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理想年代

小說博覽 第31章 未歇(1) 文 / 光景

    第31章未歇(1)

    欲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枉是蛟龍解覆舟。

    李商隱的詩,向來如此,即使有題也無解。

    晚風乍起,洞庭湖浪濤大興,在兩湖之地,帶動天地之威,捲起辛亥風雨。可是風浪再大,也憾不動在此屹立千年的岳陽樓。

    岳陽樓上,焦達峰靜觀洞庭湖風起浪湧,輕拍憑欄而立,指尖感觸斑駁欄杆油漆剝落不平,是歷史的沉澱。歷代文人心中游洞庭湖必到的聖地,已經破爛不堪。岳陽樓承載了太多不朽的輝煌,卻也阻止不了它慢慢老去的輪迴,歷史上經歷多次的重修,甚至重建。如今的岳陽樓已經破爛如此,遊人還是如故,萬一倒踏,必會釀成悲劇。

    焦達峰來岳陽樓,是來秘會湖南新軍四十九標二營前隊排長兼任測繪學堂教官陳作新。

    陳作新此人,毫無疑問是黨人在湖南新軍當中,最具影響力的人。他生有異資,拳腳,刀劍,騎射都有兩下子。他詩文俱佳,年輕時給人做槍手,三篇文章,買了五百多兩銀子。丹青篆刻,自成一家,尤精大、小篆,筆法古撲,蒼勁有力。生性狂放,很有酒仙李白遺風。

    他才華橫溢,自十四歲起,先後參加六次科考,皆是名落孫山。給外縣人做槍手,五篇就能賣掉三篇。他由此認識到清廷的**,遂放棄科舉取士的欲'望。在經歷社會勵煉之後,開始對當今國家民族境遇,對國際形勢有所瞭解,開始誕生出改革社會,變法圖強的想法。

    陳作新也曾支持過維新變法,但是戊戌政變,譚嗣同等維新志士殉難,維新變法失敗。陳作新徹底認識到通過改良的道路難達到救國的目的,滿清已經腐朽不堪。滿清是什麼?本就是異族統治,最害怕的就是資本主義民族運動,即使只是打著一個變法的旗號也不成。於是陳作新產生了「棄文就武」的想法。他拍案大呼:「天下正多事,男兒豈久事筆硯間哉!」

    這位自號「夢天」的大才子軍人,是個狂人,曾作狂詩:

    平生何事最關情,只此區區色與名。

    若就兩端分緩急,肯將銅像易傾城。

    陳作新能文能武,狂放豪邁,自然也受江湖人士的親近,在哥老會也是堂主級的人物。他有極佳的領導魅力,發表演說,講起革命道理來,能把士兵們說得熱淚盈眶。當時便有傳言,「列兵們只有聽到他的命令,一呼百喏。」

    焦達峰在五月份,四川鐵路風潮起時回的長沙。在我們都認為只是一場偶然事件,當中卻有革命人活動的身影。與同盟會緊密相連的哥老會便是鐵路風潮背後的身影,武昌起義是鐵路風潮起時之前便開始謀劃。當時,焦達峰在長沙響應廣州起義失敗,逃往漢口。在漢口他與孫武,居正約定兩湖起義,定下「長沙發難,武漢立即響應;武漢發難,長沙立即響應。」

    在革命黨人眼中,兩湖本為一體。而共進會也焦達峰與劉公等在日本創立,主要也是在兩湖地區發展。

    焦達峰一直都記著當初的約定,立刻約陳作新在岳陽樓秘會。

    洞庭湖邊綿延起伏的丘陵,方畝成塊的田地,還有漁舟晚唱。光線開始黯淡,夕陽落下。在焦達峰極目望去的地方,有一片沙州,長著一叢叢蘆葦和水草,也棲息這一大群從北方南下的候鳥。夜幕降臨時,在沙州的上空還有一群飛鳥在徘徊,尋找這落腳的地方。那本是一片極廣的沙州,因為這次無端的秋汛,被湖水淹沒好大一塊,地方不夠這些候鳥棲息了。

    焦達峰的思緒也越飛越遠,想起同學少年,還是瀏陽高等小學學生的時候。懷抱這理想,以天下為己任。驅除韃虜,掃蕩東西兩洋妖魔鬼怪,實現民族獨立,建立共和民主,復興中華文明。種種的一切,在經歷現實殘害磨練,體味世情冷暖之後,還有幾個人在堅持當初的理想。整天圍這老婆孩子轉,為了油煙醬醋煩,日子平淡如水。他們已經忘了當初的理想,忘了當初為何要立理想?自鴉片戰爭之後,國家主權即慢慢輪喪外國之手,割地賠款,不平等條約是一條接一條簽下。洋大人無所顧忌的行走在中國的土地上,擁有比旗人還大的特權。國不像國,稍有血性的國人的感覺屈辱到了極點,再近一步,就成了印度阿三了。老百姓生活艱難,流民遍佈全國,被逼無奈扯起反旗,還不只是為了有口飯吃。國將不國,家園安得太平?在這個亂世裡,他們還能安享偷生,把這一身所學埋沒。孫中山先生已經扛起民族大旗,他們只是搖旗吶喊也做不到?男人做到他們的境界,真是無能到了極致,焦達峰真是恥於他們為伍,羞於他們同學。

    夜幕籠罩四野,焦達峰伸手抓往虛空,遙遠的璀璨星辰似乎被他伸手而摘落,揮手間跨越了天上人間的距離。浩翰的銀河自九天之上一落而下,無數的星辰沉入洞庭湖,湖中自成另一個宇宙。湖中有幾艘畫舫燃起綵燈,船中絲竹之聲隨秋風裊裊飄進岳陽樓,畫舫的紙醉金迷也傳染進了岳陽樓,樓裡也有遊客伴樂而歌,歌聲糜糜。焦達峰一聲歎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尤唱後庭花。國家越是積弱,世道越是糜爛,人們越是無助。值此末世,也是英雄倍出的年代。聽說此次武昌舉義,就出意味猛將。焦達峰來到岳陽之後,也更接近武漢,從來往的商客之間,也打聽到一些傳聞。傳說未免誇大其詞,但是總有著故事到原型,李想即使不如傳說的神勇,也必是做出過幾件英雄大事。

    焦達峰把忘情伸出的手收回,目光被自己手背上的一條疤痕吸引,疤痕從手臂一直延伸到肩膀,是光緒三十二年留下的。

    光緒三十二年,湖南哥老會李經奇策劃起義。黃興派同是湖南人到焦達峰回國聯絡。那時侯的他,只是李經奇的一個聯絡參謀。

    三十二年春,同盟會總部派劉道一、蔡紹南回湖南發動會黨和新軍起義。蔡紹南通過同鄉魏宗銓同龔春台等會黨頭目取得聯繫。隨後,劉道一等即約集蔣翊武、龔春台等數十人在長沙水陸洲船上舉行秘密會議,基本確定了在萍、瀏、醴三地同時發動起義,然後分兵進取長沙、南昌的計劃。會後,劉道一留長沙籌劃全局,並賦予與同盟會總部聯繫的責任。蔡紹南赴萍鄉幫助龔春台聯絡哥老會各部,舉行開山大典,公議將哥老會改稱「六龍山號洪江會」,推龔春台為大哥,以忠孝仁義堂為最高機關,誓詞是「誓遵中華民國宗旨,服從大哥命令,同心同德,滅滿興漢,如渝此盟,神人共殛。」

    焦達峰親眼看著李經奇被清兵活活溺死,他最後是老鄉檢回一條命。同志們還散發著溫熱的鮮血已經滲透進他的血管,這一刻與他同沸騰。同志們支離破碎的屍體漂浮湘江,在洞庭湖會集。同志們為理想堅定視死如歸的眼神,穿國洞庭湖上的星空,落在他眼前。當年起義的壯麗場面,正一副副一楨楨的反覆在洞庭湖夜幕回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