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屠龍

第一卷:不平凡的一生 第四章:納悶和困惑 文 / 譚濤

    第四章:納悶和困惑()

    當破曉來臨時,王家所有人都已站在村口了。

    王家本就是江左名門望族,族人當然不少,適逢王華這個舉人進京趕考這等大事當然是人人出席了。

    簡單的儀式過後,王華向各位族人一一道別,最後更是向王倫深深一跪,朗聲承諾道:「孩兒定不負父親和族人所托,考得功名歸來。」

    王倫托起王華,灑脫地哈哈一下,沒說什麼,直接叫下人牽過駿馬,把已打好的包袱也遞了過去,就打發王華上路了。

    王倫顯然是個極其灑脫之人,而王華則是把此次考試看得極重極重。

    只是王陽明發現自己被忽略了,準確來說是被自己的父親王華給忽略了,王華最後連看都看沒看一眼抱在下人手中的王陽明,就熟練地上馬向北飛馳而去了。

    王陽明當然不會因為父親對自己的態度而驚訝憤怒,五年來他已經習慣,五年裡除了爺爺給他的疼愛,他沒有享受過一點其他小孩子擁有的父愛和母愛。但他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一個跟常理相違背的地方。

    回到家中,王陽明問王倫道:「爺爺,父親以前練過武功嗎?」

    王倫不自覺地陡然一愣,雖然轉瞬即逝,可還是被王陽明的眼睛捕捉到了,這讓王陽明的心中愈加納悶和困惑。

    「這個等小陽明學好了文章詩歌爺爺自會告訴你個究竟,現在嘛,還不是時候。」王倫拒絕回答王陽明的問題。

    王陽明認為如果王華沒有練過武,那麼他的上馬和騎馬動作和姿勢就不會這麼連貫和輕鬆自如,試想一個整日捧著四書五經念個不停的讀書人,怎麼做得出早上那種瀟灑的動作和姿勢來。更為奇怪的是,最近接連十天,細心的王陽明發現王華的讀書聲就從來沒有斷過,一個文人又怎麼會有這麼好的體力。

    但是既然自己最親的爺爺不肯說,那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王陽明也不好勉強,但是王陽明覺得這背後肯定有個天大的秘密,一個可能顛覆現代人對古代文人觀念看法的秘密。

    第二天,王陽明騎在爺爺的脖子上,去了村裡唯一一傢俬塾,開始了他在古代的第一天學習。

    私塾裡的兩位先生見是王家長輩王倫帶著他的寶貝孫子來學堂求學,自然是不敢怠慢,恭恭敬敬把爺孫倆領進了門。

    一番簡短的交流後,其中一位私塾先生答應道:「王老爺放心,陽明的學業就放心的交給我們吧。」

    「那就有勞了。」王倫拱手代孫子向兩位先生微微一拜,算是一個道謝。

    兩位先生哪裡承受的起,連忙回敬了一個更深的下拜,王華見狀知道自己輩分高也就不拒絕。

    最後王華看了王陽明一眼,就轉身回王府去了。留下王陽明開始了真正的古文學習。

    第一堂課先生教授學生背誦三字經,這顯然是當時每個私塾對學生的第一堂必修課授課內容。

    先生念一句學生跟一句,當先生一眼掃下來,發現所有人都因為第一堂課興奮地大聲誦讀著,除了王陽明的嘴巴還緊閉著一動不動。

    先生當然知道王陽明已經能夠開口講話了,於是示意學生安靜一下,向王陽明問道:「王陽明,你為何不隨本先生朗讀三字經啊?」

    先生的語氣顯然非常和善,畢竟這個小孩子姓王。

    「因為三字經太簡單了。」王陽明不假思索地答道。

    先生陡然一愣,沒有想到年紀最小的王陽明會給出如此出人意料的答覆。

    先生要保持自己的身份和氣度,鎮靜地再次問道:「那你認為什麼才算不簡單啊?」

    「唐詩宋詞。」王陽明的答覆還是簡潔明瞭。

    「哦,唐詩宋詞。」明朝的文人當然不會重視優美無比的唐詩宋詞,也不會精通,但先生是年長王陽明幾十歲的文人,自負道,「那好,本先生出上一句唐詩,你答下一句,如何?」

    話一出口,這位私塾先生就覺得自己有點以大欺小的感覺,畢竟王陽明是個才五歲的娃娃,能知道多少唐詩啊,搞不好連唐詩是啥玩意兒都還不清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