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先知

小說博覽 第一百零五章 人性 文 / wsw1985jx

    (謝謝bubbq的打賞!謝謝!也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謝謝!)

    時間已經不早了,於是程蘭就說:「吳省長,不好意思,既然問題都解決了,那我們也就準備回家過年了。」

    「哎,程總,那你能不能給我們一個准信啊,也讓我們也可以過個好年啊。」一聽到程蘭說要走,吳關政就急急地說。吳關政知道自己這次來的是做什麼的,其目的不是為了向程蘭和吳志等人做最後的匯報,而是想知道自己這邊的處理,程蘭滿不滿意,那惠寧電器還能不能繼續留下南昌。這才是吳關政今天來的目的。現在程蘭什麼意思都沒表示就要走,吳關政當然會有點焦急的,畢竟這事情處理的好壞,可是直接關係到他自己的仕途啊。

    「准信?什麼意思?」程蘭書讀的少,並不知道吳關政說的準信到底是什麼意思。

    聽到程蘭的話,吳關政就有點生氣了,還以為程蘭想裝糊塗耍他的。不過吳關政並沒有將心中的不滿顯露出來,依然滿臉笑意地說:「就是惠寧電器能不能不遷離南昌?」

    「哦,原來你是說這個啊,沒問題啊。你們都這麼夠意思了,我們也不是那麼不知好歹的人,所以我們惠寧電器會留下來。」程蘭也開心地說。目的都已經達到了,為什麼不留下來,難不成還想因為黃立春那幾個臭傢伙浪費人力財力物力。

    「那就好。不過程總你是不是也該告訴我那個秘密了吧。我可是被你口中的這個秘密吊的心口難開。」

    「哈哈,我的吳省長,有這麼誇張嗎?」聽到吳關政的肉麻話,程蘭也不自覺地笑著說。

    「有,當然有。」

    「好了,我說就是了。秘密就是:惠寧電器的真正的老闆不是我。」程蘭很是正經地說。只是此時的吳關政卻是被先入為主所影響了,再加上佛曰:「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吳關政真的是不知道程蘭此時說的話是真還是假。

    不過說真的,這跟人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人性是複雜的,也是矛盾的,每人的人性都有不同,都有著各自的優缺點。

    其實,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所以當我們的長處和優勢給我們帶來成績和實現自我價值時,我們的缺點也會讓我們付出各種代價。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性弱點,且都是自己不易察覺或不願察覺的,這也是我們遭遇各種失敗的根由所在。

    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也不例外,當他們馳騁疆場、叱詫風雲時,他們也會因為自己的人性弱點而面臨各種失敗甚至走向不歸路。生性多疑的人不僅僅有劉表,還有曹操呢。

    劉表,漢末群雄之一,姿貌溫偉,少時知名於世,與七位賢士同號為「八俊」。應該說劉表還是很有能力和頗有功績的,他勤勉好學,善於思考,在治理荊州時期,恩威並著,招誘有方,萬里肅清,群民悅服。

    劉表控制荊州以後,對於屬地的管理勵精圖治,有條不紊,貢獻頗多,有聲有色,之前「人情好擾,加以四方震駭,寇賊相扇,處處糜沸」的荊州,變成了「萬里肅清」的東漢後期罕見的一片樂土。

    所以,應該說劉表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當時東漢帝國災禍連天的情況下,對於荊州地區的國計民生有著不小的貢獻。那麼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劉表為什麼沒有能夠抓住機遇,成就大業呢?

    其最為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劉表的人性弱點------「多疑無決」所致。

    什麼是「多疑無決」?就是生性多疑、毫無主見,劉表後期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

    這說明劉表在建立了一定的基業後,對於事業思想消極,不思進取,偏安一隅,只求自保;對於屬下則是猜忌多疑,只倚重親信蒯氏兄弟和妻舅蔡瑁等少數幾人,而對於大量的優秀人才如黃忠、魏延、文聘則不為重用,而民間的英傑之士如諸葛亮、徐庶、龐統、馬良等則更是視若無物。

    這些隱患所引發的惡果從後期的發展便可看出,劉表死後,其寵信的蔡瑁專權,擅立昏聵的幼子劉琮為荊州主,排擠長子劉琦,導致劉表集團分裂,從而使曹操坐收漁翁之利,兵不血刃便接受了劉表苦心經營的全部家當,真是令人歎惋!

    怨不得曹操曾評價劉表:「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

    而范曄則評價其「劉表道不相越,而欲臥收天運,擬蹤三分,其猶木禺之於人也。」賈詡也說「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

    郭嘉更是一語道破天機,說:「表,坐談客耳。」

    從以上這些當時的英雄俊傑的評價就可管窺出劉表極為致命的人性弱點,當然其最為明顯的就是「多疑無決」,也正是這個人性弱點導致了劉表不僅喪失了爭霸天下的大好時機,還白白葬送了荊州的十萬甲兵、政通人和以及富庶土地。

    所以說,「多疑無決」可謂是決策者的致命錯誤,如果不能對時局有清醒的認識,有長遠的策略,當斷不斷,優柔寡決,只想故步自封,守著功勞薄怡然自得,採取消極、被動的對外政策;對內則猜忌多疑,對屬下不敢重用。那麼這樣的決策者只能錯過一次次的機會,讓團隊得不到任何發展,同時也會讓團隊內部上下離心,不能齊心共力。試想,這樣的團隊會面臨什麼結局?只能是----失敗!

    當然大家最熟悉的生性多疑的人還是曹操這人吧,後世中可是公認曹操是速度最快的人,就連光速見了曹操也得遜色三分呢。

    曹操請華佗治頭風,華佗認為病根在頭顱內(可能是現代醫學中的腦腫瘤),必須行開顱術。曹操大怒曰:「汝要殺孤邪」!他不但拒絕了華佗的治病建議與方法,還處死了華佗。

    曹操的多疑致使一代神醫屈死在獄中,而華佗所著的《青囊書》也因此失傳。

    以致後世中就有這麼一個歇後語: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其實後來曹操也後悔了在自己頭風發作和曹沖死的時候,都發過感慨,要是華佗在就好了,哎悲劇啊!

    事實上,隨著人類的進步,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的四大名著進行解剖。這一解剖,就顛覆了世人固有的想法。但是關於中國四大名著的種種爭議,後世的吳志聽了太多太多,特別是在中央電視台開辦了百家講壇後,更是有眾多的大專家在質疑著、翻譯著、解剖著。但是吳志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因為吳志沒有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品三國的那份閒情志氣,也沒有紅學專家周汝昌解析紅樓夢的那份癡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