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屠龍

第一卷:不平凡的一生 第一百一十三章:共同願望 文 / 譚濤

    第一百一十三章:共同願望

    江彬一聽這話,猶自不信,在他心目中,還沒有哪個男人是不貪財,不好色的,於是他確認道:「王大人不用客氣,王大人如果不拿,我們拿了也不好意思啊。」

    王陽明知道江彬這是客套話,便認真地繼續說道:「王某說全部給江大人和許大人,就不會再要一分,你們兩人分了便是。」見江彬還要客套,王陽明再次用手拒絕了他。

    江彬臉上的笑容無法克制地顯現了出來,一隻大手就搭上了王陽明的肩膀,大笑著說道:「王大人真夠義氣,咱們這兄弟是做定了。」

    王陽明一邊敷衍,一邊陪笑,心中對江彬算是鄙視透了。

    江彬笑聲漸止,恍然間想起了什麼,相告道:「王大人,江某和許大人在抄家時,發現了兩本寫有『大明真經』的書,裡面記載的是一些基本的道教常識,我等看不太懂,所以拿來給王大人也看看,興許會有所收穫。」說完就把兩本黃皮書遞給了王陽明。

    王陽明聽得熟悉,拿起來一看,頓然大驚,只見一本上面寫著《大明真經之二》,另一本則寫著《大明真經之三》,之後他便想起了古魁,那個武當圖書館的管理員,朱允炆的後人。

    雖然過去已經有些年歲,但是當初古魁臨死前所說的一言一句,王陽明都清晰地牢記著,記得古魁說過,當年朱允炆退位之前,曾經在某一處偷偷埋藏了許多寶藏,然後把寶藏的秘密藏進了八本經書之中,統稱「大明真經」,而此刻他握在手上的兩本,應該就和當初古魁交給他的那本一樣,是八本中的兩本。

    王陽明極力控制住心中激動的心情:探尋寶藏是人類的共同願望,尋到寶藏更是人類的最大夢想。

    「既如此,江大人就把這兩本書先放在王某這吧,等王某參透了其中的奧秘,就會盡快告訴你們。」王陽明假裝坦誠,鄭重地承諾道。

    江彬當然相信王陽明的承諾,見王陽明不再說話,一本心思地看起了兩本經書,便知趣地起身告辭道:「王大人忙吧,江某回去了。」

    王陽明見江彬說得坦誠,也就不再挽留,叫人送了出去,然後就一個人去參透兩本經書了。

    不過就算王陽明天賦異稟,悟性極高,對於生澀難懂的經書,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看了幾個時辰,毫無頭緒,他就放棄了。

    晚上躺在大床上,王陽明由於白天「精力」耗費太多,又加上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大明真經》,便早早地進入了睡眠狀態,而婷芳,這一晚也突然變得特別乖巧,特別安靜,緊緊地依偎在王陽明身上,兩條玉臂牢牢圈住王陽明的脖子,等王陽明入睡後,一直都在胡思亂想,後來睡著了還突然驚醒過幾次,不過為了不驚擾王陽明的休息,她沒有發出大的響聲。

    噩夢中,婷芳哭泣著離開了王陽明,而且是永遠。

    第二日一早,王陽明醒來,身體剛一動,婷芳就再次驚醒了過來,王陽明看她臉色憔悴,便關心地詢問道:「婷芳,身體不舒服嗎?」

    婷芳搖了搖頭,答道:「沒有,奴婢身體很好。」

    王陽明見她說的有口無心,也不願再問,提議道:「那就起來吧,和我一起去用早膳。」

    於是兩人便出了房門,匆匆讓下人梳洗了一番後,手牽著手去用飯了。

    還沒走兩步,就有管家來報說江彬早上派人送來了一封信。

    王陽明接過請柬,快速地一掃而過,笑道:「婷芳,江彬邀請你去江府和他的那些女人一起聚一聚,玩玩麻將之類的遊戲,你可想去?」

    婷芳聞言急忙搖著玉首,拒絕道:「不要,奴婢不想去。」

    王陽明不曉得婷芳其實一直都在害怕江彬那色迷迷的眼神,怕他會對自己不軌,不過王陽明從來沒有勉強女人的習慣,既然婷芳說不想去,他就不會再勉強她。

    「那好,」王陽明溫柔地對婷芳吩咐道,「不想去,就好好待在府裡,等著我回來。」

    果然,王陽明話音剛落,就來了聖旨。

    「太子太保,京衛指揮使王陽明,速速帶上皇上聖旨,前往天牢釋放太醫院院使李時珍和西洋傳教士利瑪竇,欽此。」一個小太監,用既尖且高的嗓音大聲喊道。

    王陽明規規矩矩地緩緩起身,恭敬地接過了聖旨,叫人拿來一些銀子送與那小太監,然後和婷芳匆匆用完了早膳,便出了王府,朝著天牢緩緩走去。

    天牢裡皇宮不遠,自然離王府也不甚遠,王陽明憑著出眾的腳力,自然是只需半盞茶的時間,就步入了陰森灰暗的天牢。

    眾獄卒見京衛指揮使親自到來,還沒等王陽明看向他們,就一個個恭恭敬敬地拜倒道:「小人參見指揮使大人。」

    王陽明一副和氣樣,一面叫眾人起來,一面拿出聖旨,展開後給獄卒們看了看,然後就在一個牢頭的帶領下,來到了李時珍和利瑪竇的牢房,他們竟是被安排在了一起。

    「李大人,利教士,你們別來無恙啊。」王陽明的聲音,洪亮地在偌大的天牢內部快速傳播,驚得一干囚犯渾身一震,紛紛把頭伸出了鐵欄,想看個究竟。

    李時珍和利瑪竇本來正在激烈討論著什麼東西,乍聞王陽明的喊聲,便如在地獄中見到了天使一般,也紛紛探出了頭,希望王陽明會給他們帶來好消息。

    明朝刑法頗重,明朝的皇帝更是殺人如麻,當年朱元璋在誅殺開國功臣時,便曾株連平民百姓達數萬之眾,包括後來的文字獄,更是無風起浪,濫殺無辜。

    所以明朝的百姓一旦進了牢房,便如被判了死刑,往往死多生少,但是王陽明,給他們帶來了生機。

    王陽明手一揮,示意牢頭把牢門打開,然後緩緩走了進去,微笑道:「兩位,王某已說服皇上,今日便要釋放了你們。」

    兩人乍聞天大的好消息,尤其是李時珍,差一點就昏了過去,還好他學醫出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非常清楚,勉強把狂喜的心情平復了下來,「撲通」一聲,下跪道:「老夫多謝王大人救命之恩。」

    利瑪竇也是極其聰明之恩,聽王陽明這般說道,自然明白是他救了自己,也學著李時珍下跪謝道:「王大人,我謝謝你。」

    王陽明心中暗暗一笑,急忙扶起了兩人,然後謙虛道:「一件小事,何足掛齒,兩位就不要再提了,快快隨我出去,好好吃它一頓。」

    兩人聞言,雙雙受寵若驚,李時珍更是頓首激動道:「王大人,今後若有用得著老夫的地方,老夫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老夫也絕不會眨一下眼睛。」

    王陽明本來就是想將李時珍這種一等一的人才收為己用,見狀即刻應道:「如此,王某就不客氣了。」

    反觀利瑪竇,雖然對王陽明也是感激的緊,卻還沒有到達李時珍一般的程度,只是承諾道:「他日我一定會把這份恩情還給大人您的。」

    王陽明也是一笑了之,微微頷首,然後便熱情地拉著拉人出了潮濕的天牢,奔回了王府。

    進了王府,王陽明讓下人稍微替李時珍和利瑪竇梳洗了一番,接著就開始了午宴,雖然早飯剛吃完沒多久。

    席間,王陽明問李時珍道:「李大人妻兒可是在京城?」

    李時珍搖了搖頭,答道:「老夫位卑,京城開銷太大,因此妻兒尚且安置在老家鄉下。」

    據王陽明所知,李時珍年輕時參加過數次科舉考試,可是屢考不中,後來便棄文從醫,幹起了李家世代從事的醫生職業,雖然曾遭到過其父親的強烈反對,但是毫無疑問,李時珍是一個天生學醫的好料。不過即使如此,李時珍在明朝的地位還是很低,直到他寫成了《本草綱目》才一下子聲名鵲起,現在看來,他目前應該還沒有寫成才對。

    王陽明略一思考,便對李時珍建議道:「不如李大人就暫且住在寒舍,好節省一點開銷,也為妻兒多結餘點銀兩?」

    李時珍顯然沒想到自己和王陽明見面不過兩次,王陽明卻不但救了自己性命,還要供給自己食宿,如此恩德,如何承受得起,便急忙拱手回絕道:「王大人好意,老夫心領,只是老夫年逾花甲,已是風燭殘年,若是接受了大人你的恩德,恐怕要來世才能回報了,所以老夫承受不起。」

    王陽明聞言慷慨一笑,緩緩勸道:「李大人多慮了,大人身負奇才,豈是容易西去之人,況且王某初來京城,正是用人之際,李大人既然已經無法在朝中為官,何不暫住寒舍,以展抱負?」

    「抱負?」李時珍突然聽到了這兩個字,不由眼神一滯,勾起了多年來一直陪伴著他的夢想。年輕時,他曾經立下誓言,要懸壺濟世,醫遍天下疑難雜症,只可惜環境不饒人,到如今研究了一大堆理論知識,卻始終找不到一個實踐的好機會。

    「大人意下如何?」王陽明見李時珍猶豫不答,料他動了心,便再次問道。

    李時珍恍然清醒過來,嚴寒深意地看了年少英俊的王陽明一眼,立刻燃起了老邁的鬥志,猛然俯身拱手道:「如此,老夫恭敬不如從命了。」

    「哈哈~~,」王陽明欣喜地大笑了起來,舉起酒杯向李時珍道,「來,我們乾了這杯,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

    李時珍二話不說,仰頭便飲,隱隱回到了年少狂傲的年代。

    待王陽明放下了酒杯,聽利瑪竇說道:「王大人,我有一事,請您成全。」

    此時的王陽明,已經成了京城百姓中的大人物,包括那些被關在天牢裡的囚犯們,其理由很簡單:王陽明殺了位高權重的劉瑾,既然能殺劉瑾,就說明王陽明實力很強,也說明了王陽明代替了劉瑾曾經在朝廷中的位置。所以利瑪竇才會有求於王陽明,因為他身負一個很艱巨的使命。

    王陽明聞言對利瑪竇微微一笑,隱隱猜到了他的意思,嘴上卻依舊說道:「教士直說無妨。」

    利瑪竇也學著中國人的樣子,對王陽明深深一拱手道:「我懇請大人能幫我把西方信仰帶給中土百姓,幫他們解脫俗世煩擾和痛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