家或是民族。戰爭從來都是把國民帶入深重的災難。就算日京國成功的攻佔了華夏國,以日京國的人口和文化理念,若想統治人口眾多,地域極廣的華夏國,幾乎沒有可能。華夏國的文化底蘊有上千年的歷史,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植入華夏國居民的心中,尊崇正統、安分守己是他們恪守的準則。日京國信奉的思想他們根本無法接受,他們會不屈不撓的捍衛自己的理念,對抗日京國的統治。

    而華夏國儒家思想的同化和包容力,遠比武士道精神大得多,或許在華夏土地上生活數十年後,大和民族反倒融入了華夏族,失去了民族的根性。

    每次回想當年伏擊神武將軍的那場戰鬥,我的心都禁不住的悸動,華夏國將士被激發血性和怒火後,表現出的悍勇絲毫不比日京國的將士差。對比兩國的整體實力,日京國恐怕永遠都無法攻佔華夏國,更別說是征服世界。日京國的掌權者,不負責任的宣揚愚民的『武士道精神』,不單是在自毀政權,更是一步步的把日京國子民帶入災難的深淵。「

    川本的這番分析,精闢深刻,發人深省,日本玩家看到這段話,不知該作何感想。當然,他們「武士道精神」中毒太深,豈會這麼容易接受與他們理念相悖的言論,而川本是由中國人設置的,立場雖是客觀,但多少帶有中國人的意願。

    川本一臉的頹敗,望著天邊的迷茫出神,良久才又道:「原本信奉的理念,被自己親自顛覆,我的理想和信念一夜之間全部幻滅,就像溺水者突然失去了救命稻草,我心裡極度迷茫無助。回想以前任職時受天皇之命作出的種種,為實現一個虛無飄渺的錯誤理想,我的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我的青春,我的靈魂,還有我的良知統統都被天皇踐踏了,數千萬日京國國民的靈魂都因為統治者的錯誤決策而受到出賣給了魔鬼。

    我曾想回去警醒仁治天皇,勸他放棄那個錯誤的國策,可是我一露面就會受到無窮無盡的追殺,根本無法接近天皇陛下。而從他的種種佈置和舉措來看,他已經病入膏肓,不可能聽得進我的忠言。我只得隱伏於此,與花草為伴,了此殘生。

    這二十多年來,每當想到那些死在我手上的無辜受害者,我的心都倍受煎熬,悔恨無時無刻不在噬咬我的心。我們沒有權利為實現自己的幸福而侵佔他人的幸福,更何況要實現的不是幸福,而是一個深重的災難。「

    川本目光淒涼的望著我,歉意和悔恨真摯流露,道:「國家無法容我,我也無法融入現在的國家,被我殺害的人的親友也無法容我,我無根無魂,活下來承受心靈的痛苦,只是為了贖罪。無辜殺害了神武將軍和他的親友部下,罪惡感一直在鞭打我的心。上天注定派你尋到此處,就是要你結束我這罪惡的一生。」

    川本不捨的目光貪戀的巡視山谷的一草一木,深吸口氣,緩緩的盤腿坐下,如老僧入定般閉目禪坐,面色從容道:「動手吧!我僅存的屬下,我已吩咐他以自己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了。」

    我的手握住龍泉寶劍的劍柄,怎麼也拔不出來,劍魂感受到我的心緒也平靜了下來。我告訴自己,他是殺害神武將軍和秀靈公主的兇手,除此外他還是仙獸boss,殺了他既可以為將軍和公主報仇,還可以爆出仙器。可是另一個聲音說,他是一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懺悔者,他曾經的所作所為都是受到天皇的蒙蔽和唆使,他也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而且他只是一個npc,一個任務的劇情人物。

    兩個聲音在我心中糾纏,我無法決定要聽從誰的意見。我求助的望向莎莎,莎莎知道我此時心中的矛盾,看了一眼閉目從容等死的川本,同情道:「老公,他的遭遇好可憐呢。雖然神武將軍是他殺死的,但真正的元兇卻是仁治天皇,我們放過他吧,將軍在天有靈,也不會怪你的。」

    我舒了口氣,如釋重負,莎莎為我找到了一個放過他的理由,「尋找真兇」的任務還沒真正的完成,還得需要他的指點才能找到證物。

    「我雖然有充分的理由要殺川本,但現在的你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殘殺無度的川本,以前的川本在你隱居這裡時已經死了。我有點事需要你幫忙,希望你能大致寫下當年殺害神武將軍的大致經過,重要的是把仁治天皇授意你的事寫出來。還有就是,你是否留有從大夏將士身上帶走的物品,特別是從神武將軍和秀靈公主身上取走的物品。」

    當年的懸案浮出水面,s級任務「尋找真兇」也即將完成,我的心情漸漸轉佳。可是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心情一下子又高興不起來了。原以為國界早已存在,川本和他的手下是由秘密的通道進入中華區的,可是照他的說法,國界是在他們殺害神武將軍之後才有的。這顯然是製作奇幻的網絡公司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要使兩國積壓仇恨,觸發國戰。

    或許我完成「尋找真兇」的任務,就會開啟國界,引發國戰。可是,沒有秘密通道,我要怎樣才能回國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