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9月1日艾森豪威爾將軍就任統帥——德軍的危境——盟軍分路猛攻——蒙哥馬利的反建議——躍進——9月3日布魯塞爾解放——加拿大集團軍的進攻——9月12日勒阿弗爾投降——占領迪埃普、布洛涅、加來——攻克布魯日、根特——美軍的追擊——攻陷沙勒羅瓦、蒙斯、列日、盧森堡城——“霸王”和“龍騎兵”會師——關于“德國抵抗能力”的報告書——搶占下萊茵河——9月17日襲擊阿納姆——爭奪奈梅亨大橋——9月25日蒙哥馬利下令第一空降師撤出——10月9日我給史末資的電報——清除斯凱爾特河口——攻陷布雷斯肯斯“島”——伐耳赫倫島爭奪戰——突擊隊得胜——11月28日第一隊護航船隊到達安特衛普——我戰略空軍的猛攻——施佩爾預示德國生產面臨大災難。 艾森豪威爾將軍按照原先的協議的安排,從9月1日起擔任法國北部的地面部隊的直接指揮。這包括原由蒙哥馬利元帥所統率的英國第二十一集團軍群和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統率的美國第十二集團軍群(作戰行動原由蒙哥馬利指揮)。艾森豪威爾一共部署了五個集團軍。蒙哥馬利的第二十一集團軍群里有克里勒將軍率領的加拿大第一集團軍和登普西將軍率領的英國第二集團軍,共計十四個師和七個裝甲旅。 他們右方的美國第十二集團軍群管轄著霍奇斯將軍率領的第一集團軍,巴頓將軍率領的第三集團軍,還有辛普森將軍率領的尚未投入作戰的第九集團軍。這樣,艾森豪威爾總共指揮了三十七個多師,或五十万以上的作戰人員。此外,每個集團軍群各自有自己的戰術空軍,由利·馬洛里空軍上將統一調遣。 這樣一個陣容雄壯的大軍正緊追著西歐德軍的殘兵敗卒,日夜以我們优勢的空軍困扰他們。敵人還剩下約十七個師的兵力,但在得到整編和國內的增援以前,大部分是士無斗志的。曾經擔任過隆美爾的參謀長的斯派達爾將軍描述德軍的慘境時說: 有秩序的撤退已經不可能。盟軍的摩托化大軍把行進遲緩、精疲力竭的德國步兵師分別包圍起來,加以殲滅……德國已經沒有任何有效的地面部隊可以投入作戰了。至于空軍,差不多打光了。1 1斯派達爾著:《我們防守諾曼底》,第152—153頁。 艾森豪威爾打算使用最大可能的兵力,動用他最大限度的物資,向東北發動猛攻,英國第二十一集團軍群預定擔任主攻,沿著海峽沿岸猛進,希望不但占領各飛彈發射場,而且要攻下安特衛普。因為缺少這個城市的巨大港口,就不可能越過下萊茵,進入德國北部的平原。美國第十二集團軍群也將追擊敵人;其第一集團軍和英軍應保持等速前進,其余部隊則向東直迫凡爾登和默茲河上游,准備向薩爾進攻。 蒙哥馬利提出了兩個反建議。第一個在8月下旬提出,里面主張他的集團軍群和美國第十二集團軍群結合成一個擁有大約四十個師的大兵團,一同向北出擊;第二個反建議在9月4日提出,認為只能向一個目標猛攻:不是魯爾就是薩爾,一旦進攻路線決定之后,擔任攻擊的部隊應當得到他們所需的全部物資和給養。他強調其它戰線切勿輕舉妄動,以便策應主攻;主攻只能由一個人指揮:不是他自己,就是布雷德利,看具体情況而定。他相信這樣也許可以一直打到柏林,并認為魯爾比薩爾更為有利。 但是艾森豪威爾堅持他的計划。德國本土仍有后備力量,所以他相信如果用相對小的兵力過遠地越過萊茵河猛力前沖,只會給敵人幫忙。因此,据他的想法,第二十一集團軍群最好是盡力在萊茵河對岸取得一個橋頭陣地,而第十二集團軍群則极力向齊格菲防線推進。 戰略家們也許會對這兩种不同的見解長時間爭論下去。 但他們的討論并沒有影響了對敵軍的追擊。究竟我們能夠維持多少個師?這些部隊的前進速度和范圍應當怎樣?這一切完全仰賴于港口、運輸和補給品這三种因素。彈藥的消耗相對地說并不算大。但是糧食,尤其是汽油,支配著每一個行動。我們僅有瑟堡和阿羅芒什的“桑葚”港這兩個港灣。 而它們和前進部隊的距离一天天拉長。前線仍要靠諾曼底直接補給。每天大約有二万吨的補給物資以及許多修路、架橋和建造飛机場的器材都要沿著逐日延長的路線運上去。布列塔尼半島諸港一旦落入我手,又嫌它們距离更遠。唯有勒阿弗爾以北的海峽各港口,尤其是安特衛普——如果我們能夠搶先占領,免其遭到嚴重破坏——才算得是具有重大意義的目標。 安特衛普于是成為蒙哥馬利集團軍群的直接目標,而該軍群也第一次遇到机會來顯示其机動的作戰能力。第二集團軍首先從塞納河以北開拔;它下令部下的一個軍駐留原地不動,將其運輸工具騰出來,協助其余的軍向比利時進發。擔任前鋒的就是第三十軍。該軍的第十一裝甲師8月31日打到亞眠,俘虜了正在用早餐的德國第七集團軍司令。不久,他們就打到像阿拉斯、杜埃、利爾以及其他許多邊境城鎮。這些城鎮對于1940年曾經來過的英國遠征軍來說,是人人熟知其地;即使對于四分之一世紀前來過的老一輩遠征軍,起碼也是大家熟知其名的。布魯塞爾的德軍倉皇退卻,警衛裝甲師在9月3日進城。像在比利時境內其它地方一樣,我們的軍隊受到盛大的歡迎,還得到組織完善的抵抗軍的有力援助。 警衛師接著由該地向東面的盧万前進,而第十一裝甲師則于9月4日進入安特衛普。使我們惊喜交集的是,他們發現那里的港口几乎是完好無損。原來,我們的進展過于神速,不到四天就前進了二百哩,敵人疲于奔命,來不及進行例行的、周密的破坏工作。往西的第十二軍所遇到的抵抗較強,但也于9月5日打到他們的主要目標——根特。 當然,這樣的速度是不能長久保持下去的。在我們乘輪船出發去魁北克之前,這种躍進已經過去,阻滯的現象已經明顯了。敵人設法破坏了艾伯特運河從安特衛普到哈塞爾特中間的各個渡口。第三十軍遇到沿河守敵約十個營的抵抗,其中不少是剛來增援的。9月6日警衛師在哈塞爾特以西一個地方強渡,經過了四天的苦戰,才進到默(茲河)——斯(凱爾特河)運河,奪取了一座完整的橋梁。 ※ ※ ※ 同時,加拿大的第一集團軍擔負著肅清西側翼的艱巨而責任重大的使命。總司令克里勒將軍指揮著英國的第一軍和加拿大的第二軍(包括波蘭裝甲師)。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肅清盤踞在由勒阿弗爾港往北海峽各港口的殘敵,奪取飛彈發射場,并在斯凱爾特南岸建立陣地。原來,安特衛普雖然已經落在我們手中,但我們的船只必須首先通過曲折而難以航行的斯凱爾特河河口;而且,河的兩岸還在德軍手中。這個艱苦而代价高昂的作戰任務主要將落在這個加拿大集團軍的肩膀上。他們的成功真是大局所系。 于是,英國第一軍在魯昂附近渡過塞納河后往左轉。9月2日它的第五十一高地師占領了圣伐勒里。這就是該部隊前一輩弟兄在1940年6月遭厄的地點。該軍的左翼折向勒阿弗爾前進,遇到那里一万一千多名駐防軍的猛烈抵抗。德軍不顧海軍十五吋口徑大炮的狂轟和空軍一万多吨炸彈的猛炸,一直頑抗到9月12日才投降。同時,英軍右面的加拿大軍團1一路行動迅速,9月1日拿下了迪埃普,和敵人算清了1942年的舊賬;9月6日包圍了布洛涅、加來,還有敦刻爾克。到了9日加拿大集團軍已經肅清了整個加來海峽省的殘敵;包括占領了那里的飛彈發射場,直抵布魯日。根特是由波蘭裝甲師拿下的。布洛涅在9月22日攻下,俘虜了近一万名的德軍。加來也在30日落入我手。至于敦刻爾克,我們僅設法牽制住那里的一万二千名駐防軍,因為遠為重要的任務是向斯凱爾特河挺進。現在暫把加拿大集團軍的行動擱下,騰出筆來補敘美國集團軍群的戰績。 1按指加拿大第二軍。——譯者 這個集團軍群越過巴黎向前挺進,仍然保持著布雷德利將軍和他的忠誠部下所具有的勇猛直前的鋒芒。美國第一集團軍,在英軍的右方渡過塞納河之后,即以那慕爾和列日作為目標。9月3日他們已經到達沙勒羅瓦和蒙斯,并在蒙斯的東南切斷了一大股三万名德軍的去路,然后把他們全部俘虜了。接著,他們揮師東指,在9月8日解放了列日,兩天之后又解放了盧森堡城。盡管敵人的抵抗逐漸加強。該集團軍到十二日已經集結在德國邊境長達六十哩的防線上,并在亞琛以南突破了齊格菲防線。他們在兩個星期內解放了盧森堡全境和比利時的南部。第三集團軍在8月31日奪取了凡爾登,渡過默茲河。一周之后,他們得到充分汽油供應,到達摩澤爾河邊。敵人拼湊足夠的兵力沿河設防;駐守梅斯的敵軍力量的确不弱,而且斗志堅強。盡管這樣,到了9月16日第三集團軍仍能在南錫和梅斯正南的地方建立了几個敵前陣地。如前所說,美國的第七集團軍和法國的第一集團軍(現已編進第六集團軍群,由德弗斯將軍指揮)自從在法國南部海岸登陸向北推進后,9月11日已在迪戎的西面和巴頓的集團軍1的前哨會合。于是這兩個集團軍將隊伍轉向東面,自埃皮納爾往南直達瑞士邊境一線,同總的進攻成并行之勢。大規模的追擊到此結束。往下的几個月,我們都要在极端艱巨的戰斗后才能取得進展。敵人的抵抗處處都在增強,而我們的補給物資再也接不上了,非加以充實不可。前方的部隊也需要增援、補充,以迎接即將到來的秋季戰役。 1按即巴頓將軍率領的美國第三集團軍。——譯者 ※ ※ ※ 當我們去魁北克的航行途中,我們的聯合情報委員會送來了一份關于“德國抵抗能力”的報告。我認為稍微樂觀一些。為了這件事,我曾寫如下一信給參謀長委員會提醒他們注意。 首相致伊斯梅將軍并轉參謀長委員會 1944年9月8日 我已經看過這份報告。里面所說的事實我全知道了。總的來說,我認為報告偏于樂觀。目前,我們實際上處于膠著狀態中。進展將极為緩慢。我相信俄國在東線發動一次決定性攻勢的假設是會實現的,但就目前來說,這种攻勢還只是個假設而已。 2.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注意到某些因素。除了瑟堡和阿羅芒什外,我們還沒有取得任何大的港口。德軍企圖防守斯凱爾特河口,仍在安特衛普的北郊進行抵抗。布雷斯特還沒有攻下,盡管那里的戰事激烈;一旦占領之后,至少還要等六個星期才能使用。德軍仍堅守著洛里昂。我們還沒有襲擊奪取圣納澤爾港并清除港內障礙物,該港几乎比布雷斯特加倍地好,攻打起來也是事半功倍的。我們也還沒有試圖把波爾多奪過來。除非形勢顯著地好轉,否則到了秋分時節刮大風的時候,盟軍將仍然缺乏港口設備。 3.在我們取得顯赫的進展之后,大概會出現短時間的沉寂。這是人人都已經能預見到的。巴頓將軍的部下正在梅斯——南錫一線的激烈交戰。蒙哥馬利元帥對艾森豪威爾將軍將來的計划也說出了他疑慮不安的理由。除非第二十一集團軍群掃平了海峽諸港的頑強抵抗,解決了伐耳赫倫島和安特衛普以北的德軍,否則就很難想象該部隊能夠以大軍直迫德國的邊境…… 4.沒有一個人能夠預言將來要發生什么事情。是盟軍部隊在9月份以大軍突破齊格菲防線進入德國呢?還是部隊受補給接應困難及缺乏港口的限制而使德國人能沿該防線固守下來呢?德軍會不會從意大利撤退?——如果那樣,他們就會大大加強他們國內的地位。他們能否從波羅的海各國調回自己的軍隊(估計一度達到二十五個師到三十五個師之間)? 我們不應低估,當敵人在自己的國門口站穩腳根准備抵抗時,所起的加強防守和強化力量的作用。·希·特·勒·到1·月1·日·還·在·作·戰,·或·是·在·這·以·前·已·經·崩·潰·了,·兩·者·的·可·能·性·至·少·一·樣·大。 1如果他真的在1月1日以前垮了台,那多半將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純軍事上的原因。 1作者自己事后添上的著重點。 我的話不幸而言中了。 ※ ※ ※ 但是越過下萊茵河的机會仍然存在。艾森豪威爾認為這一目標的价值非常大,因此放在比肅清斯凱爾特河口兩岸和開放安特衛普港优先的地位。為了補充蒙哥馬利的作戰力量,艾森豪威爾給他增撥了美國運輸工具和空運補給。由美國的布里爾頓將軍指揮的第一空降兵集團軍,是由英國第一、第六空降師,三個美國師和一個波蘭旅組成的,擁有大量的英、美飛机,在英格蘭待命出擊。蒙哥馬利決定由空降兵部隊和第三十軍采取聯合行動,在阿納姆奪取一個橋頭堡,因為后者正好在靠近荷蘭邊境的默(茲河)——斯(凱爾特河)運河對岸的一個橋頭堡里作戰。他計划將英國第一空降師和后繼的波蘭旅空投在下萊茵河的北岸以便奪取阿納姆橋;由美軍第八十二師去占領奈梅亨和格腊夫兩地的橋梁;而美國第一百零一師則去奪取從格腊夫通往艾因霍溫的公路。然后,第三十軍由警衛裝甲師作前導,沿著公路向艾因霍溫強力推進; 到達那里以后,再沿著空降后所開辟的一條像“地毯”似的狹長走廓1進抵阿納姆;一路上希望能找到已由空降兵所牢牢掌握的橋梁,從而克服三道主要河流所构成的障礙。 由于敵人的力量日益增強,這一大膽的進攻——堪稱此類作戰行動的空前壯舉——要求既繁雜而又急迫的准備工作。但一切竟能如期在9月17日完成,真是了不起的事情。因為飛机不足,無法同時空運全部大軍,這個行動不得不分成三天來完成。多虧盟國空軍干得出色,三個師的先頭部隊都于17日當天安全而确實地運到了目的地。美國第一百零一師完成了他們大部分的任務;但是由于通到艾因霍溫的路上有一座運河橋被炸毀,該鎮直到18日才打下來。美國第八十二師也打得不錯,但是奈梅亨的主橋沒有拿下來。 1按“地毯”系當時蒙哥馬利的原話。意思是由空降兵先開辟一條跨過這些河流和低洼地帶的狹長通道或走廓,以便于后面大隊陸軍的前進。——譯者 來自阿納姆方面的消息稀少,但看來我們的傘兵團的某部已經在橋的北端扎了根。第三十軍的警衛裝甲師由大炮彈幕和發射火箭的飛机開路,當天下午開始沿著通往艾因霍溫的公路前進。第八軍在右側,第十二軍在左側分別掩護著第三十軍的兩翼。沿途德軍負隅頑抗。警衛師打到18日下午才同美軍接上。第二天,德軍發動對艾因霍溫——奈梅亨凸出陣地的進攻而且不斷加強兵力。第一百零一師要維持道路暢通感到非常吃力,時常要暫時斷絕交通以便打退敵人。打到這個時候,阿納姆方面傳來了不妙的消息。我們的傘兵雖然仍保住橋梁北端的陣地,但敵人仍然固守在鎮中。而在鎮以西著陸的第一空降師的其余部分無法沖入進來增援。 運河在18日架設好一道橋梁。第二天清早,警衛師長驅直抵格腊夫,同美國第八十二師會合。到了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們已經迫近防守堅強的奈梅亨橋。20日那一天奪橋之戰非常劇烈。美軍在鎮以西渡河后向右回轉,奪取了鐵路橋的遠的一端。警衛師則沖過公路橋。守敵皆寡不敵眾。兩橋都完好無損地轉入我手。 現在距阿納姆只剩下最后一段路了。因受惡劣气候的影響,向那里空運兵員、糧食和彈藥的工作大受限制。第一空降師的處境因而极端危急。該師的其余部分因無法攻到橋梁而局促在北岸的環形小陣地里,遭受到猛烈的沖擊。南岸的友軍用盡辦法救援他們,但總壓不倒敵人。警衛師、第四十三師和波蘭傘兵旅接連空投到公路的附近,但他們進行援救的勇敢的嘗試也都一一失敗了。戰斗絕望地還持續了四天。25日蒙哥馬利下令撤回第一空降師幸存的英勇將士。他們連夜登上小船,冒著近距离的炮火,搶渡過湍急的河流。到天亮,原有一万名士兵中,只有二千四百名安全地抵達自己的河岸。 甚至在阿納姆當地的戰事已經完全結束之后,我們為了鞏固戰果,還繼續進行了兩周的苦戰。德軍認為我們這個凸出陣地威脅著整個下萊茵河的西岸。后來事態的發展證明他們的判斷是正确的。他們一再發動有力反扑,想奪回奈梅亨。 他們用飛机轟炸那里的橋梁,使用泅水的爆破手破坏,使之受到損害,雖然沒有把它摧毀。我第二集團軍的三個軍逐漸把這長達五十哩的凸出陣地加寬到二十哩闊。雖然還是太窄,但總可應急了。 阿納姆的戰斗中,我們冒了很大的風險。這是因為我們眼看胜利的果實馬上到手,值得一拼。如果不是天气作對,偏要在緊要的關頭限制了我們的制空權,我們本來是很有可能成功的。勇敢的人們,包括參加爭奪阿納姆的荷蘭抵抗軍在內,都沒有因為這次的冒險而喪膽。 ※ ※ ※ 直到我從加拿大(輝煌的戰報已經傳到那里了)回來,才對戰役的情況有了全面的了解。史末資將軍由于把這場戰事看成敗局而感到傷心,我就給他打了一份電報: 首相致史末資元帥 1944年10月9日 我對西線形勢的發展感到滿意,尤其是大部美軍源源而來。我們希望不久就會攻下安特衛普。至于阿納姆,我認為您對那里形勢的估計沒有抓到要害。戰斗本身是肯定的胜利。 問題在于,當先頭的那一個師理所當然地要求更多的援助時,他們所得到的太少了。我對這一次的事情并不感到半點失望; 相反,為我們的指揮官們甘冒這樣一場風險而感到欣慰。 清除斯凱爾特河口和開放安特衛普港的行動一直因阿納姆方面的猛攻而被推延下去。從今以后,它就被當作首要的作戰任務了。9月的下半月,一系列的預備行動已開始了。加拿大第二軍已經把敵人從安特衛普—根特—布魯日這一條線赶回到南以利奧波德運河為界的布雷斯肯斯的狹小“孤島”去了。安特衛普以東,第一軍(也是歸加拿大集團軍指揮的)已到達并渡過了安特衛普——特恩浩特運河。 現在要從三方面來解決問題:攻取布雷斯肯斯“孤島”; 占領南貝弗蘭德半島;從東、西、南三面夾攻來奪取伐耳赫倫島。第一、第二兩方面同時并進。布雷斯肯斯“孤島”是由一師久經戰陣的德軍守衛著,很頑強,不易下手。我軍為了渡過利奧波德運河而進行了劇烈的戰斗。雙方正相持不下之際,加拿大的一個旅扭轉了危局。它在上游登船,沿河而下,在“孤島”的東端登陸,沿著河岸殺出一條路,直奔布雷斯肯斯,并在10月22日攻下該地。与此同時,第一軍從安特衛普—特恩浩特運河向西北穩扎穩打。沿途敵人的抵抗步步增強。但我方終于包圍了南貝弗蘭德地峽。于是,繼續向西進攻伐耳赫倫島的計划可以著手制訂了。 這一個艱巨的任務是加拿大第二師承擔的。該師涉過水深及腰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泛濫地區,向西強力推進。他們得到了第五十二師大部分士兵的增援。后者系由渡船載過斯凱爾特河,在南岸1的巴爾蘭德登陸。到了月底,經過了巨大努力之后,整個地峽已經奪下來了。同時,敵人在布雷斯肯斯“孤島”上的几個孤立据點也一個一個地接連被拔除掉。進攻伐耳赫倫島的准備工作到此便全部完成了。加拿大集團軍的胜利是此后更輝煌的作戰行動的重要開端。在四周的苦戰中,他們在科宁厄姆空軍中將的第二戰術空軍特別有力的支援下,至少俘虜了一万二千五百多名德軍。這些都是并不愿意投降的頑敵。 1指貝弗蘭德半島南岸。——譯者 ※ ※ ※ 伐耳赫倫島的形狀像一個茶碟。邊緣有沙丘環繞,阻止海水沖刷島心的平原。在島的西邊緣,靠近佛斯特卡佩勒地方,沙丘中間有一個缺口,靠一道高三十呎,底部寬一百多碼的堤壩來阻擋海水。那里大約一万名的駐軍都安置在堅固的人造防御工事里面,由三十座炮台防衛著,其中有些是构筑在混凝土掩体里面的大口徑炮。島上密布著防坦克障礙物、地雷和鐵絲网,因為敵人足足用了四年的時間來經營這個安特衛普的門戶的防御工事。 10月初旬皇家空軍首先出擊。在一連串猛烈的空襲中,他們在佛斯特卡佩勒的堤壩上炸開了一個寬約四百碼的大缺口,海水隨著沖入這個茶碟的中心,淹沒了那里邊的炮台和防御工事。但是島上力量最強的炮兵陣地和障礙物卻都是构筑在茶碟的邊緣上的。攻取這些防御工事的事跡已經有人描寫得非常生動了。1我在這里只能概括說一下。進攻的目標是很集中的。東路,加拿大第二師力圖從南貝弗蘭德半島通過兩島間的海堤進軍。他們在第五十二師的一個旅的協助下,最后奪得了一個橋頭堡。中路,第四突擊隊于11月1日從布雷斯肯斯乘船渡過來,在符利辛根海岸英勇登陸;第五十二師的士兵緊接在后面,一路殺入該鎮。西路由萊斯特准將率領三個由海軍陸戰隊組成的突擊隊,擔任主攻。他們在奧斯坦德登船,駛向佛斯特卡佩勒。到了11月1日上午七點鐘,他們已可望見那里的燈塔了。當他們迫近目標的時候,得到了一個海軍轟擊中隊開炮掩護。其中包括英國軍艦“沃斯派特”號和兩艘裝有十五吋口徑大炮的低舷重炮艦“埃里伯斯”號和“羅伯茨”號,加上一中隊的武裝登陸艇。這些登陸艇一直進迫到距离海岸很近的地方,冒著嚴重的傷亡,不停地發揮自己的火力,直到先頭的兩個突擊隊安全登陸。第四十一突擊隊在海堤缺口的北端登陸,奪得佛斯特卡佩勒村后,即向多姆堡推進,第四十八突擊隊在缺口以南登陸,不久就遇到頑強的抵抗。海軍的掩護火力固然有說不盡的价值,但我們還缺少一個主要的輔助因素。我們原來計划在前一天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轟炸。但飛机遇霧無法起飛。固然,在關鍵的時刻,登陸的行動曾得到戰斗轟炸机非常有力的支援,但由于敵方的防御工事還遠沒有受到嚴重的破坏,因而我們陸戰隊所遇到的抵抗也就比原來所預期的頑強得多。 1見H·圣喬治·桑德斯:《綠色的貝雷帽》。 當天晚上,第四十八突擊隊沿著島的邊緣向符利辛根僅推進兩哩,就被混凝土掩体里面的強有力的炮火阻住了,于是集中了加拿大第二軍的全部大炮,隔岸從布雷斯肯斯向這里的目標開火;飛机對准著敵人的炮眼發射火箭,傍晚的時候,突擊隊把守敵抓的抓,殺的殺。第二天早晨,他們繼續向前推進。中午,占領了索烏特蘭德。第四十七突擊隊從那里接替了進攻的任務,趁著敵人的防御已經逐漸削弱,一口气打到符利辛根的郊外。11月3日,第四突擊隊在鎮內經過了頑強的逐屋爭奪戰之后,和他們會師了,再過几天,全島轉入我們的手中;八千名敵軍成了我們的俘虜。 在戰斗中,突擊隊另外還立下了許許多多的特殊功勳。雖然其它部隊和其它軍种的人員都在這場非凡的戰斗中起了充分的作用,但皇家海軍陸戰隊的英勇是特別突出的。于是這种突擊隊策略又一次胜利了。 ※ ※ ※ 奪取了符利辛根之后,掃雷的工作馬上開始。接下去的三個星期,我們動用了一百艘船只去清理這條七十哩長的水道。11月28日第一支護航船隊到達。安特衛普向英軍和美軍開放了。敵人的飛彈和火箭還對這個城市騷扰了一些時候,并且造成了很大的傷亡,但對戰局進展的干扰最多不過像對倫敦那樣的干扰而已。 安特衛普的嚴峻考驗不是我們要把德軍追赶得更遠些的唯一理由,還有其它的原因。當加拿大的第二師向西進入南貝弗德的時候,在默茲河以南和奈梅亨走廓以西的一個孤立据點里還留有四個師的德軍。這是一個礙事的凸出陣地;到11月8日才被第一軍1和十二軍拔除掉。奈梅亨走廓的另一側,另有一股頑敵盤踞在默茲河以西、文洛周圍的一個孤立据點里。往南,美國第一集團軍在10月的第一個星期就在亞琛北面突破了齊格菲防線。這個鎮在三面夾攻下于10月21日投降。在第一集團軍的側翼的第三集團軍已經進到离摩澤爾河以東二十哩了。第七集團軍2和法國第一集團軍平行前進,直探孚日高地和貝耳福山峽。美軍在9月份的閃電式進軍中几乎耗光了他們的補品。現在他們必須停下來積聚物資,并准備迎接11月份的大規模作戰。 1第一軍在這個時候可算是盟軍合作的楷模。它的四個師分別由英、加、美、波四國的部隊組成。 2指美國第七集團軍。——譯者 ※ ※ ※ 盟軍向法、比邊界的進軍中,戰略空軍起了重大的作用。 到了秋天,它重新擔負起了轟炸德國本土的主要任務,把煉油設備和運輸网作為特定目標。敵人的雷達屏和警報系統已被赶到他自己的邊界以內,而我們的導航、引導投彈設備卻相應地向前推進了。我們的傷亡率下降;我們的進攻在強度和精确性上都提高了。長期持久的猛攻迫使德國把工厂疏散到极為廣闊的地域上。現在敵人要為它付出重大的代价,因為疏散得越廣,就越要依賴于完善的交通系統。急需的煤炭堆積在礦坑附近;由于車皮缺乏而無法啟運。每天有成千列或更多的貨車由于燃料缺乏被迫停駛。工厂、發電厂和天然气工厂開始關閉。油的產量和貯藏急劇下降,不僅影響了部隊的快速運動力,而且影響了空軍的活動,甚至空軍的訓練。 8月的時候,施佩爾曾警告希特勒說:整個化學工業由于合成汽油厂供應不上副產品而要逐漸減產。接著,情況一天不如一天。到了11月,他報告說:如果鐵路的運輸量繼續下降,就會造成一种“決定性的生產大災難”。到了12月,他竟然贊揚起我們的“机智而影響深遠的計划”了。1由此可見,我們的偉大的轟炸攻勢終于開始奏效了。 1見特德著:《戰爭中的空軍力量》,第118頁。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