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第一卷 第345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345章

    管著兵部的裴垍笑著說:

    「陛下心裡還不知道想怎麼賞呢——陸相公,您就把您戶部的帳給交出來吧。」

    眾人都是一起大笑。不管皇帝多麼想賞,賞格的事情還是得下面的官員們議出一個章程來,走完三省的程序後才能落實。這些年宰相們都有被重視的感覺,皇帝很尊重規則,敢於放權給宰相,無論公開和私下對宰相們都比較尊重,讓大家很有君臣相得的感覺。陸贄見裴垍把繡球拋給他,遂從袖中摸了奏章出來,雙手呈上道:

    「陛下,這是臣等公議的結果,請陛下過目。」

    奏章上並不是盡善盡美,李誦知道這不是幾位股肱大臣能力不強,而是智商太高,留點紕漏給他這個皇帝過把癮。不然內閣會議上大臣們把所有事情都操辦了,留著皇帝幹嘛,當擺設?想起來李誦就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夠窩囊。也就明白歷史上很多所謂昏君是怎麼來的了。像明武宗,登基的時候劉公斷,李公謀,謝公善侃侃,三大閣老包辦天下,你說武宗一個精力旺盛的半大孩子不去養養大型貓科動物打發打發無聊時間,不去研究研究怎麼打仗還能幹嘛?

    而一些新君登基之後之所以要清洗前朝舊臣,諒想原因就在這裡了。想想高宗李治,好容易整出來個永徽之治功勞還被算在了自己的舅舅頭上,拓地千里結果最後還被自己老婆給架空了,容易嘛?高宗不願意做老臣的傀儡,所以清洗世家老臣,扶植新興勢力,結果活活把自己家天下給扶植沒了。這便宜祖宗當得也不容易。

    李誦一瞬間有點頭大。自己做這個皇帝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夠給這些人精中的人精的宰相們以禮遇,發揮他們的才幹,宰相們也能給所謂高瞻遠矚的自己極大的尊重,並主動或者被動接受自己的一些新理念。等到哪天自己駕鶴西去,自己的便宜兒子能不能和這些權力巨大的人精相處好呢?

    到時候一旦急於證明自己的君主和強大的宰輔在治國理念和皇族與士族的利益上起了衝突,那勢必又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無論是君權獲勝還是相權獲勝,都不是好事。一個英明的皇帝只能帶來幾十年的清明,一個世家出身的宰相再英明也不會把國家利益排在家族利益前面,不然各個藩鎮也不至於盤踞那麼久了。明君是不世出的,良相也是不世出的。這些人也不會關心百姓的生死。到最後,還是那句老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最後走投無路的百姓會如同燎原烈火一樣燃遍整個華夏,和所謂士族皇族同歸於盡。要是國家真的落到這些人手裡,自己辛苦這麼多年開創的事業也許用不了幾年就會被敗光光了。

    李誦突然有了為自己的基業作打算的想法。

    或許該把王建、張籍等一干報人約到南苑開個座談會了。

    「陛下,陛下!」

    李忠言輕輕地捅了捅李誦,李誦這才回過神來,見來自裴家、李家、武家、陸家的宰相們都看著自己,知道自己又走神了,不覺有些尷尬,咳嗽了兩聲,道:

    「這次大勝大漲民心士氣,足見朝廷這些年的決策是正確的。看到郝玼大勝吐蕃,朕心甚慰不覺想到了千里隴右了——這個奏章我看過了,很不錯,著門下省議一議就用印吧。還要請陸相公擬一道詔書,褒獎將士。」

    這種事情一向是陸贄的專利,陸贄當即躬身道:

    「臣領命。」

    李誦頓了一頓,道:

    「昔者太宗曾問群臣打江山易,還是治江山易,年代久遠,大言不虛,大唐還是幾度險些失國。朕有意重開經筵,無論皇子大臣,朝野士民工商,皆可參與討論,尋一條江山萬世永固的良法來,眾卿以為然否?」

    這是歷代聖明君主都做的事情,宰相們怎麼能反對呢?當時又檢些便宜話褒揚了皇帝一番,各自告退,回政事堂辦理政務了。

    李誦喚過王武,吩咐了幾句,王武遂領命去了。

    郝玼大將軍獲得了檢校刑部尚書的加銜,還有保定郡王的爵位,涇國公的勳,實封五百戶的賞賜。酈定進郡王剛剛封賞不久,獲得的賞賜以財物為主。高駢仗著實實在在的戰功,才二十六歲就加忠武將軍、進開國伯、上輕車都尉,大家都認為遲早有一天他也會像乃祖一樣封王的。錢雄和必力鐵力也是一戰成名,進忠武將軍、開國伯、上輕車都尉,而屯兵兩都尉郭芳和杜敢加從四品下的明威將軍。

    屯兵軍營裡,姚謙捧著新拿到的從七品下的翊麾副尉官服泣不成聲:

    「爹,俺終於振作門楣了!」

    登山去吧!

    秋天的驪山似乎的確是登山的好地方,站在華清宮中無論是往上看還是往下看都是令人心曠神怡的。李誦瞧著皇子們一個個恭恭敬敬地站在面前,指著對面的一座小山,信口而出道:

    「登山去吧!兩兩隨意組合,看誰先到山頂,贏了的有綵頭!」

    接著轉頭對侍立在身邊的李純道:

    「你也去,和你的兄弟們去比一比。」

    李純的上唇已經蓄起了鬍子,卻沒想到父親還要他和兄弟們比一比,一時氣短,但還是依言領命去了。

    綵頭只是個由頭,李誦有自己的想法,而皇子們也都想乘機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太子在平定淮西和鎮守關中上做得很不錯,威望和人脈都已經建立了起來,其他皇子們已經不想奪嫡的事情了。雖然奪嫡不敢想,但是多弄點其他的好處總是可以的吧?所以皇子們表現的很踴躍。

    看著躍躍欲試的幼寧公主,李誦微微一笑,揮手道:

    「你也去吧!」

    幼寧雀躍著去了,留下一串銀鈴般的聲音:

    「多謝父皇!」

    自從李誦接手幼寧的教育後,這幼寧就越來越不像大家閨秀了,也引來了宗室內不少女子的效仿,這幫宗室女子居然在長安城內外博得了娘子軍的稱號。宗室內有不少人對此很有非議,但是有李誦罩著,平陽公主的例子舉著,誰也不敢說什麼,只能腹誹這是又一個太平或者安樂。

    一晃幼寧公主已經十五歲了,長得是明眸皓齒,出類拔萃,可惜刁蠻的名聲在外,王皇后想起了魏晉時「投山竄海,不娶公主」的八字箴言,深怕她將來嫁不出去。見幼寧又和哥哥們比著登山,王皇后不禁又想起幼寧公主的焦心事。

    「陛下,幼寧現在可是越長越大了。」

    李誦道:

    「是啊,看到她健康活潑,朕真是高興極了。」

    王皇后見李誦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只好再說道:

    「臣妾聽說杜學士家的公子是一表人才,滿腹經綸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