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德軍如潮水一般涌進蘇聯,希特勒万沒料到龐大的蘇聯這么硬。德國裝甲部隊的前鋒已進抵离莫斯科40英里的地方,已經看見克里姆林宮了。 ※ ※ ※ 且說征服蘇聯,獨霸歐洲,是希特勒蓄謀已久的陰謀。但是"海獅計划"受挫,希特勒不僅沒有取得征服不列顛的“最后胜利",而且也喪失在地中海給英國人以致命打擊的机會。 由于佛朗哥多變、墨索里尼的愚蠢,甚至由于貝當元帥的年邁昏庸,希特勒的确在地中海失去了大好的机會。意大利侵略軍在埃及沙漠中遇到了災難,現在到了12月,又在阿爾巴尼亞的雪山中面臨著災難。這些不順心的事件也是戰爭和第三帝國的歷史進程中的轉折點。這些事件的發生,不僅由于德國的朋友和盟國的軟弱,他們進行的侵略戰爭不得人心,而且一部分是由于這個納粹統帥不能了解必須采取目光遠大的洲際戰略,以最后達到稱霸歐洲的野心。早在法國投降之時,德國人就著手侵略蘇聯的計划。 1940年12月28日,希特勒發布了第21號訓令,正式确定了代號為"巴巴羅薩"的侵略計划。計划的目的是:在對英的戰爭結束以前,以坦克、摩托化部隊及航空兵部隊突施“閃電"式的突然襲擊,分割圍殲蘇聯西部蘇軍主力,爾后向戰略縱深發展進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頓巴斯,前進至伏爾加河、阿斯特拉一線,于1941年入冬前結束戰爭。為實現這一計划,德軍集中了181個師又20個旅共550万人,坦克4300輛,火炮47000余門,飛机4980架,以及192艘艦艇,并將這些力量編為3個集團軍群和3個獨立行動的集團軍,准備在3個戰略方面實施進攻。 “巴巴羅薩"計划的基本部署是: “北方"集團軍群,轄第16、第18集團軍和坦克第4集群,共29個師,由萊布元帥指揮,在東普魯士的哥尼斯堡以東向列宁格勒總方向實施進攻,消滅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蘇軍,占領蘇港口,使蘇聯艦隊失去基地。 “中央"集團軍群,轄第4、第9集團軍和坦克第2、第3集群,共50個師又2個旅,由博克元帥指揮,在波蘭的華沙向布列斯特、明特克方向突擊,圍殲白俄羅斯境內的蘇軍,爾后直指莫斯科。 “南方"集團軍群,轄第6、第17、第11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坦克第1集群和匈牙利一個快速軍,共57個師又13個旅,由龍德旅泰特元帥指揮,自波蘭的赫爾姆向基輔方向進攻,攻占基輔以南地區的第聶伯河渡口,消滅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的蘇軍,然后向頓巴斯發動進攻。 德軍的挪威集團軍以及芬蘭的東南集團軍、卡累利阿集團軍,共21個師又3個旅,在挪威和芬蘭境內展開,配合“北方"集團軍攻占列宁格勒。 “巴巴羅薩"計划制定后,德國法西斯在策略上,玩弄了“海獅騙局",以假亂真,麻痹蘇聯。希特勒曾說:“要把進攻俄國造成歷史上最大騙局"。為此,納粹千方百計地采取偽裝和欺騙的手段,迷惑蘇聯。希特勒在英吉利海峽和加萊海峽沿岸,集結了大量的渡海和登陸船只、器材;在海岸上裝配了許多假火箭;軍隊進行了頻繁的登陸演習;甚至把大批的德軍調到蘇聯邊境,也說成是進攻英國而來到東方休息調整。臨戰前,希特勒一反常態,在宣傳上停止了對蘇聯的攻擊,把斗爭矛頭集中指向了英國。就這樣在"海獅計划"的掩蓋下,德軍早已把大批兵力集結在蘇聯的邊境上。准備工作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要求完成。 在德軍按照"巴巴羅薩"計划加緊進行入侵蘇聯的戰爭准備時,東方的俄國人的情況如何呢? 當時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處于帝國主義國家的包圍之中,1939年3月,斯大林針對德國法西斯的侵略已經開始的形勢,明确指出德、意、日結盟的侵略性,以及西方國家企圖"禍水東引",慫恿德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危險性,號召蘇聯人民必須從各方面做好反侵略戰爭的准備。 斯大林為了贏得更多的時間作戰爭准備,先后与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与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与土耳其簽訂互相保持中立條約。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又通過軍事、政治、外交途徑,將西部國界線向西推移。并認為國界線的西移將使德軍東犯必須從更西的几百英里開始,并且在經濟上和兵員上都作了充分准備。蘇聯加快農業和工業發展的速度,并有一大批軍事工厂開工生產。在兵員上,1939年頒布了《普通義務兵法》,延長服役期。 在戰略計划和兵力部署上,為對付德軍的侵略,蘇軍總參謀部作了詳盡部署。 1941年4月底,希特勒發布了侵略蘇聯的命令,并确定進攻的日期為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德國國防軍各軍兵种指揮官以及納粹党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參加的一次會議中指出,對蘇聯的大規模行動中,如同以前納粹党衛隊行動隊和納粹党衛隊行動的行動方案。指示党衛隊:“……必須像對待蘇聯政治家一樣消滅猶太人"。會議后,納粹國防軍最高統帥部起草了"巴巴羅薩行動計划"。在這個計划中确定了希姆萊在這次大規模行動中對納粹党衛隊的特別任務有特別指揮權。納粹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最高指揮官凱特爾于1941年3月13日在這份命令書上簽了字,同時他將這些任務分配給3個集團軍群的最高指揮官。這些重大原則的規定表明,納粹党衛隊行動隊處決平民百姓是合法的,是他們自己職責范圍之內的事情。 希特勒的納粹党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是一個殺人狂。希姆萊是希特勒手下的惡魔,冷酷狡黠,權迷心竅,是第三帝國最野心勃勃和不擇手段的人。希姆萊1900年10月7日生于慕尼黑。20年后,海因里希·希姆萊接管了党衛隊。希姆萊的生命過程就是殺人的過程。 早在1933年希姆萊就創立了"遺傳研究所"。1935年1月1日,"遺傳研究所"通過了一個擴大研究范圍的新章程。這樣終于在集中營里也進行了試驗。大多數涉及到人的試驗都是由"遺傳研究所"發動、組織和投資。這群披著人品的畜牲試驗所用的人,都是由党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這個毫無人性的殺人狂提供的。1941年5月,希姆萊爽快地答應了西格蒙德·拉舍爾的高空飛行研究,并為此提供了大量"犯罪"人員。 因此就在取之不盡的人鼠后備隊的中心——達豪建立了一間負壓室。据拉舍爾的助手安東·帕霍勒格博士說:“我通過負壓室的觀察室親眼看到了俘虜忍受真空的壓力,直至他們的肺部爆裂。有些試驗會在頭腦里引起一种壓力,以致那些人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而出現神經錯亂和頭發脫落的現象。他們用手和頭去撞擊牆壁,聲嘶力竭地喊叫,設法減輕對鼓膜的壓力。一般來說,到了完全真空的時候,被試驗的人就會結束生命。完全真空的試驗無疑會導致死亡,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更多地是把負壓室用作例行的槍決,而不是用他們來作試驗。” 這些可怕的試驗一直持續到1942年5月,大約有200多個囚犯被利用進行這种試驗。 經過這些稀薄空气的試驗后,拉舍爾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有關冷凍作用的新試驗。新試驗的目的是要為那些經常在北海上空被擊落的擔任轟炸英國本土任務的飛行員找到最好的飛行服。他們中間許多人本來可以在水上進行自救,但是當他們攜帶游泳工具泡在水里數小時后,就會凍死。這种殘酷的試驗從1942年8月一直持續到1943年5月。又有無數的囚犯成為該試驗的犧牲品。 希姆萊為繼續這些試驗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并在許多封信中不厭其煩地說,只有党衛隊可以提供必要的"活人材料"。他經常親自出席這些試驗,并不斷地反對來勢凶猛的外界輿論的抗議。 那位法西斯忠實走狗拉舍爾,并沒有因為他對納粹作出許多有用的試驗而幸免于難,最終連他的妻子的性命都一起搭了進去。拉舍爾夫人被絞死在拉文斯堡,拉舍爾博士被送進達豪,1945年4月底被德國法西斯分子用手槍打死。 德國法西斯還在試驗許許多多的疫苗和防御一場細菌戰的預防劑。 為了獲得疫苗,他們在布痕瓦爾德把傷寒傳染給做培植病毒的男人;在達豪研究沼澤中,培育蚊子,并在1000多人的身上進行試驗。首當票沖的是波蘭牧師。1943年9月,在東線突然爆發了一种黃疸傳染病(一個月內發生18万起病例),接著就在奧斯威辛,繼而在薩克森豪森對參加波蘭抵抗運動的猶太人就上述病例進行試驗。 集中營里被試驗的人員是用之不盡的:在囚徒身上試用新藥;在奧拉宁堡進行挨餓和口渴試驗;在布痕瓦爾德進行人造荷爾蒙的試驗;試驗血漿用來治療坏疽;試驗藥膏用來治療磷火引起的燒傷。此外,還進行血液學和血清學的試驗。在達豪,人為地引起了蜂窩組織炎、潰瘍、敗血病。他們試驗如何使用磺胺藥,如何對骨頭、神經和肌肉系統進行外科手術,用注射碳方法進行無痛苦死亡法的試驗,注射這种碳酸針以后,不到1秒鐘就會置人于死地;他們觀察有毒子彈的作用(臨床的描述是駭人听聞的);研究一种把感染毒品的人進行解毒的方法;研究生物鹼和未知道的毒藥;讓囚徒服用毒藥膠囊后進行試驗。納粹頭目們的最后時刻就是服用這种膠囊自殺的。此外,還進行了其他有關化學毒品效果的試驗。 所有的這一切,我們不能細細地加以詳述,只簡單地說說。(讓全世界人民公證地看待法西斯暴徒的罪行),而每一項試驗都是离不開活人的。此外,德國人還在蘇聯設立了猶太人隔离區。 1941年6月,党衛隊總部指示納粹党衛隊行動隊和納粹党衛隊行動分隊,戰爭一開始,就設法通過大批槍殺,或者通過集体迫害,或者通過汽車毒起室對當地數百万人民進行殘酷的殺戮。設立猶太居民隔离區是"一個死亡行動的副產品"。 納粹在蘇聯的"屠殺波"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德國國防軍、納粹党衛隊行動隊和行動分隊越過蘇聯邊境,并開始大批槍殺平民百姓,特別是槍殺猶太居民為標志。第二階段以從1941年秋在波羅的海地區開始并持續到下一年,在所有地區展開的大屠殺為標志。當第一"屠殺波"還在南方肆虐的時候,第二"屠殺波"已經在北方翻滾起來。納粹占領者在大批槍殺的第一階段即著手建立猶太居民隔离營,已經在為第二階段大批屠殺猶太人做准備了。 1941年春,在德國占領的蘇聯地區的猶太居民總數為400万人,在德國持續占領的22個月時間里,大約有300万猶太婦女、男人和儿童被殺害。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時30分,希特勒采取了不宣而戰的強盜慣伎,突然對蘇聯發動了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德國的仆從國意大利、芬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也一道參加了侵略蘇聯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具有決定性的大戰,在蘇聯國土上展開了。 法西斯德國對蘇聯的入侵,是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開始的。德軍首先以大量的航空兵對蘇聯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樞紐、軍事基地以及正在向國境線開進的軍隊進行猛烈的轟炸,并在蘇聯軍防御縱深內空降傘兵,搶占要地。同時以數千門火炮對蘇軍的邊防哨所、防御工事、通訊樞紐和部隊集結地進行猛烈轟擊,然后以优勢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隊為先導,從波羅的海喀爾巴阡山寬約1500英里的正面發起全線進攻。 德國及其附庸國的大批特務分子也隨德軍一起進入蘇聯境內,大肆進行破坏活動。法西斯德國對蘇聯的突然襲擊,使蘇聯在戰爭初期遭受重大的損失。西部邊境60多個机場同時遭到猛烈轟炸,蘇軍半天之內損失飛机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其飛迎戰,就被炸毀在机場。許多重要城鎮、通訊設施、交通樞紐和海空軍基地也遭到嚴重破坏。邊境軍區指揮机构基本陷于癱瘓,部隊出現了混亂。邊防值班部隊雖也進行抵抗,但因得不到及時援助,勢單力薄,防線迅速被突破,戰爭的第一天,德軍就前進350至600英里。 德軍的大規模突然襲擊,把蘇聯最高當局也搞得暈頭轉向。但蘇聯人很快恢复了鎮靜。在斯大林領導下,蘇聯共產党和政府號召全体蘇聯人民起來進行偉大的衛國戰爭,并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領導的國防委員會,以及有莫洛托夫、朱可夫等參加的最高統帥部,動員一切力量,來打擊法西斯侵略,爭取胜利。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全体蘇聯人民發表廣播演說,指出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的目的,不僅是要消除蘇聯面臨的危險,而且還幫助那些呻吟在德國法西斯主義枷鎖下的歐洲各國人民獲得解放。他號召蘇聯各族人民緊急動員起來,同德國法西斯進行殊死的斗爭。 6月26日,經過調整補充后的德軍坦克第4集群又繼續前進。德軍翻過起伏的群山,越過沙質平原,穿過沼澤和森林,一路上擊潰了蘇軍匆忙組織起來的層層抵抗。德軍并迅速攻下了西德維納河河上的陶格夫匹爾斯大橋。擊斃了橋頭堡的哨兵和准備炸橋的人員。使"北方"集團軍群的主力順利地渡過西德維納河,并于7月1日占領了里加。7月5日攻占奧斯特羅夫,又于9日順利地占領了蘇軍放棄的普施科夫。 与此同時,蘇聯的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在遭德軍空襲和波羅的海東岸被德軍攻占,艦隊在失去陸上依托的情況下,也被迫從利耶帕亞基向東北撤至塔林。至此,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在十天內侵入蘇聯境內400至450英里,前進至列宁格勒州。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在進攻發平時,是以南方兩路的鉗形攻擊,圍殲白俄羅斯的蘇軍的。6月22日晨,德中央集團軍群以40個師的兵力向蘇軍發動進攻。蘇軍在防守沒有充分准備的情況下,迅速向后撤退。 中央戰線的迅速潰敗,使蘇軍陷入岌岌可危的被動境地。到7月9日黃昏,德國法西斯坦克部隊在從波洛茨克到日洛賓的正面上逼近了西德維納河和第聶伯河地區,并攻占了維捷布斯克。從6月22日至7月10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深入蘇聯境內450至600英里,几乎占領了白俄羅斯的全部領土。斯摩棱斯克受到嚴重威脅。 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向基輔方向實施進攻,把烏克蘭的蘇軍主力消滅在第聶伯河以西。德軍在南方進攻遭到蘇軍的抵抗,進攻的德軍經過一路苦戰,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才有几個師于24日突破蘇軍西南方面軍的防御正面,向杜布諾方向推進。 從6月24日至29日,在盧茨克、杜布諾、勃羅德一帶進行了一場戰爭初期以來的第二次大規模的坦克戰。經過5天的激戰,德軍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擊退了蘇軍反突擊,但德軍向蘇聯境內縱深尚不足60英里。6月30日,德軍占領了利沃夫和羅夫諾,7月4日攻占了奧斯特羅格,7月9日攻占日托米爾。個別的坦克部隊已進至通向基輔的近地。与此同時,德第13集團軍和羅馬尼亞軍隊已抵莫吉廖夫至波多利斯基一線。這樣,不僅基輔受到威脅,而且蘇軍的西南方面軍的主力也有被德軍包圍的危險。至此,德軍在西南方面也推進300至350英里。 希特勒侵略軍在戰爭初期占有极大的优勢:德法西斯奪取了歐洲的巨大經濟和戰略資源,德國及其占領的國家共生產3180万吨銅(當時蘇聯生產1030万吨);'德國擁有精良的裝備和進行侵略戰爭的經驗;特別是采取了突襲的方式。在戰爭爆發前,蘇聯為加強戰備和西部邊境防線,已做了許多工作,戰爭爆發時,蘇軍在西部邊境總共有149個師的兵力。但蘇聯最高當局對德國發動侵蘇戰爭的時間和規模卻嚴重估計不足,蘇聯西部邊界地區的工事也未完成,蘇軍對敵人的突然襲擊缺乏足夠的思想准備,也缺乏組織和實施戰略退卻的訓練,缺乏對付敵人集群坦克的有力措施,凡此种种因素,造成了蘇軍的戰爭初期的嚴重失利。到1941年初秋,希特勒認為蘇聯已經完蛋了。 希特勒德軍的大舉入侵,蘇聯大地上濃烈的硝煙持續不斷,雙方展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大廝殺。 入侵的德軍首先在列宁格勒挨了蘇聯當頭一棒。 “巴巴羅薩計划"中,就有迅速占領列宁格勒。為何希特勒對列宁格勒如此重視?原來希特勒統帥部認為奪取蘇聯這一重工業中心和海港具有特殊意義。占領涅瓦河上的這座城市,可以掌握整個波羅的海的主動權,控制十條鐵路線,尤其是控制那條把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同蘇聯其他一些經濟地區聯結起來的十月鐵路線,在國際上有重要意義。從政治上、軍事上看,占領列宁格勒并同芬蘭軍會合,可以使法西斯同盟更加鞏固,迫使其他一些處于動搖不定的國家加入反蘇戰爭。同時,為了進入莫斯科所必要之兵力,可把用于攻占列宁格勒時用的第4坦克集群的所有坦克和机械化兵團抽調出來。 希特勒很早以前,就命令萊布元帥務必在1941年7月21日以前拿下列宁格勒。這個狂妄的戰爭販子竟宣稱,他屆時要在列宁格勒"皇宮廣場"檢閱軍隊,在"阿斯托里亞"飯店舉行盛大"祝捷"宴會,甚至已擬好了宴席菜單。7月9日,德國法西斯的鐵蹄終于踏上了列宁格勒州的地界。 就在列宁格勒面臨北、西南、西北三個方面受敵的臨危時刻,蘇軍統帥部于7月10日任命伏羅希洛夫元帥為西北方向指揮部最高軍事負責人,日丹諾夫為軍事委員會的委員,統一指揮西南方面軍和北方方面軍的作戰行動。指揮部緊急動員百万列宁格勒居民夜以繼日地輪著在盧加河畔的西姆斯尤—盧加—金吉射普一線搶筑一條堅固的防線,以阻滯德軍前進。同時在列宁格勒的四周再构筑第二、第三道防線。 得意忘形的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赫普納上將宣稱,只要一舉攻破盧加,他就拿到了打開列宁格勒大門的金鑰匙。然而,德軍在盧加河畔受到了列宁格勒英勇保衛者的歷時一個多月的殊死抵抗,德軍尸橫遍野,德軍妄圖于7月21日前攻下列宁格勒的計划破產了。 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受阻于盧加河畔,這對北方集團軍群司令萊布元帥來說真是個不祥的兆頭,它預示著要進駐列宁格勒,將面臨著更多胜負難卜的激戰。萊布絞盡腦汁,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辦法。他打算重演過去以迂回突破法國"馬奇諾防線"故伎,避開正面攻取盧加,把重軍調往蘇軍防御較薄弱的金吉射普——納爾瓦地區,企圖從這里突破盧加防線進逼列宁格勒。當他把自己的這一計划呈報希特勒時,卻遭到希特勒的否定。 在希特勒看來,他的中央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現在离莫斯科只有350英里,再加一把勁,莫斯科便垂手可得。若此時,萊布把北方集團軍群的精銳之旅——第4裝甲集團軍從盧加河上游移到下游,無异于釜底抽薪,不僅使中央集團軍群失去強有力的依托和掩護,也打亂了希特勒想抽調第4裝甲集團軍前往莫斯科一線作戰的計划。 萊布只得重新部署兵力。他在盧加防線部署了北部集團軍、盧加集團軍和南部集團軍,企圖經加特契進攻列宁格勒;沿盧加—列宁格勒公路進擊列宁格勒;在諾夫哥羅德和楚多沃一帶進攻,從東包抄列宁格勒,進而与芬蘭軍隊會師斯維爾河。僅德軍北部集團軍群所擁有的坦克就超過蘇軍坦克14倍,大炮超過一半以上,气勢洶洶也。 列宁格勒是十月革命的搖籃,是蘇聯的第二大城市,是最重要的海港和工業、文化中心,人口有300多万。 1941年8月8日10時,德軍北部集團軍首先在盧加河下游的伊万諾夫斯科耶——大薩勃斯克地區的橋頭陣地向蘇軍發起猛烈進攻。德軍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在蘇軍的陣地,一時間盧加河上彈如雨注,惡浪排空。 斯大林和蘇共中央號召當地軍民不惜一切代价,保衛列宁格勒。8月13日,金吉射普防區激戰中,蘇軍第8集團軍雖被切斷与友軍聯系,但仍英勇戰斗,堅守在第17、18、19、21、25和26號火力點上,直到最后一個人。其中第17號火力點的蘇聯紅軍在彈盡無援的情況下,最后毅然炸毀火力點,全部壯烈犧牲。 8月15日下午6時,德軍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突破蘇軍第一道防線。當德軍在盧加防線發起全線進攻時,列宁格勒北面的芬蘭軍隊也以3個師的兵力向列宁格勒圍了過來。列宁格勒的局勢緊張起來。 蘇軍統帥部給列宁格勒方面軍下達了任務:從西、西南和東南方保衛列宁格勒,不讓德國切斷十月鐵路線、彼斯夫鐵路線和北方鐵路線;不惜一切代价地扼守住卡波爾高地,确保從海上保衛列宁格勒;阻止芬蘭軍隊在烏奧克西河一線發動進攻,并且不讓芬蘭軍隊靠近基洛夫鐵路線。同時,列宁格勒方面軍軍事委員會還部署了市北、市東和市西南三方向上的列宁格勒市防御体系。 8月底,德軍占領了列宁格勒東南方向的托斯納、姆加等地,妄圖從東面包圍列宁格勒,沿涅瓦河左岸向拉多加湖推進。9月8日,德軍到達拉多加湖南岸,占領了什利謝爾堡,從陸上封鎖了列宁格勒。從此,蘇聯紅軍開始了長達900天的保衛列宁格勒的英勇戰斗。 9月9日上午9時30分,德國北方集團軍群開始向列宁格勒發動全線進攻。主攻方向選在加特契納防區的基賓——羅普薩——紅村一線。 希特勒命令他的法西斯軍隊,用封鎖和不停的空襲和炮擊,把列宁格勒夷為平地,并要將這座城市從地球上抹掉。哈爾德建議用饑餓配合德軍進攻。列宁格勒軍民面臨著极其嚴重的困難。 9月10日下午德軍突破了列宁格勒第3近衛民兵師的防地,向紅村猛扑,并向這一突破口投入大量步兵和坦克,雙方力量對比懸殊。11日蘇德雙方繼續進行激戰。12日,蘇軍被迫后撤,德軍占領了杜德戈夫陣地。德軍第58步兵師又占領了紅村,隨后又向列宁格勒西南的烏里茨挺進。 從9月25日期,列宁格勒方面軍的部隊及民兵終于完全制止了德軍對列宁格勒的瘋狂進攻。德北方集團軍群司令萊布元帥技窮力竭,他一面命令所屬部隊轉入防御,一面倉皇向大本營告急:“集團軍群所剩之兵力已無法向列宁格勒繼續進攻。"希特勒接到這一報告,頓時火冒三丈,并在總理辦公室,當許多元帥和將軍的面歇斯底里地大罵萊布無能。 在列宁格勒保衛者挫敗敵人瘋狂進攻后,德北方集團軍群便從陸海兩個方面收緊了列宁格勒的四周包圍圈,妄圖以饑餓和即將到來的寒冷困死城中的300万軍民。 德國法西斯的饑餓戰終于開始了。因為在姆加車站和什利謝爾堡失守后,城內与蘇聯內地的鐵路交通完全被切斷。拉多加湖也只剩中間一段僅寬65英里的水域不在敵火射程內,這是被圍的列宁格勒唯一從外界取得糧食和一切必需品的水上生命線。斯大林和蘇共中央派人從湖上給列宁格勒軍民運送給養。可是,這仍不能滿足列宁格勒軍民的全部需要。列宁格勒很快就發生了饑荒,工人每人每天只能分到7兩9錢的面包,儿童、病人和一般公務員每天只能分到3兩9錢。 但是,英雄的列宁格勒軍民沒有被希特勒的封鎖、轟炸所嚇倒,也沒有因饑餓而屈服。他們在蘇共的領導下,一致奮起,同德國法西斯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斗爭。他們在全城加強了各种防御措施。 12月9日,蘇軍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和饑餓,艱苦作戰,胜利地收复了提赫文,把德軍擊退到沃爾霍夫河的對岸,向西推進了150英里。提赫文的解放不僅加強了列宁格勒的防御,打通了列宁格勒通過拉多加湖同蘇聯內地鐵路的聯系,而且大大改善了市內的糧食供應,使成千上万的列宁格勒人免除餓死的威脅(1941—1942年間冬季饑餓奪走了10万列宁格勒人的生命)。列宁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聯合發動冬季攻勢,徹底粉碎了法西斯用滅絕人性的饑餓使列宁格勒人屈服的毒計。 1942年春季,列宁格勒附近的軍事形勢仍很緊張。4月5日,希特勒發出了第41號指令,凶相畢露地命令北方集團軍群以強攻拿下列宁格勒,以挽回中央集團軍群在莫斯科城郊的頹勢;同時,也為德軍攻占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的夏季攻勢解除后顧之憂。大批的德軍集結在列宁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之間的姆加、托斯諾和柳班地區。 1942年夏季,希特勒趁歐洲第二戰場尚未開辟,糾集了他們沒有動用的一切后備力量,在蘇聯境內西南方面集結。以兵力优勢,突破蘇軍西南防線,進入沃龍涅什、斯大林格勒、諾沃羅西斯克、莫茲多克、皮亞齊果爾斯克等地區。正當德國法西斯為自己的夏季攻勢洋洋得意,自以為在蘇德戰場上穩操胜券時,蘇軍抵擋德國軍隊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高加索山前地帶的進攻。此時,列宁格勒方面軍在沃爾霍夫方面軍的策應下,主動出擊列宁格勒西南方的烏里次克和涅瓦河左岸南面第八水電站之德軍,迫使德軍把集結在拉多加湖南面的大批部隊調來解圍,從而挫敗了德軍北方集團軍群企圖從沃爾霍夫方向用強攻拿下列宁格勒的計划。 1942年秋,正當全世界都在關注著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大血戰時,列宁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兩支軍隊正著手准備突破包圍,并決定把拉多加湖南面戰場上的一段稱為西尼亞維諾突出部作為兩個方面軍聯合進攻的突破口。 1942年12月2日,蘇軍最高統帥部命令列宁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迅速做好突圍戰斗的一切准備。這次突圍戰役代號稱"火花"。1943年1月1日,由于天豈不好,原定的進攻時間不得不往后推遲。 1943年1月12日清晨,气溫零下23度,但云霧已擋不住初升的太陽。這時蘇軍陣地的2000門大炮和迫擊炮一起向德軍陣地猛轟。隨著猛烈的炮火,左翼的列宁格勒方面軍所屬的第67集團軍的紅軍,從涅瓦河左岸向著東南地區的什利謝爾堡和第一工人村發起猛攻;右翼沃爾霍夫方面軍所屬的第二突擊集團軍的戰士們,從第九工人村的北面和南面向著第一工人村和第六工人村出擊;而第12滑雪步兵旅的紅軍,則迅速穿過拉多加湖結冰的湖面,從敵人背后襲擊德軍。經過七天浴血奮戰,列宁格勒和沃爾霍夫兩個方面軍最后于1月28日在第一和第五工人村胜利會師,德國法西斯對列宁格勒長達一年之久的包圍終于被突破了。 蘇聯紅軍突破了德軍的包圍,但法西斯軍隊仍占領著烏里次克和科爾皮諾附近的普爾科沃天文台,仍舊威脅著列宁格勒。 1943年夏天,希特勒利用西方同盟國繼續拖延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机會,不惜孤注一擲,向庫爾斯克弧形地帶猖狂反扑,妄圖扭轉敗局。為保衛列宁格勒,為牽制住列宁格勒附近的德軍,阻止德軍向庫爾斯克弧形地區集結,根据最高統帥部的戰略部署,列宁格勒和沃爾霍夫兩個方面軍決定再次在拉多加湖以南地區發動攻勢。 7月22日,西尼亞維諾戰役打響了。列宁格勒方面軍身處沼澤地帶的不利地形,把德軍緊緊咬住在陣地上打了一個半月之久,消耗了德軍大批有生力量,使德軍第18集團軍失去了戰斗力。 到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和沃爾霍夫方面軍經過浴血奮戰,已全線突破和摧毀德國人在列宁格勒城下的防線,并相繼收复紅村、羅普薩、烏里茨克、普希金、巴普洛夫斯克、姆加、烏里揚諾夫卡……。列宁格勒已從敵人的包圍中徹底解放了。 在此之后,列宁格勒軍民又為把德軍殘部全殲在俄羅斯的土地上,与德國法西斯軍隊進行了再次較量,使希特勒第三帝國在不斷的慘敗中不可遏止地走向崩潰。 歷時900天之久的保衛列宁格勒的偉大戰役,在整個蘇聯戰場上雖不及莫斯科會戰那樣具有重要政治意義,也不及斯大林格勒戰役那樣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但它不僅消耗了德軍有生力量,而且把兵力雄厚的德國北方集團軍群始終緊緊地拖住在蘇聯西北戰場上,從而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戰場的胜利。 且說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于1941年6月潮涌般地向東推進,接連占領了蘇聯几座沿海城市后,便喊出"侵入俄羅斯領土,就像刀子戳入黃油那樣容易"的狂言。7月底,希特勒向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下轄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下達了攻占敖德薩的作戰命令,戰火開始燒向位于黑海之濱的這座邊垂重鎮。 希特勒設想的計划是:奪取敖德薩——攻占克里木——進行南方戰役并有效地保障羅馬尼亞石油通路的安全——從而實現為整個戰爭提供必不可少的液体能源之目的。然而,在這個系列性戰役計划的因果鏈上,敖德薩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重要環節。因此當德軍在南部戰線初戰得手后,希特勒立即下達了"全力盡快解決敖德薩問題"的作戰命令,并要求8月上旬拿下這座打開南方石油通路的重要門戶。 早在7月間,蘇聯最高統帥部在組織全線戰略撤退的同時,就根据德軍南線作戰之企圖和敖德薩重要的戰略地位,向黑海艦隊下達了緊守敖德薩的作戰命令。并電示敖德薩海軍基地司令員茹可夫少將,保衛敖德薩的戰斗不受前線戰局的影響,必須堅守到最后一刻,……并准備同友鄰軍种協同作戰。 隨著蘇軍的全線戰略撤退和德軍的節節進逼,戰爭形勢日益趨惡化。7月下旬,蘇軍撤至德涅斯特河東岸。8月初,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抵達蒂拉斯波以北,從陸路方向對敖德薩形成包圍之態勢。擔任進攻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及部分德軍在安東尼斯庫的指揮下,以排山倒海之勢,直扑而來,一場戰爭就要爆發了。 敖德薩此時對蘇軍來說已是孤城一座,而且處于德軍之后方。戰事如火,十分危急。敖德薩的一切准備工作,只能在臨戰前有限的時間突擊完成。敖德薩軍民在短短的几天時間內完成了三道陸上防御工事的构筑。并根据敖德薩市區的建筑物和街道的特點构筑了防御体系。 7月28日,以海軍基地為主,成立了第一支城防部隊,下轄混編步兵第421師,兩個海軍陸戰團及若干個海軍支隊。這是一支打亂建制按照作戰需要而組成的混合部隊。然而,就是這支臨時組建的部隊,卻要在敖德薩最危難的時刻,擔負其中流砥柱的重任,用生命和鮮血去抗擊敵人瘋狂的進攻。 1941年8月4日,南線蘇軍在列宁格勒抗擊入侵德軍的同時,英勇的敖德薩保衛戰在德軍占領區的后方拉開了序幕。 戰斗首先在城防外圍打響。羅馬尼亞軍投入重兵作戰,攻勢如潮,企圖依仗其兵力兵器占絕對的优勢,采取重兵器推的擠壓戰戰法,在行進間一舉攻占敖德薩。5月8日,即開戰后的第五天,羅馬尼亞軍已進抵德涅斯特灣、哈吉別伊斯湖北端和季利古爾湖一線。在羅軍強大的攻勢面前,蘇軍進行著艱難而頑強地抵抗。但是,隨著戰役的日趨激烈,蘇軍傷亡慘重,戰斗力銳減,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 8月18日以后,羅馬尼亞軍集中了17個師零7個旅的兵力向敖德薩發起猛烈進攻,占領了蘇軍一些陣地。包圍圈越來越小,情況對蘇聯人來說越來越糟。 前方將士的浴血奮戰,一直在牽動著克里姆林宮里元帥和將軍們的心。斯大林在密切地注視著敖德薩的變化和發展。8月19日,迫于形勢的壓力,斯大林基于對敖德薩戰局的全面考慮,簽發了下達命令:“成立敖德薩防區,隸屬于黑海艦隊軍事委員會,任命海軍基地司令員茹可夫少將為敖德薩防區司令員"。一個受命于危難之際而富有權威性的聯合指揮机构在戰火中誕生了。 8月20日,羅軍發起又一輪新攻勢。但卻遭到新建的防區聯合指揮部指揮下的蘇軍猛烈攻擊。使羅馬在离城15英里的地方停止不前。 在陸上防區,由八千名水兵組成的防御部隊堅守在城外防區的戰壕里,海魂衫筑起了一道堅固難破的防線。 在海上方向,蘇軍的海軍部隊和岸炮部隊以積极的作戰行動支援和配合陸上作戰,使進攻敖德薩的羅馬尼亞軍受到來自海上方向的嚴重威脅。 羅軍見其鉗形攻勢在蘇軍頑強的抵抗下難以奏效,便又生出一計,緊急調整部署,采取"三箭啟發、迫推擠壓"的戰法,又發動了一輪新攻勢,三路羅軍在敖德薩的一側一字擺開,由西向東形成迫推之勢,聲勢浩大,气勢逼人。 敖德薩右翼的戰斗進行得相當激烈。羅軍用強大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向蘇軍第54團、榴彈炮第134團以及邊防部隊和海岸部隊的陣地猛沖,但英勇的蘇聯人一次次打退羅軍的進攻。8月底,羅軍的先頭部隊突入到敖德薩港口附近,于是雙方士兵展開了白刃戰。 為了給地面進攻的部隊提供強大的空中支援,德軍從地中海戰區專門抽調了大批俯沖轟炸机、魚雷机以及久經戰火的飛行員,加緊對敖德薩的空中攻擊。 9月初,羅軍加緊了對海上交通線的打擊,并將用于奪取制空權作戰的ME—109型殲擊机改為轟炸机使用。8月27日,羅馬尼亞軍占領了庫亞利尼茨灣至敖德薩東北濱海地帶,并開始使用軍屬炮兵和集團軍屬炮兵群對城市、港口以及航行在距海岸4至5英里的運輸船只進行炮擊。9月12日,羅馬尼亞軍在達爾尼克方向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奪占了格羅斯、利賓塔爾和克理因、利賓塔爾之間的蘇霍灣西岸地帶,炮火直接遮攔了近岸的海上航線。 戰局的進一步惡化,使克里姆林宮焦慮不安。9月中旬,最高統帥斯大林口述的電報直接發往敖德薩:“請向保衛敖德薩的指戰員們轉達最高統帥部的請求,再堅持6至7天,在這段時間里,將會得到航空兵的支援和武器補充……” 戰火緊包圍著敖德薩,依然在繼續蔓延。面對日趨惡化的形勢,茹可夫少將看地圖,苦思冥想,竭力想從中找出緩解被動防御作戰的有效對策。 9月19日,步兵第157師和一些加強部隊由新羅西斯克輸送進敖德薩,為城防作戰補充了新生力量。海軍艦隊突破封鎖的運輸行動,使茹可夫少將得到啟示,于是一個新的戰爭策略在其腦海中形成。 根据對戰場形勢的全面分析,軍事委員會一致認為,只有從海上主動出擊,從側翼給敵軍以狠狠打擊,才能減輕德軍對陸上進攻的壓力,并決定突破口選在多菲諾夫卡至亞歷山大羅夫卡地域結合部位。向羅軍左翼實施反擊。 9月22日1時,各登陸編隊利用暗夜的掩護已大部分到達指定海域會合。1時21分,編隊指揮員戈爾什科夫海軍少將一聲令下,暗無星月的海面突然炮聲大作,火光沖天,把格里戈里耶夫卡海岸映得如同白晝一般。在距岸約15至20海里的海面上,蘇軍火力支援艦艇對岸上目標進行猛烈的射擊,正當岸上羅軍防御部隊暈頭轉向的時候,蘇軍登陸兵潮涌般向岸上扑來。經過激烈的突擊上陸和短兵相接的廝殺,蘇軍終于占領了灘頭陣地。截止18時,蘇軍已攻入到切班卡和舊多芬諾夫卡等縱深地區。 与此同時,蘇軍的一架TB—3型運輸机搭乘傘兵小分隊實施了空降。這支只有23名傘兵的突出小分隊,出豈不意地出現在敵后,給羅軍以猝不及防的打擊,成功地破坏了羅軍的通訊設施和指揮系統,有力配合了登陸作戰行動。 步兵第421師和第157師按計划分別在丰坦卡和希子登夫卡對羅軍發起猛烈反擊,使羅軍受到了最沉重的一次打擊。23日凌晨,登陸部隊与步兵第421師以及傘兵分隊胜利會合。這次作戰取得了重大成果,擊潰了羅軍2個師的兵力,迫使羅軍后撤5至8英里,擴展了蘇軍的防御陣地。 經過近兩個月的堅守和苦戰,到9月底時,敖德薩的戰局開始向攻守相持的態勢轉變。羅軍傷亡慘重,對久攻不克的敖德薩已完全喪失進攻的信心和能力,開始在城市四周轉入全線防御。 正當敖德薩軍民摩拳擦掌,向敵人討還血債的時候,蘇聯最高統帥部縱觀全局決定放棄敖德薩。 10月16日傍晚,羅馬尼亞軍終于攻占了敖德薩。然而,這里已是人去城空,一片廢墟。73天的激戰只給占領者留下了兩組無情數字:羅馬尼亞軍死傷16万人,損失200多架飛机和100輛坦克;蘇軍成功地實施了長達兩個半月的堅守作戰,最后突出重圍,將8.6万人的部隊、1.5万余人的居民、426門炮、50輛坦克、1156輛汽車、163輛牽引車、3625匹馬以及25000吨物資安全撤出。 雖然蘇軍進行了英勇抵抗,但德軍還是暫時取得了軍事上的胜利。至1941年10月,德軍完成了戰略突破,渡過西維納河,進逼第聶伯河。蘇軍節節敗退,遭到重大損失。希特勒以及德軍統帥部對初期的胜利欣喜若狂,紛紛彈冠相慶。但是,對于斯大林和他的統帥部來說,初期的失敗決不意味著世界末日的到來。蘇聯有近2億人口,符合服役年齡的男子有1600万人。在烏拉爾山后的規模巨大、生產效率很高的軍工厂依舊安然無恙。蘇聯人最需要的是爭取時間,以便在遙遠的東部地區重新組織力量。 然而希特勒和德軍統帥部卻不能等待了。他們急于取得蘇德戰爭的徹底胜利,在完成戰略突破任務后,又以182個師的兵力,繼續在全線發動進攻。其大体部署是:“北方"集團軍群繼續向列宁格勒挺進,從東和東南切斷這個城市与蘇聯國內各地聯系的交通線,奪取列宁格勒,殲滅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蘇軍(該線進攻的德軍前文已詳細介紹過);"中央"集團軍群合圍并消滅斯摩棱斯克地區的蘇軍,為爾后進攻莫斯科創造條件;“南方"集團軍群以主力向基輔方向進攻;芬蘭集團軍沿拉多加湖西側進攻,殲滅卡累利阿南部地區和卡累利河地區的蘇軍,打通從芬蘭到列宁格勒的道路。 蘇軍統帥部鑒于全線失利的情況下,不可能對德軍實施戰略進攻。于是及時改變了戰略指導思想,由實施的戰略進攻改為實施戰略防御,首先破坏德軍的進攻銳勢,穩定戰線,贏得組建和集結戰略預備隊的時間,在戰爭過程中消耗敵人有生力量,逐步改變力量對比,奪取主動權,為轉入戰略反攻創造條件。 為保證這一戰略方針的貫徹實施,蘇軍對統帥部進行了改組,由斯大林直接領導統帥部工作,并成立了戰略領導的中間机构——各方向指揮部,分別由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鐵木辛哥和布瓊尼主持。7月19日,斯大林被任命為蘇聯國防人民委員;8月8日又被任命為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于是統帥部又改名為最高統帥部。 1941年7月,德軍在突破蘇軍的戰略防御,并經适當調整補充之后,又從西北、西方和西南三個戰略方向展開瘋狂的進攻。蘇聯軍民在蘇聯共產党的領導下,為粉碎德軍的進攻進行了极其艱苦的斗爭。 在此期間,蘇軍先后在西北方向進行了防御戰和列宁格勒保衛戰,在西方方向進行了斯摩棱斯克交戰,在西南方向進行防御作戰。這些交戰雖遭受了重大損失,但大大消耗了敵人力量,遲滯了德軍的進攻銳勢。,特別是列宁格勒保衛戰,希特勒原本妄圖攻陷列宁格勒以后,以其全部兵力從東北迂回,對莫斯科進行攻擊。然而,与敵人的期望相反,列宁格勒沒有被攻陷。盡管德軍向列宁格勒發動強大的攻勢,但列宁格勒仍巍然屹立。這又進一步打亂了希特勒的如意算盤,迫使德軍不得不暫時放棄北路重點進攻計划,轉而將重點進攻轉到中路和南部。 為攻占莫斯科,希特勒于9月6日發布了第35號指令,命令向莫斯科方向進攻,并將進攻莫斯科的戰役代號為"台風"。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在准備"台風"戰役過程中,得到北方集團軍群4個坦克師和2個摩托步兵師及一個空降軍的加強;得到"南方"集團軍群2個坦克師和2個摩托化步兵師的加強。這樣,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用于進攻莫斯科的兵力已達74.5個師,共180万人,坦克1700輛、火炮1。4万門、飛机1390架。 早在7月下旬,在進攻的主要方向上,德軍最高統帥之間,發生了嚴重分歧。以勃勞希姆和哈爾德為首的陸軍總司令部,堅決主張全力進攻莫斯科,希特勒則對此持反對意見。他對烏克蘭盛產糧食地區和工業地區以及高加索的俄國油田,垂涎已久。并且認為,他現在找到了一個誘殲仍在堅守中的基輔東面、第聶伯河東岸的布瓊尼部隊的大好机會。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打下列宁格勒,与芬蘭軍隊在北面會師。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必須從中央集團軍群分出好几個步兵師和裝甲師,調到北路,尤其是南路。莫斯科可以等一等再說。8月下旬,希特勒在一項指令中,對那些不能贊賞他的戰略天才的陸軍元帥和將軍們進行了嚴厲批評,并在一項"反備忘錄"中罵他們是一批"腦袋已被過時理論弄得陳腐不堪"的人。 在南路方面,龍德施泰特部隊由于得到從中路抽調出來的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和步兵師的增援,終于發動了進攻。基輔于9月19日陷落。在希特勒看來,這是一次"世界上史無前例的最大戰役"。 隨著季節改變和蘇聯人的頑強抗擊,德國人再也無法加快南路和北路的進攻速度。 莫斯科會戰是從9月30日開始的。在此之前,德軍已東進至摩爾曼斯克、安德烈陳波爾、布良斯克、波爾塔瓦、扎波羅熱一線,在北面包圍了列宁格勒;在南方逼進哈爾科夫、頓巴斯和克里木;在中部距莫斯科僅300至400英里。德國及其隨從同在蘇德戰場的總兵力為207個師,人數為蘇軍1。3倍,火炮為1.9倍,飛机為2.1倍。 德軍陸軍總部一直認為,消滅西方方向上的蘇軍,占領莫斯科,具有特殊的意義。它關系到戰爭的前途和命運,攻占這座城市,標志著德國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決定性胜利,足以向全世界顯示"閃電戰"的成功。 德軍的企圖是:從斯摩棱斯克東北、羅斯拉夫利和紹斯特卡三個地區,施以1個集團軍和1個坦克集群分別向加里宁、維亞茲馬和奧廖爾、圖拉方向突擊,從北、西、西南三個方向分割圍殲維亞茲馬地區的蘇軍西方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及布良斯克方面軍,然后以強大的快速集群從南北兩面包圍莫斯科,并以步兵兵團從正面進攻,于入冬前占領蘇聯首都。 9月30日,德軍坦克第4和第2集團軍群向尤赫諾夫和謝夫斯克方向開始局部進攻。10月2日,德軍在安德烈阿波爾至謝夫斯克廣大戰線上發動總攻。蘇軍雖進行了艱苦防御戰斗和一系列反突擊,但未能阻止德軍前進。 但是此時,納粹獨裁者又一次犯了自大狂妄的毛病。他認為,在冬季到來之前拿下蘇聯首都莫斯科還不夠。于是,希特勒又下令:'北方"集團軍群同時占領列宁格勒,在北面与芬蘭軍隊會師,繼續向前推進,切斷摩爾曼斯克的鐵路;"南方"集團軍群掃清黑海沿岸,拿下羅斯托夫,奪取邁高汽油田,向伏爾加河岸的斯大林格勒進軍,以切斷斯大林格勒与高加索地區的最后聯系。 在莫斯科正面維亞茲馬方向,德軍以大炮的猛烈炮擊和飛机的轟炸,開始了閃電式的突擊,裝甲部隊在火力的掩護下,沿著拿破侖進軍莫斯科的路推進,分別從羅斯拉夫利和杜霍夫希納向蘇軍扼守的維亞茲馬防線發動進攻。蘇軍依托陣地堅守,但終因德軍攻勢太猛而無法扼制,該防線于10月7日被突破,蘇軍被迫向后撤退,德軍突破防線后,采取大包圍迂回戰術,以南北兩面迂回包圍蘇軍的4個集團軍。被圍蘇軍在几百平方英里的戰場上,与德軍展開了合圍与反合圍的激烈交戰。蘇軍在斷絕后方供應,既缺油料又少彈藥的情況下,整團整營的蘇軍官兵端起刺刀向德軍的許多坦克、大炮沖去,用一切可能的辦法摧毀坦克和大炮。蘇軍的工兵只要挨近德兵就用刺刀挑,用拳頭打,用皮靴踢,用牙齒咬,許多德軍被打得缺耳少鼻,血流滿面。蘇軍的斗爭是頑強的,但終究無法抵擋德軍的坦克和大炮,被圍蘇軍雖拼死奮戰整整一周,牽制了德軍28個師的兵力,但終因寡不敵眾,大部被殲,一部被迫退守莫扎伊斯克防線,一部在德軍后方展開游擊戰。 在南方的布良斯克方向,德軍坦克第2集團軍群也在炮兵航空兵的強大火力掩護下發起了進攻。古德里安的可怖的先遣隊坦克揚起沖天的沙塵,疾速向布良斯克插去。布良斯克是蘇軍葉廖緬科司令部的駐地,也是莫斯科外圍防御陣地要沖。裝甲部隊不費吹灰之力就突破了蘇軍的防御陣地,不到3天就占領了布良斯克戰線后面125英里的奧廖爾。德軍的坦克隆隆地開進城里,城內電車上的乘客還以為是蘇軍的裝甲部隊呢,不住地向他們揮手致意。德軍坦克繼續向前推進,迅速切斷了布良斯克——奧廖爾公路,一舉攻占了卡拉切夫,緊接著又向布良斯克迂回包抄。葉廖緬科將軍擔心會遭包圍,本想率部突圍,但他接到布良斯克方面軍的命令是死守該城,于是組織部隊依靠工事抗擊德軍的進攻。 不久,布良斯克被德軍占領,杰斯納河上的橋梁也完好無損地為德軍占領,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与西面打來的德軍第2軍團會合,將蘇軍的3個軍團團團包圍。布良斯克方面軍被圍部隊与德軍展開了殊死搏斗,于10月下旬突破德軍的包圍,退至別廖夫的波內里附近,德軍則繼續向圖拉發動進攻。 在莫斯科西南,德軍坦克第4集團軍群企圖沿最短的捷徑扑向莫斯科,正沿莫扎伊斯克向莫斯科突擊。10月13日攻占了莫斯科以西100英里的盧加市,接著距莫斯科93英里的加里宁市也被占領。橫沖直撞的德軍裝甲部隊不僅切斷了莫斯科至列宁格勒鐵路線,而且還完整無損地占領了一座橫跨寬闊的伏爾加河的橋梁。爾后,又向距莫斯科僅62英里的博羅季諾周圍的防御陣地展開攻擊。 博羅季諾,是莫斯科外圍的屏障,也是交通樞紐和軍事重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1812年9月,13万法國軍隊和11万俄國人在這里進行大規模交戰。現在博羅季諾如被攻克,德軍長驅直入莫斯科城下,后果將不堪設想。為此,蘇軍不僅在這里赶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而且以第5集團軍1個軍的兵力進行防守。另外斯大林又從內地調來一個精銳的步兵師來加強這里的防御力量。這個師擁有2個裝備34型T和KtⅡ型坦克的裝甲旅,工兵都是訓練有素、驃悍凶勇的西伯利亞人。當時最先進的T34型坦克以密集隊形對迎面扑來的德軍裝甲部隊發動猛沖,蘇軍的斯托莫准克式俯沖轟炸机也在戰場上空俯沖猛扑,与轟鳴嘶吼的德軍施圖卡机一爭高低。戰場上,德軍越來越多的坦克部隊投入了這場鋼鐵巨獸的可怕爭斗,雙方的大炮一起轟鳴。戰斗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經過4天的激烈戰斗,德軍損失慘重,有的團整團被蘇軍殲滅,德軍付出沉重的代价,最后還是攻占了博羅季諾,蘇軍被迫撤退至莫斯科近郊的最后一道防線。莫斯科正面、西南面和西面的防線接連被德軍突破,首都已成為靠近前線的城市。 到10月20日,德國裝甲部隊的前鋒已進抵离莫斯科40英里的地方。蘇聯中央各部和外國使館,急忙撤退到伏爾加河上的古比雪夫城。這時納粹將領們滿以為憑著希特勒的大膽領導和有利的天時,在蘇聯嚴冬到來之前拿下莫斯科是不成問題的。柏林納粹廣播電台大吹大擂說,進入莫斯科的儀式已經安排好。希特勒要騎著一匹白馬從波克隆山方向進入莫斯科。文武高級官員都已訂做了禮服和白手套。 但是秋雨連綿,道路泥泞的季節來臨了。這一路乘車行進的大軍越走越慢了,有時還不得不停止前進。正在打仗的坦克也得撤下來,去拖拽陷在泥坑里的大炮和炮彈車。由于缺乏拖拽車輛用的鋼鏈、挽鉤,只得派空軍運輸机空投一捆捆繩子,其實這時十分需要飛机運送其他軍需品。開始下雨是在10月中旬,古德里安后來回憶說:“過后几個星期就听從爛泥的擺布了。"勃魯門特里特將軍是莫斯科戰役中第4軍團的參謀長,他生動地描述了當時的狼狽情形。他說:“步兵在泥泞中一步一滑,每門大炮得用許多馬隊來拖拉才能前進。所有車輛都陷在泥坑里,一直陷到車軸部分。……不過几天,很大一部分重炮就動彈不得了……部隊……緊張狀態,也許是不難想像的。"冰冷的雨水繼續不停地下著,身穿夏裝的德軍冷得直打哆嗦,一個個嘴唇烏青,臉色蒼白。而守在工事內的蘇軍都穿著棉衣,避著大雨。 秋雨還沒有結束,嚴冬就要來了,可是在納粹軍中,冬衣連影子還沒有見到。他們不僅在前方面對著蘇聯紅軍的英勇反抗,而且在遙遠后方的廣大森林沼澤地帶,運輸車隊常常遭到游擊隊的伏擊。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軍,開始出現怀疑甚至絕望的情緒。 德軍的士气一落千丈,納粹征服者的睡夢中常常縈繞著,當年走向莫斯科的拿破侖大軍的鬼影和拿破侖全軍覆沒的慘象。 然而,莫斯科就在眼前,裝甲部隊別無選擇,只得繼續推進。但卻遭到蘇軍寬履帶34型坦克的阻截。T 到11月初,"中央"集團軍群在長達600多英里的戰線上基本停止了進攻,轉入防御。而此時适應嚴寒气候的西伯利亞部隊卻源源不斷開來。德國法西斯被這茫茫的泥泞之地折騰得精疲力盡,他們一籌莫展,只得等待冰凍來臨大地堅硬再發動進攻。 在希特勒不惜一切代价必須攻下莫斯科的指令下,德軍雖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仍取得了一些進展。到風雪交加、起溫持續在零下的11月底,德軍在莫斯科北、南、西三面,已到達距目標20至30英里的地方。在希特勒看來,莫斯科這最后一程,根本算不了什么。他的軍隊已前進了500英里,他們只要再走二三十英里便行了。 11月上旬,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在第聶伯河畔召集各集團軍群和各集團首領開會,討論發動冬季攻勢的問題。會上“北方"和"南方"集團軍群都反對進一步發動攻勢。"中央"集團軍群則主張作最后一次攻擊莫斯科的嘗試。他們這一主張得到了最高統帥的支持。 這時,德國人等待已久的冰凍出現了,地面頓時堅硬起來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嘗試為"以51個師的兵力再次對莫斯科發動進攻。” 11月15日,德"中央"集團軍群北突擊集團坦克第4集群集中400輛坦克,對莫斯科西北加里宁公路的克林城發動猛攻。11月23日占領了克林和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27日占領了伊斯特拉。至12月初前進100英里,進攻距莫斯科西北不到30英里的亞赫羅馬·克留科沃。12月2日,德軍一個偵察營突入莫斯科城郊的希姆基,但很快被擊退。同一天,柏林各報奉命給登載攻下莫斯科的消息留下版面。 莫斯科西北局勢危急,莫斯科北面的形勢也极為嚴峻。德軍坦克第3集團軍以300多輛坦克發動進攻。很快渡過了伏爾加河,在莫斯科—伏爾加河東岸建立了一座鞏固的橋頭堡,并占領了一座為莫斯科提供大部分電力的大型發電厂。 正在這危急關頭,上帝保佑了蘇聯人。自11月27日,气溫驟然降到零下40度。不适應嚴寒气候的德國士兵,成百上千地被凍成了殘疾,染上使人寒顫不止、全身無力的疾病。可怕的嚴寒不僅摧殘著人体,而且還使机器停轉,武器失靈。 在南面,德軍南路突擊集團坦克第2集團軍冒著鵝毛大雪,于11月18日開始沿圖拉、卡希拉方向實施主要突擊,25日前攻擊到卡希拉接近地,圖拉被從東面迂回包圍。 在西方方面正面,德軍第4集團軍于11月30日向納羅福明斯克地域實施突擊,一度突破了蘇軍的防御。 面對這种不利局面,斯大林立即增派大量援軍,從眾多方向對德軍實施猛烈的打擊。德軍銳气喪失殆盡,人員痛苦不堪。 在蘇軍的反擊下,德國法西斯軍已匆匆向后退至進攻出發地域。德軍從多面進攻莫斯科的企圖失敗了。 至12月5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74個師已失去進攻的能力。 12月6日,剛上任6個星期的蘇聯紅軍中路戰線司令的格奧爾基·朱可夫將軍,以7個軍團和2個騎兵軍,共計110万人向德軍發動反擊。這一戰役使德國的軍隊和第三帝國遭到永遠不能完全恢复過來的損失。 12月8日,希特勒下達了第39號指令,命令部隊停止進攻,轉入防御,并把這次進攻的失敗歸于"嚴冬出乎意料地提前降臨"。 希特勒在莫斯科戰役的失敗,是德國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敗。這群納粹分子在短短的兩個多月里,就占領了西、北歐6個國家,逞凶一時不可一世,希特勒妄想在6個星期之內,把蘇聯徹底打敗,從地球上消滅這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在英勇的蘇聯軍民面前,希特勒的"閃電戰"宣告破產了。納粹匪徒們的美夢破產了。他們曾幻想攻入蘇聯首都后,掠奪那里的倉庫,強奸那里的姑娘,大發戰爭橫財;有些人還向自己的妻子許諾過西伯利亞的皮毛和阿斯特拉罕的黑魚子,而現在這些統統化為泡影了。 莫斯科會戰,使德軍"不可戰胜"的神話破滅了,給蘇聯人民以巨大鼓舞,堅定了蘇聯人奪取最后胜利的信心,同時也給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以巨大鼓舞,使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更加鞏固,使法西斯國家集團更加削弱。這次會戰,也使蘇軍取得了組織大規模防御作戰并适時轉入反攻之經驗,為爾后組織更大規模的戰略性戰役作戰奠定了基礎。 正當德國法西斯在歐洲打得難解難分,意大利人在非洲戰場上展示軍力的同時,日本法西斯正在加緊侵略東南亞和展開太平洋戰爭。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 書香門第 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