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理想年代

卷二 京華煙雲 183天路 文 / 光景

    週末,整整一個上午李想翻閱管家小妹堆在他書桌上的文件。管家小妹為他單獨準備了辣辣的湘菜。午餐過後,他正坐在扶手椅上喝茶時,梅迪給他送來一張手寫的tiao子。信封和裡面的信紙上都印有老英國府的米字旗,中國字寫得挺拔、清楚,一目瞭然:

    一、英政府不允中國干涉西藏內政;二、反對華官在藏擅奪行政權,並不承認中國視西藏與內地各省平等;三、英國不欲允准在西藏境內存留無限華兵;四、以上各節先行立約,英方將承認之益施之於民國;五、暫時中藏經過印度之交通應視為斷絕。

    李想可笑的把英國駐漢口領事葛福送來的照會丟在垃圾簍。

    他還從來沒有受過像英國人在這個周未所施加的那種疲勞轟炸式的外交壓力。英國駐漢口的大使葛福爵士三番五次地訪問落迦山別墅,詢問鄂軍調動的情況並且告誡鄂州政府要小心。葛福在辛亥革命後依然留任英國駐漢口領事館,依然兢兢業業的發揮他職業外交家的特長,來對李想進行姑息的政策,而他也確實盡了自己的長才。毫無疑問,他是受英國駐北京總領事朱而典勳爵和英國外交部的催促,因為這位溫文爾雅的外交家早沒有了清朝時在漢口呼風喚雨的威風,這在漢口認識他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不止在漢口的英國領事是這樣,十一國駐漢口的領事們現在都得夾著尾巴乖乖的做孫子。

    漢口,葛福遞交李想一封又一封強調形勢嚴重的信件。在北京,英國的總領事朱而典也在這個安息日面晤袁世凱政府的外交次長顏惠慶,以不承認中華民國作要挾,提出:「如果民國政府定欲征藏,繼續遣派征西軍前進,則英政府微特對於中華民國不予承認,且當以實力助藏du立」,向他著重指出時局的嚴重。

    從英國的這些外交來往中,李想發現英國也就是叫囂的凶,會叫的狗不咬人。英國人表現的這麼緊張,在他繼續進軍西藏,英國肯做的,充其量不過是提出這種警告:「如果民國政府定欲征藏,繼續遣派征西軍前進,則英政府微特對於中華民國不予承認,且當以實力助藏du立。」事實上,這也就是英國政府充其量所肯做的——等到後來再要制止李想就為時已晚了。

    昌都受降協定簽字還不到10天,甚至昌都地區的和平佔領還沒有完成,李想就給最安西國民革命軍長官林鐵長將軍發出了一份絕密急電:

    「(一)大部隊全面入藏日期可以按你們的計劃,但不能提早。(二)你們的前梯隊與後梯從人數各多少?你們所報後梯隊如為你們本隊自無問題,如為班禪入藏隊則應勸其暫緩,仍照在漢面議,俟達乃表示歡迎後再去為利。(三)班禪行轅可派少數人員隨范明先行入藏,西北局應注意對班禪處工作的領導。」

    林鐵長在給李想回了一個電報,作了詳盡的答覆,基本沒有什麼問題。

    在得到林鐵長的回電以後,李想就把他的想法通知他的軍事負責人,發佈《進軍西藏的訓令》。訓令規定:

    佔領昌都之第四師除留兩個團於甘孜、昌都地區擔任修築甘孜機場與甘孜、昌都段公路任務外,第四師進軍西藏任務不變。該師應以一個團進駐拉薩,兩個團進駐丁青、烏所、黎嘉、太昭地區,師部進駐太昭。

    青海之騎兵獨立支隊應由玉樹進駐囊謙地區,並仍屬安西軍區建制。

    由新疆準備入藏之部隊,除先頭部隊繼續偵察到噶大克的道路外,主力繼續修通公路,以備隨時入藏。

    青海獨立支隊按照進軍序列,把整個部隊分成四個大隊:即馬大隊、牛大隊、駱駝大隊和騾子大隊。

    獨立支隊從青海省都蘭縣香日德鎮誓師出發,經過十一天的行軍,走上進藏路上的第一座高山——諾木洪崗。

    諾木洪崗是從青海去西藏路上的第一座高山。它是布爾汗布達山的一個重要山口,是柴達木盆地和黃河源的分水嶺,海拔5200多米,也是我們進軍西藏的征途上越過的第一座高山。

    從蘭州到西寧,在從西寧去西藏,地勢一步一步的升高,人們走起路來或幹起活來,雖然感到喘氣乏力,但還沒有上諾木洪崗的那種感覺。

    在過諾木洪崗之前,高山反應雖有但並不十分明顯,在過諾木洪崗時人們普遍頭疼、胸悶、呼吸困難、全身無力等現象明顯的顯現出來了。

    在這片天高雲闊的天地,有人煙,有田野,連成雲的青稞已經發黃,菜籽也成熟了。

    「開光到了。」

    「開光?這名字還真有個性?」

    「那裡有幾個藏族同胞。」

    遠遠的,有幾戶藏族同胞看見了這麼多的部隊和牲口,都感到很驚訝,不敢和他們接觸,只是遠遠的觀望。任何成規模的東西都有震撼的一面,何況是這種成規模的軍列,藏民都嚇得全身僵硬。

    過了開光,就正式朝著諾木洪崗進軍了。開光到諾木洪崗也就是三十多里地。

    天空忽然黑雲密佈,雷聲震天,傾盆大雨下個不停。儘管雨大、路滑,走起來很費勁,但是他們一如既往地冒雨前進。昔日無水的河床因大雨山洪暴發,而河水暴漲,攔住了他們前進的腳步。

    到了河邊,一個個都傻眼了。

    「這麼多的騾子,如何過河呢?」

    騾子大隊長說道:「大家下河保護好牲口和物資安全過河。」

    說著,帶頭跳下河去,接著十幾個同志也都跳到河中,河水之深達到人的大腿根。同志們很快手拉手組成了一道人牆,其他同志則幫助拉騾子、扶馱子,大家齊心協力,共同護送牲口和物資的安全過河。過了河以後就又是爬山。

    天色已黑,大雨依然下著,山路狹窄濕滑,由於騾子之間行走相互碰撞,有的騾子的馱鞍被撞翻在地,他們還得不時將撞翻在地的馱鞍重新抬上騾背。在大雨中的山坡上抬馱鞍不是容易辦得到的。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艱難行軍,革命軍終於到達了諾木洪崗山根下。

    諾木洪崗是進軍西藏的征途上要翻越的第一座高山。它海拔5200米,空氣稀薄、缺氧嚴重。

    到達諾木洪崗山根下的當天晚上不少人肚子發脹難受,牲口也肚子發脹。

    「我們中了瘴氣?」一個湖南的兵娃子驚恐的說道,他常聽老人說雲貴的苗人居住的地方瘴氣瀰漫,中了瘴氣,肚子就會發脹難受。

    「封建迷信,蠱惑軍心!」班長給了他一錘子:「出發之前政委就說過,這是因缺氧導致的高山反應,正常的生理現象。」

    班長說著從騾子上抱下一鐵罐子,接上一根皮管,打開閥門,把皮管一頭的面罩給他們。

    「吸兩口試試。」

    這個湖南小兵將信將疑的拿著深吸兩口,立刻就趕緊昏沉欲裂的腦袋緩解了很多。嬉笑顏開的說道:「這氧氣還真能治瘴氣!」

    諾木洪崗山上常年有厚厚的白雪,山下還有兩條河。所以,過諾木洪崗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上諾木洪崗山必須過山下的兩條河,河水是從雪山的雪融化後的雪水,刺骨的冰冷,再加上當時天又下大雨,山洪暴發,河水不斷上漲,水流喘急,給革命軍過河再次帶來極大的困難。為了保障運送物資的安全,革命軍再次義無反顧地跳進河水,組人牆、有的人拉騾子、有的人扶馱鞍,護送馱騾和物資過河。由於高原的山洪水涼刺骨,人們的腳、手都凍麻了。經過兩個小時忙碌,勝利地完成了過河任務。許多人過河後腿上都裂了許多小血口子。

    其次,就是要戰勝嚴重的高原反應。由於接連大雨,路又窄又滑,又是突然爬這麼高的山,加上缺氧人們行走起來呼吸困難,頭疼眩暈,四肢無力,還有些反胃,走幾步就要停下來歇一歇,緩口氣才往前走。

    胸悶氣短、頭昏疼痛,全身乏力,走路艱難,腳顯得沉重走路不停指揮。當時大家就以為是遇到了「瘴氣」,於是人們紛紛開始吸「氧氣」。

    「這氧氣消耗太快。」大隊長說道。

    政委說道:「還是走慢一點。聽說藏人爬山都要在頭上頂一塊牛糞,求牛神保佑。李大帥聽說後,解釋說,這是為了在高原爬山不要太急,因為高原缺氧,必須慢慢走,不是什麼牛神保佑。大帥也訓示了,不要走的太急,我們行軍雖然比在內陸平原慢來了很多,我看還是太急。」

    「好吧,聽你的,慢慢走。」

    就這樣,同志們之間相互鼓勵、相互幫助,鼓足勇氣,忍受著頭疼、胸悶、氣喘等困難,一步一步地繼續向山頂爬去。在與「瘴氣」作鬥爭的過程中,為了保持騾子的畜力,在領導的帶頭下,同志們都不騎騾,只是拉著騾子的尾巴,喘著粗氣、一步步艱難的向山頂挺進。同志們都是第一次爬這樣高的山,感受了第一次缺氧的滋味。在這些困難面前,體力稍強的同志還主動幫助體弱的同志、高原反應輕的同志幫助高原反應重的同志與「瘴氣」搏鬥。

    由於接連下大雨,撿不到干牛糞,無燃料做飯吃飯就成了大問題,為了保障體力,革命軍只能以炒麵充飢。

    全體同志經過痛苦、頭疼、全身乏力的艱難折磨,終於戰勝了「瘴氣」,於走上諾木洪崗,到達阿拉格。革命軍經受住了第一次缺氧的考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