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大明悲歌:布衣王妃

第5卷 風起雲動,決戰紫禁之巔 第211章 斬 文 / 清秋

    第211章斬

    滿朝文武人人自危,又各自在心裡感慨,幸好自己與靖王沒有交情。

    「父皇,奸人陷害,孩兒百口莫辯,可孩兒行事對得起天地良心,我是你的親兒子,可父皇你寧願相信外人讒言也不肯信我半分。」朱祐楓哽咽著,似在強壓著心中的悲傷。

    「你不必再說了,朕念你年少無知,定是受人教唆,可這朝堂之上是決不能容下你這等心術不正之人,你放心,朕不會要了你的命,朕沒有你狠。」

    「父皇請息怒,」朱祐樘撲通跪下,驚慌說道:「事關重大,兒臣請旨親自徹查此事,父皇萬萬不可草草定罪,四弟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做那喪盡天良之事啊?」

    尤尚書陰狠地笑道:「微臣素聞太子與靖王爺向來親近,常常密謀於東宮書房,他幹的事太子殿下是不是也知道,或許你們本就是一夥的,太子這邊皇上也得好好查查才是。」

    「尤敏,你少血口噴人,你污陷宗室王爺,究竟是何居心?那些信你是怎麼拿到的,這才是要好好查查呢。」朱祐樘怒喝道。

    「夠了,你們是不是想逼朕把朕的兒子都殺掉才滿意,這皇位本就是太子的,他為何還要篡位?」朱見深手撐額有氣無力道。

    「皇上,微臣還有一事要奏。」尤尚書再度跪下說道。

    「朕不聽,將靖王朱祐楓鎖入大牢,你們通通給朕滾出去。」朱見深拍案而起,斥道。

    「皇上,微臣便是死也要將話說完,萬娘娘是受驚帶嚇導致病情加重才會離皇上而去,娘娘死得太冤,而靖王爺等人就是此事的原凶。」

    聞言站起身正要拂袖而去的朱見深猛按著胸口倒在龍椅上顫抖著,滿朝文武頓時騷亂起來。朱祐楓抬起頭急切的看了一眼他那高高在上的父皇,眼中只有關心沒有怨恨。

    「皇上,萬歲爺,這是怎麼了?快傳太醫…」胖太監張德子邊急急嚷著邊為皇上揉著胸口,好半天朱見深才緩過氣虛弱地發出聲音:「尤尚書細細稟來。」

    「皇上,聖躬未見安泰,還請保重龍體,臣等請皇上放寬心懷,諸事容後再議。」李東陽跪下道,眾大臣也都急急附合。

    朱見深坐正了些,將愁容病態掩了掩,看向下面眾臣道:「有這麼個好兒子,聖躬豈能安泰,尤尚書所言若是有半句虛假,斬、立、決。」

    「回皇上,皇宮鬧鬼一事,臣已然查明,進入昭德宮恐嚇貴妃娘娘的扮鬼之人便是靖王爺的手下,此人名喚白楊,曾隨靖王爺多次入宮謹見太子,此事為靖王爺主謀,太子東宮的小桃及小順子俱已招供,他二人正收押於刑部大牢,太子一定沒想到你偷偷送出宮的人會落到老臣的手上吧,老臣倒要看看太子又要如何來說。」

    朱祐樘身形一晃,面色蒼白,嘴唇哆嗦著,早知今日,那日豈能留下活口,一時之仁,沒成想卻害了四弟啊。

    「朕的好兒子,你倒是給朕解釋解釋,原來你們真是一夥的?」朱見深一手指著朱祐樘暴喝道。

    朱祐樘心潮翻湧,抿了抿唇要待說話,只見朱祐楓昂首平靜說道:「父皇,此事全系兒臣一人所為,與皇兄無關,更與他人無關,只因那日萬娘娘對兒臣的王妃動用私刑,兒臣懷恨在心才出此下策,是兒臣錯了,所有的罪責由兒臣一人承擔,不必牽連無辜。」

    「四弟…」朱祐樘驚叫一聲,朱祐楓卻凌厲地掃了他一眼,冷聲道:「臣弟敢做便敢當,皇兄不必再說。」

    只這一句話朱祐樘心裡便明白,四弟這是要犧牲自己來保全他,日後他怕要孤軍奮戰了。

    「看來…是真的…好…好得很…如此心狠手辣之人,朕是不能留你了…」朱見深一陣猛烈咳嗽,臉漲紅了起來,有太醫忙過去,「皇上,臣請御脈。」

    「滾開!」朱見深暴喝著騰地站起來,指著瑟瑟發抖的太醫道:「給朕拖下去打。」就有侍衛過來把那個倒霉的太醫給架了出去。

    「萬歲爺息怒。」張德子忙扶住搖晃得急喘的朱見深,給他撫著前心。梁芳趕緊著端了茶水,交給張德子讓他伺候著朱見深喝下去壓住咳嗽,並不忘與堂上的尤尚書互看一眼,各人眼中均是掩不住的笑意。

    良久,朱見深才低沉問道:「易聰,靖王府的人可都有抓獲?」

    「回皇上,靖王府的人已悉數抓捕,只有個別餘黨與靖王妃不在府內,因而…但臣已在門外布有暗哨,一旦發現王妃以及餘黨身影,必抓之。」

    朱見深點點頭,再度沉默良久,終一臉堅定的一字一句道:「張公公替朕擬旨,靖王朱祐楓不奉行祖德,不遵從朕的教導,恐嚇後宮、不義不孝、柔奸成性、鳩聚黨與、私通異族,意圖謀反,證據確鑿,即國之賊,決不姑息,現革去爵位封號,收回將軍封印,剔除皇室族譜,押入刑部大牢,秋後問斬,身後不得葬入皇陵,王府眾人其及黨羽亦全部斬之,另革去浙江巡府秋松官職,十日後滿門抄斬,由刑部監之,念靖王妃秋冰月非閣老劉吉所生,且平日裡並無來往,責劉閣老回府閉門思過,停奉祿一年。」

    聞言,朱祐楓滿臉絕望,朱祐樘心如刀割,葉聰面如死灰,康王臉色蒼白,額冒冷汗,下唇幾乎被自己咬出血來也渾然不覺,唯有尤尚書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得意洋洋的笑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