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一千九十三章 聯席會議 文 / 葛芸
()赫爾尼厄斯按照凌雲的指示,竟凌雲的話傳達給了各族。
其實他挺不想這麼做的。以凌雲和羅傑韋德的關係,凌雲自然向羅傑韋德所起過自己所掌握的力量,而羅傑韋德也向赫爾尼厄斯他們透露過一些,所以他隱隱的知道一些凌雲手中所掌握的力量,知道其實力非常的強大。因而,他巴不得那些種族不自量力的撕毀契約,借凌雲之手,把他們趕出艾達菲兒。
艾達城。
如今的艾達城已經與千年之前大為不同,不僅更大了,多了無數的富麗堂皇,美輪美奐的建築,也更加的繁華了。
在艾達城的城中央有著一個巨大的廣場,在寸土寸金的艾達城最好的地段,去建著這麼大的一個廣場,著實讓許多來到此地的財奴惋惜不已。
在碩大的廣場之上,別無其他建築,唯有在廣場中央,高高的聳立著一塊巨大的水晶壁——這便是艾達城中著名的誓約之壁,每一位來到艾達菲兒的人都必須牢記誓約之壁上面的內容。
在廣場的正前方,則有著一座異常巨大宏偉的建築,即使是在艾達城中也算得上是標誌性的建築。這裡是各族聯席會議總部,是各族共同協商解決各種問題的地方。
此時,在這裡的第一會議大廳之中,正在進行著一場重要的會議,如果是熟悉艾達菲兒情況的人看到裡面的情況,會震驚的發現,與會者,幾乎包括所有強族在艾達菲兒的總督,就算有些種族的總督沒有親自與會,參加會議的也是族中的重要任務。
赫爾尼厄斯也在這個會議大廳之中,他已經再一次將凌雲的話,在這個正是的場合之中傳達了一次,正要坐下。
「赫爾尼厄斯,你們巴達克族該不會真的如此愚蠢的想要和凌雲,和那些獸類勾結在一起吧?那你們就真的太愚蠢了……而且你們居然把我們的密謀透露給敵人,你們這分明是想要和我們大家為敵!」赫爾尼厄斯的話剛一結束,立刻便有人嘲諷指責道。
「我們巴達克族一向重情重義,可不像某些種族那樣,儘是無情無義的無恥之徒!我們族中的幾位遺澤之祖大人都與凌雲大人相交莫逆,我們自然不可能與凌雲大人為敵!據我所知,你們貝英克族好像也有幾位遺澤之祖和凌雲大人有交情吧?可惜啊,對某些人來說,見利忘義已經是一種習慣了……」赫爾尼厄斯冷笑道。
「你!」剛才出言譏諷指責的貝英克族總督大怒,「赫爾尼厄斯,你不必狡辯了!是要與我們結盟,還是和凌雲同流合污?」
「與你們那才叫同流合污呢!」赫爾尼厄斯笑道,「況且,我們巴達克族可不想滅族,也不想離開艾達菲兒!我已經把凌雲大人的話帶給你們了,你們想對付凌雲大人,根本就是自己找死,你們怎麼就冥頑不靈呢?」
「赫爾尼厄斯,你就不要危言聳聽了,凌雲手下的那些獸類還有那個神秘種族的確很強,但是那個神秘種族的人已經千年沒有出現了,也許她們根本就不是凌雲的人!況且,就算他們就算回來我們也不怕,我們各族的巔峰強者可是馬上就要到了。實話告訴你吧,赫爾尼厄斯,我們各族已經達成了盟約,共同對付凌雲和艾達菲兒中的獸類,現在還沒有加入的就剩下你們巴達克族了。現在再給你們最後一次選擇的機會,要麼加入,要麼……我們首先就把你們剷除掉!」另一個種族的總督說道。
「哦……你們的動作還真的夠快的啊!不過我們的答案依然是——拒絕!既然,我們已經是敵非友,那麼我們也就沒什麼好談的了,你們繼續慢慢的謀劃吧,我們就告辭了……」赫爾尼厄斯說罷,帶著巴達克族的幾人便離開了會場。
「可惡!巴達克族這是找死!」赫爾尼厄斯離開之後,貝英克族的總督立刻怒聲道,「我提議,立刻發兵,將巴達克族剿滅了!至少也要把他們趕出艾達菲兒!」
他的話頓時得到了不少人的響應。
「你們說巴達克族為什麼這麼鐵了心的跟著凌雲?難道他們真的僅僅是因為族中幾位遺澤之祖和凌雲的交情?」巫族總督道。
「圖洛斯卡,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你也認為,凌雲的實力強大到了我們無法動搖的地步?」
「我沒有這麼說……不過,巴達克族肯定不會僅僅是因為交情,那凌雲手中的實力恐怕沒有那麼好對付,而且巴達克族態度這麼堅定,恐怕他們掌握著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情況。」巫族總督道。
「那又如何?他們的實力越是強大,我們越是要盡早把他們剷除!不然的話,這裡永遠不會真正的屬於我們!」
「不錯,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就不需要再猶豫了!不過,圖洛斯卡說的也不無道理,為了萬無一失,希望各族能夠觸動更多的強者,特別是九級混沌之境的強者,最好能夠全都請來——當初的那個神秘種族的那些強者,可基本上都是九級混沌之境!」眾人紛紛議論著。
就在他們議論紛紛之際,一人走了進來報告道:「啟稟各位大人,有人在城中發現了疑似凌雲之人……」
第二更……
抱歉了,大家,今天回來的比較晚,完成不了任務了,不過正文的字數也差不多有兩千了。
下面是湊字數的內容,呵呵,不過也挺有趣的,是我收集資料的時候看到的帖子
名和字的使用
古代成年男子,既有名,又有字,那在什麼場合使用哪個,作為早已不使用字的社會主義新青年來說,時常搞混。這又要提到那些不注意bug和積澱就動筆的歷史小說,幾乎全部稱字,要不然就是曹賊,諸葛那廝,讀起來總是十分彆扭。
先秦古人的習慣和定例是,起字是為了名不能任由晚輩叫而顯得不敬。《儀禮.士冠禮》中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民,他人則稱字也。」又說:「人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而顧武炎在《ri知錄.以字為諱》中說:「古人敬其名,則無有不稱字者。」
雖然名在有字之後,成了敬、避的稱呼,但同輩之間,還是可以稱名,顧武炎在《ri知錄.同輩稱名》中說:「古人生不諱名,同輩皆面呼其名。」而對長輩,偶爾可以稱名,這可見《禮記.曲禮上》:「父前子名,君前臣名」,鄭玄對此的注為:「對至尊無大小,皆稱名。」
戰國後,逐漸形成了名只能是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的稱呼。同輩之間多稱字。而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就只能稱字。因為這樣的習慣,稱名逐漸有了卑稱的含義,而相對的,字就有了尊稱的含義。
看到這裡,大家就知道為什麼「指名道姓」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了。當然,指名道姓在今天主要說的是不顧場合的揭發、暴露、對號入座,與原意已經有了些變化。
當然,如果與人面對面的時候,直呼其父輩、祖輩的名字,那就更加不敬了。《唐書.杜甫傳》中就記載了杜工部,有一次赴嚴武的宴請,因為喝高了,不小心叫了嚴武父親嚴挺之的名字,惹得嚴武大怒,幾乎招致殺身之禍。
而名作為謙稱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大量可見。在《三國誌》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自稱總是稱「亮」,而別人稱他是稱「孔明」或「諸葛孔明」,區分清楚。而《三國誌.吳書.呂蒙傳》中有一段孫權和陸遜的談話,評論了當時諸人。對周瑜稱公瑾、張昭稱子布,稱字表示尊重;對已死的劉琮稱名字不避諱;對於不在場的曹操,當時沒有開戰,而且關係不算太差,稱孟德;對劉備,雖然當時蜀吳在開戰,但畢竟是妹夫,所以還是稱玄德。唯有關羽,荊州開戰前、開戰後,孫權都一直稱關羽或羽。明白了吧?為什麼關羽必死於吳手,從稱呼上就可見一斑。
當然上面說的習慣也有些例外。例如,君臣和師生關係中,君稱臣,老師稱學生,也多稱字表示尊重。例如劉邦曾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就是稱張良的字「子房」以示尊重。而直呼其名也不一定表示蔑視,關係極熟的時候,就可不拘此禮。
另外,有些正式的場合,會使用名字連稱,這一般是先名後字。例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就有「魯國孔融文舉、山陽王粲仲宣。」
稱字為尊,在千年的禮儀中,也有變化。稱字示尊,因而大量的場合中稱字表示尊敬,所以有漸用漸濫的趨勢。清代王應奎的《柳南續筆》中說:「古人敬其名,則未有不稱字者。自宋人多著別號,於是有卑幼不敢字其尊長之說遂不復以字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