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第一卷 第158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158章

    關中的百姓自然是不願意移民到海上去的,關於往流求移民的問題,主要是在浙江東西道和福建道落實,因此長安百姓的關心只是持續了幾天,就又轉回到過年上了。由於大量海貨湧入關中,使得今年的新年過得五彩繽紛。

    不過旱災還是沒有多少減緩。關中的旱情來得早,過去也早,但是朝廷命脈江淮等地的旱情依然在持續。如果不是因為水利的興建,占城稻的推廣,以及海貿買回來大量糧食,今年的損失還不知道會怎麼慘。朝廷上下都憂心忡忡,連新年團拜會都搞得跟追悼會似的。因為外面甚至流傳宰相非人,導致天怒人怨,所以李吉甫和裴垍都眉頭緊鎖。

    在宰相們的請求下,李誦終於幹起了通神的差事--祈雨。由於事關重大,還不能由太子代勞,在西郊搭起的檯子上跳了半天大神,李誦發現這樣還挺鍛煉身體的。不過李誦依然堅持他的無神論觀點,宣揚事在人為。在興治元年正月,根據白居易和李絳的建議連續發佈德音,除了免稅,禁止販賣人口外,諸如大赦等事情也一樣不差。

    正月初八,李誦召見了左司郎中鄭敬,因為旱災持續,鄭敬被任命為江、淮、二浙、荊、湖、襄、鄂宣慰使,賑濟撫恤災民,李誦叮囑他說:

    「朕宮中每用一匹布,都要記錄。唯獨賑濟災民不會斤斤計較。愛卿應當體會朕的用心,不要學潘孟陽只知道遊山玩水。」

    除了派鄭敬宣慰江淮,李誦還決定趁這個機會讓太子到關東去一趟。自從天寶之後,皇室的足跡就不出潼關了,現在正是讓東方的子民知道大唐皇室的威儀依然存在的好時候。而且李誦相信,一個帝王如果不能親眼看到自己的國土的博大雄奇,經歷自己治下的不同地區的繁華或者貧弱,就不能升騰起對於自己國家的自豪感和責任感,不會成為一個好帝王。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的,只會是李後主。

    根據安排,鄭敬的路線是出明德門向南,自藍關出關中到達山南,然後巡視山南東道,鄂西,荊南、湖南,經過江西到達浙西浙東,然後轉頭北上到達淮南,最後從淮南西返。而太子李純的行程是從春明門出長安,自潼關入河南,先到達帝國的東都洛陽,然後再從洛陽向東,計劃是到達杭州。這個計劃讓宰相們擔心不已。太子巡視的路線過長,容易水土不服拉肚子;一路上翻山越嶺,要渡過黃河淮河長江,車船顛簸容易勞累生病;最主要的是路上並不太平,先後有淮西,淄青等有野心的藩鎮存在,而且武寧軍也不是很安分,理由非常充分,但是李誦全不在乎。李純也躍躍欲試。

    李誦對宰相們反駁道:

    「難道太子有這麼弱不禁風嗎?各位相公哪位不是曾經歷經各地為官?如今不是好好的嗎?朕當年歷經戰陣,不也好好的嗎?如果不是考慮種種,連朕都太子今年才三十歲,如果出去走幾步就會生病,這樣的身體怎麼能領導國家呢?而且太子此去,除了撫慰百姓,還有就是凝聚人心。各位相公不要說了。」

    太子也很生氣地對身邊的吐突公公說:

    「難道寡人就這麼菜嗎?」

    菜這個詞語是太子跟幼寧學的,而幼寧是和李誦學的。

    爺兒倆決心已下,就是王皇后也沒有辦法,弄得擔心得太子要出海一樣。不過也有幾個膽大的,拍手叫好,白居易就是其中一個。決定下來以後,就是要安排隨從,安排安保了。上書贊成的白居易最先被確定,接著裴垍保舉了翰林學士崔群,王涯跟隨,參贊要事的是李聽,李晟的又一個兒子。負責安保的大將,李誦任命的是王大海。李吉甫的小兒子,從武學畢業後突然不想從武的秘書郎李德裕也跟隨李純東巡,和他年齡差不多的還有高崇文的孫子高駢,於頔的兒子於季友。當然,聽說太子東巡,想攀龍附鳳弄個從駕之功為將來仕途鋪路的人很多,但是事關太子安危,把關的又是裴垍,許多人自然碰壁了。

    李誦說得慷慨激昂,實際上對李純的安危還是很擔心的。不過安排隨員的事情有裴垍負責,李誦做的是給李純安排了兩個大保鏢。李誦知道,這是一個工作很不好找的時代,而且正如《東邪西毒》裡張國榮扮演的歐陽峰所說:

    「其實殺人並不難。」

    因此許多習武之人就選擇了成為遊俠或者刺客。李誦的侍衛裡有許多武功高強的人,但是江湖經驗卻實在差了一點。

    鄭敬出發後,李誦在紫宸殿召見了刑部尚書劉昌裔。劉昌裔是個很聰明的人,但是卻想不出李誦為什麼要召見他。問候了劉昌裔後,李誦單刀直入,對劉昌裔道:

    「太子東巡,朕想要向尚書借兩個人。」

    劉昌裔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劉昌裔雖然官拜刑部尚書,但是他很清楚他和其他的朝廷高官不同,他和張揞相似,地方的色彩很濃厚。所以劉昌裔心裡始終懷有憂懼,在朝中很低調,刑部的事情一般都由侍郎管,他根本不插手,無為而治,含飴弄孫為樂。李誦突然召見他已經出乎他意料,現在又說要借人。這麼說,別人一定一頭霧水,但是劉昌裔很清楚,李誦要借的兩個人,一個是在後來很著名但現在很低調的刺客聶隱娘,一個是聶隱娘的丈夫磨鏡郎君。

    唐朝是一個俠客橫行的朝代。似乎唐朝人的血管裡都流淌著浪漫的暴力因子。李白寫詩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而他自己確實也殺過人,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行俠仗義,所以有一個博士寫李白,把李白定性為唐朝第一古惑仔。不但李白,連一向被認為老實巴交的杜甫也自誇曾經幹掉過好幾個。

    俠以武干禁,尤其是亂世更是如此。安史之亂後,正常的統治秩序被破壞,藩鎮和朝廷之間互相攻打,暗殺也就成為一種重要的鬥爭手段。比如歷史上武元衡就是在上朝路上被李師道派出的刺客刺殺。貞元十九年劉昌裔成為陳許節度使後,光顧著修補和淮西關係了,和魏博節度使田季安的關係沒有處理好,於是田季安就派出了刺客。

    這個刺客就是聶隱娘。

    聶隱娘是魏博大將聶鋒的女兒,她的經歷簡直是後世許多武俠小說的模板。幼年的聶隱娘活潑好動,因此被一個路過的老尼姑看上,不聲不響打了個借條就把聶隱娘給帶走了,說好聽點是愛惜她是練武奇才,要教她武功,說不好聽點這是拐帶人口順帶擄奪武林資源。不過老尼姑真才實料還是有的。當聶隱娘十六歲那年出師回家後,已經成為刺客這個行當裡的傑出人物了。擅長劍術和易容的聶隱娘身上處處透露出一股神秘的色彩,當家人張羅著要給她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婆家時,她溫柔而堅定地選擇了東門口的一個一無是處的磨鏡少年。天知道和這個少年是不是青梅竹馬的師兄妹,反正家人拗不過她,只好同意。從此江湖上多了一對讓人聞風喪膽的夫妻拍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