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英雄信仰之戰

第一卷 流浪捲 第十五章 戰鬥規則的改變 文 / 努力變青

    第十五章戰鬥規則的改變()

    不僅神秘全知發生了改變,而且良師益友這個技能也發生了改變,遊戲中的良師益友技能是傳送經驗給低級英雄,但是在這個世界這個能力雖然保留了,不過可能沒有人會去使用,因為不同於遊戲中隨便可以傳送,在這個世界傳送的是能量,經過傳送後雖然能夠提升接受者的能量,但是傳送者會永遠的失去這些能量。良師益友最重要的功能是引導低級的英雄的屬性點增長方向甚至可以稍微影響低級英雄的技能出現幾率,這個才是應用最廣泛的一個作用。

    查看完技能變化的狄青開始查看冒險日誌。根據提示的顯示這種改變是來自於各個方面的,狄青迫切的想知道這些變化到底來自於哪裡,如果首先掌握這些信息可能可以利用他們獲得很大的利益。

    第一個改變是偷襲設定的改變,按照冒險日誌裡面的說法是由於英雄達到十級以後自身能量場的強化,所以能夠在提前等級乘以二這麼多米發起戰鬥,但是由於能量場的擴大造成怪物能夠提前反應,所以縮短怪物反應時間,基本上就是說十級以後不要想偷襲了。當然如果用次元之旅從遠處傳送過來後立刻開戰還是能夠偷襲成功的。不過這樣可能損失一隊士兵。當然幾乎廢除了這個偷襲能力後增加了一個叫做強襲的功能,這個功能能夠讓英雄強制闖入正在進行戰鬥的戰場,不過這個功能會讓發動強襲的英雄受到戰鬥雙方的攻擊,而且進入戰場的時候是不會隨機行動力的還會為別人增加戰鬥隊伍數目,最主要的是發動強襲後的英雄是不能投降或者逃跑的,除非願意拋棄英雄身份或者成為別人的副英雄,不然就只能殺掉交戰的雙方。

    第二個改變時軍隊攜帶的改變,現在英雄可以把除了追隨者以外的兵力都放到英雄之書附帶的兵力空間裡面,不過最好不要放置有神智的兵力,因為那個空間非常無聊,所以有神智的兵在裡面待久了可能造成士氣低落甚至背叛的事情,這個是他們的權力。更恐怖的是有神智的兵種可以控制無神智的兵種,也就是說如果在兵力空間放置有神智兵種可能造成軍隊嘩變。

    第三個就是戰場的改變,據說是由於英雄部隊的增加造成的。戰場中可以使用一個兵種代替一隻部隊,而部隊的具體兵種可以放置在兵力空間之中,而如果有傷亡會優先死亡兵力空間內的軍隊。一般來說這種放在外面的代表最好是有神智的兵種,一個作用是指揮方便,第二個就是為了保護這種罕見稀有兵種,最大的好處就是有神智兵種不在兵力空間內將不會引起軍隊的嘩變。

    第四個變化就是英雄標記,十級以後的英雄每級可以標記一個有神智的兵種,即使這個兵種戰死了,那麼通過屬於英雄的城堡還可以把這個標記了的兵種復活,而且這種復活是不會損害神智和其他能力的,一般來說這種標記好了的兵種都是戰鬥時的帶隊兵種,這種戰鬥時的帶對兵種傷亡幾率大而且培養不易,標記好以後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完全的殺死了。可惜的是這種標記只能標記普通兵種而不能標記追隨者。

    第五個變化就是團隊戰的設定,到十級以後每個英雄都可以和別的英雄簽訂團隊契約來組成團隊。這種團隊契約又分為兩種,一種稱為聯盟團隊,一種稱為附屬團隊。

    聯盟團隊的英雄之間不會享受互相加成效果,但是可以一起戰鬥,不過團隊的戰場軍隊不能超過七隊,而且每隊都只是受到自己軍隊的加成。而且在這種團隊中英雄也算一個種族,也就是說如果兩個人類英雄和一個精靈英雄組團,如果都只帶自己種族兵種,那麼戰鬥時他們將算作三個種族。還有一點就是雖然這種團隊算一個團隊,但是在使用群體加成法術的時候他們會被看做幾個團隊,比如第一個英雄為自己的部隊使用群體急速響應,那麼第二個英雄和第三個英雄的部隊將不能享受到這個效果。在這種團隊中如果一個英雄沒有部隊之後他是不能退出戰場的,但是這時的這個英雄會受到攻擊,這個也是一個殺英雄非常好的辦法,因為只要一個團隊剩下有部隊,那麼英雄將不能逃離,但是沒有軍隊的英雄這時沒有無敵狀態的,要殺掉是很好辦的。

    附屬團隊契約又稱為副英雄契約,這種契約簽訂以後形成的團隊將以一個人為主,戰鬥時只能出現這個人的部隊,其他人即使是追隨者也不會參加戰鬥。在這種團隊中屬性加成能夠同時作用於部隊,但是只是按照屬性最高的計算,而施法時是按照自己本身的咒力計算。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攻擊防禦都是零的法師和一個攻擊很高的野蠻人組隊,而這個野蠻人是他的副英雄,那麼他的部隊的攻擊將按照野蠻人副英雄的攻擊計算。而且組成這種團隊所有加成型的技能都按照最高的計算,比如剛才說的那種法師和野蠻人的組合,如果野蠻人學習了進攻術,但是作為主英雄的法師沒有,那麼計算的時候也會計算野蠻人的進攻術的加成。如果這個組合再加入一個術士英雄,那麼法師英雄都能享受到不可抗魔這個術士能力的加成,當然作為主英雄也可以屏蔽這種加成。

    第六個變化就是因為英雄團隊引起的變化了,這種變化就是戰場的擴大,每增加一個英雄就會增大戰場的大小,最大可以增加三個標準,也就是最大可以從十二乘以一十的戰場大小增加到十五乘以十三的大小。

    第七個變化就是戰鬥時的隊伍問題了,英雄戰鬥時可以擁有最多七個隊伍,當然如果被強襲之後可以再次擁有七個隊伍的名額。但是這個名額可以分作多次使用,比如帶入戰場的時候只是一隊,但是由於還有六個戰場隊伍名額,所以可以把這隊分為七隊,或者抽時間再拉一隊或者幾隊進入戰場,但是不管是重新分組還是重新拉隊伍都不能超過這個數目的限制,這個也是平等團隊契約的一個好處,他們一共擁有二十一個隊伍名額。不過這種不是最初就出現在戰場的隊伍是不能隨機行動力的,出現的位置也只能在戰場中的初始位置選擇。

    第八個改變是英雄可以通過英雄之書為城鎮任命總督,這種總督可以試原住民也可以是英雄麾下的有神智兵種,任命了總督的城市英雄可以通過英雄之書遠程進行建設,甚至能夠命令其中的部隊進行移動,但是如果移動太遠沒有補給可能造成嘩變的。

    第九個變化好像是專門針對狄青的,或者可能是針對野蠻人英雄的,這個變化就是如果野蠻人帶領的能享受血怒的部隊,如果本方英雄使用破壞魔法,那麼所有兵種的狂化等級減一,直到這個部隊重新增加血怒值才會狂化。

    最後一個變化就是關於逃離戰場的設定了,沒有十級的英雄如果逃離戰場只會損失掉所有部隊,但是如果十級後的英雄逃離戰場,那麼不僅會損失掉全部部隊,而且還會掉落身上攜帶和裝備的除了已經融合的融合秘寶以外的所有寶物,並且會隨機損失一個能力和減少一點屬性,也就是說如果想要用打了就跑這個戰術的話,那麼會損失慘重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