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惡漢

第二卷 第二八零章 雒陽烽火紀(四) 文 / 庚新

    第二八零章雒陽烽火紀(四)

    馬超逐漸佔據了上風,可是情況卻變得糟糕起來。

    所有的一切,皆源自於那個董西平的出現,十八錘擊殺牛吉,對於馬超而言,更是難以相信。

    牛吉的本領,馬超非常瞭解。

    論武藝,的確不算什麼,可是論力氣,卻是馬騰軍中頭一號的人物。

    馬超也是天生神力,可是在牛吉面前,也要低頭認輸。而這樣一個人,竟然在純粹的力氣比拚中被殺,那麼董西平的力量……馬超以前不服氣董俷,可是現在卻服了。

    但他服氣的也只是董俷的力氣而已。

    馬家槍精妙絕倫,就連槍絕童淵也讚歎不已。

    己方士氣低落,而對手人數雖然不佔優勢,卻似乎掌握著主動。

    馬超沒有在涼州軍裡待過,很難明白在涼州軍中,董殺神三個字所代表的含義。

    董卓暴躁,性情剛烈如火,有時候還會有些殘虐。

    可這樣一個人,卻沒有坑殺過十幾萬人,董俷這麼做了。

    加上早期董俷坑殺的莫護跋人,加起來足有十五萬之多。如此驚人的數目,足以令人瞠目結舌。同樣不要忘記一件事,董卓的涼州軍,有不少人來自於黃巾軍俘虜。

    當年董俷一句話,救下了許多黃巾軍的性命,同時那凶暴的殺戮,也記憶猶新。

    董俷出現的一剎那,這些老卒的一個念頭就是:跑!

    馬超知道,殺了董俷,就算董家人全都逃走了,也難以成大氣候。

    大槍翻轉,挑開了典滿的雙錘,把槍交在左手,偷偷的抽出了一把寒光閃閃的橫刀。

    二馬錯蹬,馬超突然大吼一聲,扭身高舉橫刀,狠狠的斬向典滿。

    典滿猝不及防之下,單手錘慌忙一招蘇秦背劍,在背後一擋,身子順勢向下一彎。橫刀,砍在了那大錘之上,火花四濺……典滿感到背後好像有一座小山壓下來,喉嚨一發甜,哇的噴出一口鮮血,大錘險些拿不穩。

    八寶亮銀錘對於典滿而言,顯然有些沉重。

    典滿雙腿一夾馬肚子,卷毛獸向前猛地竄出去,雙錘蓬的掉落在地上。

    一隻大錘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劃痕。全身的力氣,好像在一剎那間都消失了似的。

    典滿抱著馬脖子狂奔。

    心裡暗自後悔,若是用原來的那一對銅錘,絕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孟坦華雄飛馬趕過來,保護著典滿。而馬超收起了橫刀,暗讚一聲:真是一口好刀。

    這麼用力的劈砍,刀口居然沒有出現卷刃的情況,這難道是傳說中的麻鋼鑄造?

    所謂麻鋼,是當時在整個東漢時期都流傳的一種鑄造技術,不過沒人見過。

    相傳這麻鋼出自於汝南郡鄭氏家族,有一人名為鄭麻,曾擔任過大將做,是漢廷御用的工匠。不過鄭麻後來殺了雒陽一名門之後,被流放到了涼州高昌。而後在高昌,他結合了西域鍛造工藝和中原鍛造技術,發明了一種奇特的鑄造工藝。

    能產出比之百煉精鐵還要鋒利堅硬的武器,後人以他的名字,定名為麻鋼。

    不過鄭麻死後,麻鋼的鑄造技巧也就隨之失傳。即便是鄭麻的本家,曾被馬均蒲元盛讚的鄭渾,也只是略知其中的一二,想要達到當年的麻鋼程度,卻有些困難。

    馬超身為武將,有生於涼州,自然聽說過麻鋼。

    他正在暗自稱讚這橫刀的鋒利時,不想被董俷看了個正著。

    董俷不認識馬超,卻認得馬超手中的那把橫刀。那是他在朔方大捷之後,送給老爹的禮物啊……

    他殺了爹爹,是他殺了爹爹!

    董俷剛剛擊殺了牛吉,心境原本平復了一些。可是看到馬超手中的橫刀,剛平復的心,頓時又變得激烈起來。

    「黃口小兒,我要你給我爹償命!」

    胯下獅鬃獸和董俷早已經達到了一種奇妙的心靈契合狀態。

    披著鐵甲的腦袋砰的把一個靠攏過來的李傕軍士兵撞飛出去,仰蹄踹碎了一匹戰馬的腦袋,唏溜溜溜一聲慘烈的長嘶,馱著董俷向馬超勢無可擋的衝了過去。

    一個發瘋的董殺神,一匹發狂的獅鬃獸。

    這一人一馬幾乎是同時暴走,董俷雙錘輪開,獅鬃獸連沖帶撞,和馬超相隔大約二百步的距離,竟然在一剎那間就衝開了一條血路。馬超剛收起橫刀,就見董俷衝到了跟前。也不畏懼,大槍一抖,厲聲喝道:「董西平,別人怕你,我卻不怕!」

    啪啪啪,三槍快如閃電,寒光閃閃。

    這是馬氏追魂槍,講求的是一個速度,一個技巧。

    於中途發力,一觸即退,三槍相連,道盡了快准狠三字的要訣。

    在馬超看來,董俷雖有蠻力,可技巧不足。憑馬家槍的狠辣,足以讓他手忙腳亂。

    可有一點馬超卻沒有想到,馬家槍源自長恨錘。

    伏波將軍馬援捨錘用槍之後,把長恨錘法中的奧妙引入了槍法之中,這才有了馬家槍一說。

    馬家槍講求槍疾馬快,勢大力沉。

    說起來,馬超雖然是馬援的後代,可實際上早年馬援直系一支,早在和帝時消失。

    馬騰也不過是從老馬家分出去的一個偏支,所以對於擂鼓甕金錘並不清楚。

    否則,馬超絕對不會和董俷火拚,若他熟知馬家槍的來源,定然知道其中的典故。

    馬超槍法精妙,但是在董俷眼中,卻是一般。

    所謂追魂槍,其實就源自於長恨錘法中的連山錘。不過用錘的話,可以借錘的重量連發十八錘。而大槍輕飄,對於一個長期使用重兵器的人,並不是很能趁手。

    所以,馬援在闖出追魂槍的時候,只能變化出三槍。

    董俷不慌不忙,大錘輕飄飄的點出去。

    馬超感到槍頭撞在大錘上,剛要發力的一剎那,卻突然生出一種刺在空氣中的怪異感受。心中大叫一聲不好就要撤槍變招。但已經滿了,連山錘勁連環發出,董俷大吼一聲,呼的長身而起,手腕扭曲,砰砰砰點在了馬超手中的那桿銀槍之上。

    連續的爆發力,令馬超難受的要死。

    手中銀槍更難以控制住,只承受了九道連山錘勁,就再也握不住大槍,呼的一下子脫手飛出。

    董俷厲聲喝道:「黃口小兒,看錘!」

    右手錘猛然橫掃而過,馬超嚇得連忙在馬上一個哈腰,那大錘擦著他的甲葉掠過。

    呼,嘩啦……

    錘上的暗勁把馬超後背的甲葉掃的粉碎。

    雖然沒有砸實在,可就這一下,卻讓馬超有點承受不住了。

    論年齡,他比董俷小五歲;論身體,也達不到董俷那般可怕的強度,論力氣嘛……

    一口鮮血噴出,馬超撥馬就走。

    董俷又怎能放過馬超,催馬就追了下去。

    馬超這一跑,李傕軍可就亂了套。隨著一聲呼喊,一萬多軍馬隨著馬超就敗退下來。

    華雄孟坦,還有從敵軍手中搶過一把大刀的典滿,徐榮,四個人帶著兩千軍馬隨後就是一陣掩殺。

    戰場上卻形成了一個很奇怪的局面。

    馬超在前面跑,董俷在後面追……董俷身後,是一萬多李傕軍,李傕軍身後,卻是兩千董家軍。

    獅鬃獸鐵蹄踏響,越來越逼近了馬超。

    馬超心中暗自發急,眼珠子突然一轉,計上心來。

    馬超能使一手好錘……

    但不是董俷手中的那種錘,而是流星錘。祖傳的流星錘招法,也是脫胎於長恨錘。

    眼見著董俷就要追上來,馬超偷偷的摸出十二斤重的銅瓜,猛然回身,一記犀牛望月。

    「照打!」

    流星錘飛出來,直奔董俷的面門。

    董俷樂了……居然有人敢在我面前用流星錘,那好,你也給我照打吧。

    閃身躲過了流星錘,董俷探出大錘,突然手腕一扭,華稜稜一陣脆響,天外飛仙。

    把個馬超給嚇的要哭了!

    我用這麼小的錘打你,你卻用這麼大的錘打我,這不是擺明欺負人嘛。

    說時遲,那時快,馬超抽出橫刀,狠狠的斬在馬『臀』上。那戰馬吃痛,一聲長嘶,嗖的朝前面一竄,身後只聽砰的一聲巨響,大錘落地,把那地上的石頭砸的粉碎,石屑飛濺。

    要說,馬超的確是個狠角色。

    也不管那些士兵的死活,瘋了一樣的跑向雒陽。

    遠遠的,已經看見了雒陽城門……

    城頭李傕郭汜已經平息了涼州軍,在城頭上張望。

    見馬超狼狽的逃回來,那裡還有半點早先白馬小將錦馬超的模樣?而馬超身後,董俷已經追了上來。

    賈和不認識董俷,可也知道,馬超遇到危險了。

    「快救少將軍!」

    賈和大聲叫喊,在他身後有五六十名馬家軍護衛,不用賈和出聲,已經縱馬衝出城門。

    「少將軍快進城!」

    其實不用他們說,馬超也勒不住發瘋的戰馬。

    風一般的衝了過去,大聲喊道:「攔住那個人,攔住那個人……」

    五六十個護衛蜂擁而上。卻見董俷一手拖著鏈子錘,錘頭在地上劃過,火星四濺。

    差不多相隔三丈有餘,董俷厲聲吼道:「滾開!」

    大錘詭異的騰空而起,鎖鏈在半空中華稜稜亂響,呼的一下子就飛了出去。獅鬃獸猛然一個提速,三丈的距離一下子縮短。首當其衝的一個護衛猝不及防,被鏈子錘正砸在了胸口上,只聽卡嚓,那護衛一聲慘叫,連人帶馬砸翻在地上。

    鏈子錘掄起來,呼呼的作響,如同拉動風箱。

    護衛們不是被砸的血肉模糊,骨斷筋折,就是被那鎖鏈上的倒鉤拉扯的血肉橫飛。

    後面的李傕軍過來了,董俷看似被淹沒在人群中。

    可是李傕郭汜在城頭卻看的清楚,那董俷身體兩丈之內,竟沒有活人可以立足。

    鏈子錘那裡還是鏈子錘啊,分明就是一個巨型的絞肉機。

    多少士卒湧過來,也都是被那絞肉機給吞噬掉。

    二人相視一眼,忍不住異口同聲的驚呼道:「壞了,那董殺神沒有死,鄭泰誤我!」

    話音未落,突然間那大錘呼的從董俷手中飛出去。

    朝著城牆就砸了過來。鏈子錘帶著旋轉,含著萬鈞之力掠過,打得李傕軍慘叫連連。

    只聽砰的一聲,大錘狠狠的砸在了城牆上。

    就好像是砸在了心窩上,李傕郭汜等人的眼皮子頓時撲撲直跳,厲聲吼道:「關門,關上城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