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清弊主

小說博覽 第704章 錢法 文 / 塞外流雲

    對於這筆賬,胤拌也算不清楚,與鄭世昌商議了一番,同樣是不得要領,兩人都不清楚對倭國的商貿量究竟有多大,亦不清楚在禁運金銀銅等金屬之後,這其中的差價會是多大,而且對倭國的青壯勞力估價也是相當模糊,不知應按奴曱隸算,還是按長工算。

    微微沉吟,胤拌才躬身道:「回皇上,江南長工一年工錢銀折合稻米為五、六石,高者七、八石,即以五石計,折銀亦在五兩上下,十萬青壯僱傭五年,合銀二百五十萬兩。

    若是同意倭國在三年內不調撥金銀銅出境,『四大恆』等若大是擔負三年時間對倭商貿差價銀的利息,這二百五十萬兩倒也不虧,畢竟對僂貿易的規模由咱大清說了算。」

    「這規模可不是由咱們說了算。」貞武微微一笑,道:「一則海外的貿易航線已經賣出,朝廷不能限制海商的貿易規模,再則,十萬倭民亦要船隻運出,總不會空船倭國載人吧。十萬僂民,這是新井君美開出的貿易數額。」

    經這一說,胤拌亦是反應了過來,新井君美這十萬人可不是信。開河,而是仔細盤算過的,他忙躬身道:「皇上燭照萬里,洞徹微毫,實令臣等慚愧。」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立待開口,包福全躬身進來,在門口低聲稟報道:「皇上,怡郡王胤祥,慶貝勒胤禑,貝子胤禮在外遞牌子求見。」

    老十三、老十七負責擴招禁衛新軍,難道有什麼事微微沉吟,貞武才道:「讓他們進來。」

    鄭世昌這時躬身道:「皇上,美洲航程極遠,一船容不下多少人,十萬倭民移往美洲,所需的船隻數量將極為龐大。」

    「此事無須操心。」貞武淡淡的道:「可光在京師發賣,一眾王公勳貴能夠吃下多少他們心中有數,剩餘的全部運往澳洲。」微微一頓,他才接著道:「海上航行,路途遙遠,五年之期,著實太短,要倭國將時間改為十年,另外,人手亦不能太少,著改為每年五萬,三年亦才十五萬,難不倒他們。」

    胤拌、鄭世昌、年羹堯不由暗自咋舌,這可真是獅子大張口了,一開口就翻了三倍,按江南的長工算法,這可是七百五十萬兩白銀了。

    略一沉吟,胤拌才遲疑著道:「皇上,新井君美激ng於算計,三年利息,七百五十萬兩白銀,臣擔心倭國曱難以應承。」

    貞武瞥了他一眼,哂笑道:「再激ng於算計,也得有實力才行,告訴新井君美,同意更好,不同意,朕派人自己抓。」

    胤拌聽的不由一呆,倭國如今可是大清的藩屬國,如此強勢壓迫,會否引起其他藩屬國的恐慌年羹堯聽的卻是大為振奮,貞武如此強勢,駐兵倭國看來是大有所為。

    胤祥,胤禑,胤禮三人這時魚貫而入,齊齊請安見禮,貞武點了點頭,道:「都免禮,賜座。」

    待的三人落座,胤拌才欠身道:「皇上,如今倭國在名義上乃是大清之藩屬,如此逼曱迫壓搾,臣恐有損大清天朝上國之聲譽。」

    「天朝上國,亦是要靠實力來維持的,沒有實力,聲譽不過一虛名,要之何益」貞武掃了在座幾人一眼,道:「自唐宋以來,歷朝歷代對於藩屬和邊疆皆是統而不治、為而不有,大清亦不例外,對朝曱鮮、安南、琉球等沿海諸藩屬皆是通過經濟和貿易上的厚往薄來以換取名義上的臣服朝貢,所得者,僅僅只是虛名,而無任何實質上的益處,萬國來朝,在朕看來,不過是曇花—現之虛假強盛。

    虛名也就罷了,更為可慮者,因為朝廷對藩屬毫無實質性的管理,一旦遭遇外敵入侵,這歇屬不僅難收屏障之效,反而會成為外敵入侵我大清之跳板,此等有害無益之藩屬,要之何用」

    在座眾人皆是清楚貞武早有革新大清宗藩關係的念頭,聽的這話也並不以為奇,看來,貞武這是成心要那倭國開刀了,也活該倭國倒霉,誰讓他被貞武給惦記上了。

    微微頓了一頓,貞武又才接著道:「倭國地域狹小,金銀銅等需藏實則並不富足,『四大恆』入駐倭國,一則是促進對倭國的商貿,再則便是要吸納倭國的黃金,『四大恆』招牌創建不易,必須信譽至上,當然,低息放貸的業務就無須開辦了。」

    鄭世昌知道貞武早就有發行紙鈔取代白銀的想法,一聽提及『四大恆』的信譽,便知貞武這是在未雨綢繆,只是不太明白貞武為何只強調吸納黃金,難道白銀就不重要當著這麼多王爺,他也不敢問,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胤祥卻是忍不住道:「皇上,倭國的白銀產量亦不低,何以只吸納黃金」

    貞武掃了眾人一眼,呷了。茶,才從容說道:「為何只吸納黃金這關係到錢法,明代以前,海上商貿規模極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陸路雖有絲綢之路與西方貿易,但其規模亦是有限,不足以影響中國之銀錢流通。

    然而,近百年來,隨著海貿的興盛,這—情形發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美洲發現大量的銀需之後,美洲白銀自明代中期之後便開始一船接一船的源源不斷的流向中國,也正是有了充足的白銀,白銀才逐步成為法定的流通貨幣。

    如今,大清每年的海貿都會換回大量的白銀,白銀多了會出現什麼情形自然是要引起貶值引發銀賤物貴的危機你們想過沒有,這數十年來,流入大清的白銀越來越多,銀價卻一直很穩定,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大清的富商巨賈、官員士紳、平再百姓都喜歡存銀子,將銀子埋藏在銀窖裡,埋藏在地下,收藏在各種意想不到的地方,不舀出來流通,這種情形對國家而言,非是幸事,若放在宋元之前,尚無大礙,在大清卻是面臨巨大的風險。」

    說道這裡,貞武卻住了。,掃了眾人一眼,才道:「鄭世昌,你經營銀號多年,可知是何風險」

    鄭世昌聽到這裡自然是明白貞武所說的風險是什麼,但他一把年紀了,哪裡還肯出這個風頭,當下便躬身道:「微臣愚鈍,還請皇上指點迷津。」

    貞武瞥了他一眼,才接著道:「隨著海貿的興盛和海貿規模的

    i益擴大,大清的錢法已然不能獨善其身,而是與歐洲、美洲連成了一片,隨著白銀產量的提高,歐洲的白銀已經開始大幅貶值,通過大規模的海貿,不消幾年就勢必引起大清的白銀跟著貶值。

    大清的白銀儲量有多大,就連朕心裡也沒底,白銀一旦貶值,儲量越大,引發的災難也就越大,朕之所以在海外吸納黃金,令海關強行按比例收取黃金,一則是防止白銀大量湧曱入,引發白銀貶值,另則亦是要與歐洲保持一致。

    歐洲早在百多年前就開始積累黃金,準備推行以黃金為法定貨幣的錢法,也就是金本位制,大清也必須積累黃金,由採用金銀同時流通的金銀復本位制度過渡到金本位制,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大清在海外貿易中立於不敗之地。

    否則,大清與歐洲的海上貿易就會處於絕對不利的局面,當然,富商巨賈、官員士紳儲存黃金也不慮有貶值之憂,大清亦可避免白銀貶值帶來的危機。」

    胤拌、胤祥等人聽的不由恍然大悟,難怪貞武要求倭國賠償黃金,要征伐非洲搶奪黃金海岸,原來考慮的如此長遠,大清朝野上下,還真是找不出一個眼界如此長遠開闊的人來。

    鄭世昌卻是暗暗心驚,大清流通的白銀數量有多大,他是能夠大致估推的,要在大清實行金銀同時流通,並不是什麼難事,但要實行金本位制,那得需要多少黃金這可有些不現實,不過,這話他是不敢說的,如今大清正在極力擴張曱海外領地,誰知道會否發現大型金需,聽聞在澳洲就有大金需。

    胤俱當即帶頭道:「皇上聖慮深遠,洞見癥結,獨具只眼,臣等萬不及一。」

    「皇上聖睿明見,洞徹萬里,實是大清臣民之福。」胤祥亦不甘落後,緊跟著道。

    眼見胤禑,胤禮亦要跟著稱頌,貞武微笑著擺了擺手,道:「別鬧這些個虛禮。」

    「皇上,臣等皆是肺腑之言。」胤拌躬身道:「滿朝皇族宗親,王公勳責,文武大臣,實無一人能有此見識,亦無一人能居安思危,看到繁華盛世之下隱藏的危機。」

    「這是經濟之道,從四書五經中可學不來。」貞武微微一笑,便又將話題拉了回來,道:「倭國采需、冶煉業繁盛,工匠眾多,美洲、澳洲、非洲皆急須此等人才,可刻意挑選各類工匠,朝廷英說是以農為本,但工異亦是不可一

    i或缺,但凡有一技之長者,皆須愛惜。

    著京報刊載朕的旨意,不論南方北方,亦不論是否實行了攤丁入畝,皆將匠班銀攤入地丁,灶丁銀攤入灶地,屯丁銀攤入地糧,徹底解除對工匠的束縛,籍,允准工匠自由遷移流動。」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