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3月20日至4月2日,國民政府第四屆國民參政會議,在國民党包辦下,在重慶召開。蔣介石發表了長篇演講,一方面撕毀政治協商會議的決議,重新向全國宣布獨裁;一方面撕毀東北停戰協定,重新向全國宣布大規模內戰。蔣介石聲稱:“我們中央對于東北的職責,現在只有接收領土,恢复主權行政的完整。”陳誠也揚言要接收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美軍也企圖幫助蔣介石接收中長路。于是國民党軍隊在東北大舉進攻。四平街的猛烈炮火震惊全國。 4月8日,出席政治協商會議的中共代表王若飛、出席政治協商會議憲法草案審議委員會的中共代表博古,冒著惡劣天气乘飛机回延安向中共中央匯報國共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情況,同机回延安的還有原新四軍軍長葉挺、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書記鄧發,以及曾參加辛亥革命的老教育家黃齊生。葉挺在政治協商會議后剛被營救出獄;鄧發是出席巴黎世界職工代表大會后歸國的。因天气惡劣,飛机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遇難。 周恩來在重慶為王若飛、博古、葉挺、鄧發、黃齊生烈士舉行了追悼會,周恩來沉痛地說:“如果沒有反動派破坏政協決議的陰謀活動,也就沒有你們這次冒著惡劣天气飛回延安的必要。……烈士們!同志們!你們的責任已盡。我敢向你們保證:有中國人民在,有中國共產党在,有中國一切民主党派和力量在,我們決不讓反動派破坏政協、破坏停戰、破坏整軍的陰謀活動成功。你們堅持的方針,是全中國人民的方針。和平、民主終必會在全中國實現。” 為了隨時准備粉碎國民党的軍事進攻,中共中央于5月1日發出《關于練兵的指示》: (1)國民党反動派除在東北擴大內戰外,現在還准備發動全面內戰,在這种情況下,我党必須有充分的准備,能夠在國民党發動內戰時,堅決徹底粉碎之。 (2)准備工作中,除精減老弱(复員)、充實部隊、減租減息、發展生產、整理財政等項外,各地必須抓緊練兵工作。(3)3個月來,各地練兵工作抓的很不緊,沒有造成熱潮,有的練了,有的沒練,此种情況應立即檢討改正。 (4)接到指示后,立即下令全軍練兵,上下級督促檢查,將此看成決定胜負之關鍵之一。 (5)練兵內容,軍事上練3大戰術:練攻城、練守城、練夜戰,政治上提高戰胜頑軍保衛解放區之決心和信心。 (6)執行情況速告。 解放區掀起了練兵高潮,開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眾練兵運動。改進了軍隊政治工作方法,克服了軍隊中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作風。不僅提高了解放軍的軍事技術,統一了戰略戰術思想,而且還增進了官兵之間、軍政之間的團結,加強了組織性紀律性,提高了部隊的軍事和政治素質。 中共中央又于5月4日作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規定: (1)保護中農的利益,決不可侵犯中農的土地,凡中農土地被侵犯者,應設法退還或賠償。 (2)一般不動富農的土地,如不能不有所侵犯時,亦不要打擊太重,應使富農和地主有所區別,應著重減租而保存其自耕部分。 (3)對于抗日軍人及抗日干部的家屬之屬于豪紳地主成份者,對于在抗日期間無論在解放區和國民党區与我們合作而不反共的開明士紳及其他人等,應謹慎處理,适當照顧。(4)對于中小地主和對大地主、豪紳、惡霸要有區別,應給地主留下維持生活所必需的土地。 (5)對于工商業者要加以保護,凡富農及地主設的商店、作坊、工厂、礦山、應予保全。不可將農村中解決土地問題、反對封建階級的辦法,用來反對工商業資產階級,以免影響工商業的發展。 (6)在運動中所獲得的果實,必須公平合理分配給貧苦烈士遺族、抗日干部及其家族和無地少地的農民,在解決土地問題后,凡由于自己勤勉節儉,善于經營,因而發財致富者,均應保障其財產不受侵犯。 此后,各解放區普遍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各解放區先后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農民有了土地,掀起了支前參軍熱潮。 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于5月3日由重慶飛抵南京。兩天后,蔣介石宣布國民政府由重慶迂回南京,5月23日,國民党部隊占領長春,蔣介石偕宋美齡到長春巡視。 原來,國民党第五十二軍自3月12日以從蘇軍手中接受的方式進占沈陽,隨即配合新一軍、新六軍,以沈陽為中心,向沈陽以南、以東、以北展開進攻,相繼進占遼陽、撫順、鐵岭。 林彪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雖在撫順以西及三保本溪作戰中給敵以打擊,消滅國民党軍6000人,但仍不能遏制國民党軍的進攻。蔣介石又把云南的60軍和93軍調到東北,使進攻東北的兵力增加到7個軍。國民党以5個師的兵力向中長路南段之海城、營口和安沈路上之本溪進犯;另以5個師的兵力向四平進攻。四平地處京哈、平齊、四梅3條鐵路的交會點,是東北的戰略要地,國民党的5個師兵分兩路平行向四平推進,遭到民主聯軍的節節抗擊,進展遲緩。林彪、羅榮桓等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于四平地區阻止國民党軍北進。四平戰打得惊天動地。民主聯軍集中了12個團的兵力,于興隆泉一線殲敵新一軍38師一部。爾后又集中14個團的兵力,將71軍87師誘至大洼、八面城地區袋形陣地,乘敵立足未穩,突然發起進攻,將其大部消滅,并擊潰援兵第91師、共殲敵5600人。 民主聯軍在南線保衛本溪,同國民党軍戰斗也十分激烈。 先后擊潰新六軍14師、54軍25師和60軍182師的進攻,擊傷54軍副軍長鄭明新、25師師長劉世懋等,共斃傷俘敵4000人。民主聯軍主力又在東滿、北滿、西滿地方武裝配合下,于4月18日至28日,接連解放了長春、哈爾濱和齊齊哈爾,殲國民党收編的武裝主力2.7万,清除了北滿腹地之敵。 國民党軍在5月15日集結了10個師,分3個集團向四平發動全面進攻,5月18日突破聯軍防線,經過反复爭奪,聯軍終因傷亡過大,被迫放棄陣地,于當日午夜撤出四平。持續1個月的四平保衛戰,聯軍雖然遲滯了蔣軍的進攻,殺傷蔣軍1万余人,但聯軍也付出了8000人傷亡的代价。 國民党軍進占四平后,于21日攻占了公主岭,23日拂曉攻占了長春。蔣介石春風得意,不可一世,即于21日偕宋美齡到沈陽巡視,對東北解放區作進攻部署,并在杜聿明等高級將領的陪同下,游覽了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蔣介石躊躇滿志地說: “自從1914年奉孫總理之命前往東北調查革命情勢,實則已是相距32年之后舊地重游。” 不料,從南滿傳來消息:共軍采取毛澤東的“誘敵深入、內線作戰、不惜放棄一些城市,集中优勢兵力,以各個殲滅”之戰略,于5月25日攻克鞍山,全殲國民党第六十軍184師1個團,乘胜南下海城,逼海城守軍184師師長潘朔端率師直和1個團起義。聯軍進而又攻占大石橋、營口,殲184師另外1個團,威脅沈陽。蔣介石急忙于6月3日赴長春,在飛机場大廳召集長春市地方豪紳巨富慰問,又召集新六軍軍長廖耀湘等指示机宜,命令必須盡快搶占戰備要地,爾后蔣介石于6月4日飛回南京。 蔣介石剛到南京,便收到在海城火線上舉行起義的184師師長潘朔端、副師長鄭祖志等將士的通電: 蔣主席、毛主席、朱德總司令、熊主席、杜司令長官、林總司令暨全國各界父老鈞鑒: 朔端等籍隸云南,多年從軍,每以衛護桑梓,救國救民為己任。是以抗戰期間,也曾嘗艱苦,以期盡國民之天職。抗戰胜利后,奉命調越南收繳日寇武裝。雖背井离鄉,遠赴异國,但為國家榮譽,個人得失在所不計。 唯任務完成后,政府應能体諒全体軍民血戰8年之艱辛,而予人民以休養生息之机,建國圖強,此其時矣!全師同志,對此咸抱無限希望,無不愿以沙場余生,再為建國大業竭盡綿薄。唯事与愿違,本師自安南奉命航海北上,名曰接收主權,實則為進攻中共在東北之武裝。身為中國人,用美國武器進行內戰,殘殺自己同胞,朔端等每念及此,莫不悲憤填膺。近日政府大軍云集中滿一帶,奪取四平,攻占長春,又命本師肅清南滿地區之中共武力及一切民主分子。府念東北淪亡14載,人民已血肉枯竭,复何忍大動干戈,殺人遍野?而今仍戰線延綿數千里,炮火所及,廬舍為墟,人民流离失所,而國軍乃竟征斂仍如火急,人誰無良心,實不忍睹此。因此朔端等思之再三,乃于海城火線上實行反內戰起義,決心与民主聯軍合作到底,不再執行兄弟自殘之亂命。 蔣介石看罷,大怒,向東北拍訓斥電,要熊式輝、杜聿明亡羊補牢,從詳具報,熊、杜2人只得報告說,一切不知,只知道潘朔端等人不滿現狀,曾屢在會議上表示憤慨,如今既已倒戈,當嚴防這類事件重演,賠罪一番。蔣介石無可奈何,只好責令他們對部屬嚴加管教,絕不允許再有類似事件發生。 是時,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幫助下,將近160万軍隊調到前線,蓄謀已久的發動反革命內戰的准備工作,已經就緒。6月上旬,國民党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白崇禧、陳誠在大會上公開宣布“剿共”。6月17日,蔣介石向中共提出了人民解放軍退出大片解放區的5項要求: (1)隴海路以南的一切地區。 (2)膠濟全線。 (3)承德及其以南地區。 (4)東北的大部分地區。 (5)1945年6月7日以后中共軍隊在山東、山西兩省從日偽軍手里收复的一切地區。 這一蠻橫無理的要求,遭到中國共產党的堅決拒絕。周恩來憤怒地說:“國民党當局在強占長春后,自以為局勢對它有利,便提出种种苛刻要求,企圖壓迫共產党屈服,或者造成破裂,而把破裂的責任推給共產党。蔣介石逼人太甚了,這個方案我們無法接受。” 周恩來向蔣介石提出:長期停戰,恢复交通,整軍复員,重開政協等4項建議。蔣介石不予理睬。蔣介石又提出新的要求:“膠濟鐵路線的中共軍隊在8月1日前,撤退到鐵路兩側30公里以外的地區,中共交出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白城子、熱河、察哈爾、威海衛等地。”周恩來嚴詞拒絕。 國民党進攻的矛頭,首先指向中原解放區。6月22日,蔣介石密令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率領國民党30万大軍,向李先念的中原軍區6万多人進攻。中原軍區是抗戰胜利后由3支部隊匯合而成。一支是原在鄂豫邊區的李先念、鄭位三率領的新四軍第5師;一支是從廣東北返的王震、王首道的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一支是河南中部南下的王樹聲的嵩岳軍區部隊。這3支部隊在豫西桐柏山區會師后,組織建成中原軍區,李先念為司令員,鄭位三為政委。蔣介石糾集大量兵力向桐柏山區進逼。中原軍區主動撤离,由平漢路東移,來到以宣化為中心的東西不到100公里,南北不到25公里的狹小地區待命。蔣介石決意消滅這支在國民党軍四面包圍下的部隊,利用停戰期間,調集11個正規軍26個師,緊緊包圍這塊地區,并构筑碉堡6000多座,將中原軍區及所屬的3個軍分區,割成“品”字形,還斷絕了這個地區的糧食、醫藥供應。蔣介石發狠說:“即便不能把他們一舉消滅,也要把他們餓死,困死!” 周恩來叮囑李先念說:“你們不要依靠談判,絕對不要幻想國民党發善心,他們不會發善心的,你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定要設法用槍杆子突圍出去!” 中原軍區即于6月22日兵分3路突出重圍,一部主力在王震率領下轉入陝甘宁地區,一部胜利地進入了蘇皖解放區,其余主力在陝南、鄂西創建了游擊根据地。國民党30万大軍扑空。 6月26日,蔣介石摘下假面具,命令國民党軍隊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正式爆發,而馬歇爾也宣布他的“調停”失敗,讓蔣介石放手進攻,露出他的帝國主義的原形。 全面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极大,國民党的總兵力共有430万,擁有3億以上的人口,控制著全國所有的大城市、大部公鐵路交通線和丰富的資源,接受了日軍109万人的全部裝備,特別是有美國的巨大援助。蔣介石的內戰部署,是馬歇爾“調處”時完成的,美國為蔣介石訓練軍隊、特務等15万人,裝備美械師45個,給蔣介石的武器、物資及借款40億美元。內戰爆發的第2天,美國國務院決定,為蔣介石建立833隊空軍;美國總統杜魯門又批准1個美蔣秘密軍事協定,供給國民党飛机1000架、大炮7000多門和其他大批軍事物資。7月16日,美國國會授權美國總統杜魯門,將總數不超過271艘的艦艇“贈送”給蔣介石政府。8月30日,美國空軍軍官陳納德,在美國政府指示下,与國民党政府簽訂協定,成立“陳納德空中運輸公司”,為蔣介石空運打內戰的軍隊和軍用物資。8月31日,美國又把它在西太平洋的原值8.25億美元剩余戰爭物資,以1.75億美元低价售給蔣介石,美國還以它侵駐上海、天津、秦皇島等地海軍陸戰隊9万人,直接配合國民党軍隊進攻解放區。 同國民党相比,共產党的軍隊在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上,都處于絕對的劣勢地位。人民解放軍當時只有120万多人,不及國民党軍隊的1A3,且裝備簡陋,有小米加步槍之稱,又被迫分割在十几個根据地里。解放區只有1.3億人口,大部分地區的封建勢力還沒有肅清,政權還不夠鞏固,交通不便,現代工業极少,又沒有經濟外援,一切依靠自力更生。 但是,國民党軍隊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憤怒,在政治上,國民党軍隊則處于劣勢。 蔣介石自恃軍事的优勢,采取“全面進攻,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把160多万正規軍布置在內戰第一線,其具体部署是:武漢行轅的程潛所屬21万人加上十几個保安團,向中原解放區進犯;徐州綏靖公署薛岳、吳奇偉所屬46万人,向蘇皖及山東解放區進犯;鄭州綏署劉峙及徐州綏署另一部共24万人,向冀魯豫解放區進犯;河北省主席孫連仲及傅作義所屬16万人,向晉察冀解放區進犯;太原閻錫山所屬9万人,向晉綏解放區進犯;西安綏署胡宗南所屬15万人,向陝甘宁邊區進犯;杜聿明部18万人向東北解放區進犯;另有7万人向廣東及海南島解放區進犯。 蔣介石宣稱:“在48小時內殲滅中原共軍,兩個星期占領蘇北,3個星期打通津浦路和膠濟路,3個月至6個月完全消滅共軍。” 面對敵強我弱的形勢,在共產党內,有些人對蔣介石的力量估計得過高,對人民的力量估計得太低,對戰爭前途產生怀疑和憂慮;在國際友人中,有人擔憂美國會大量出兵,干涉中國內政,甚至會使用原子彈,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認為只能同蔣介石合作,不能与蔣介石打仗。 在這緊急關頭,毛澤東科學地分析了國內外形勢,認為必須打敗蔣介石,并且能夠打敗蔣介石。7月20日,毛澤東起草并以中共中央名義發出《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的指示,他指出:“蔣介石發動的內戰,是在美國指揮之下反對中國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戰爭,如果我們表示軟弱和退讓,不敢堅決地用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中國就變成黑暗世界,民族的前途就將被斷送。只有在自衛戰爭中徹底粉碎蔣介石的進攻,全國才有和平民主的希望,才能保衛人民的生存和利益,才有民族的獨立。蔣介石雖有美國援助,但人心不順,士气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援助,但人心歸向,士气高漲,經濟亦有辦法。” 毛澤東的取胜方針和策略是: 在軍事方面,戰胜國民党的作戰方法,一般地是運動戰。要將抗日戰爭以分散兵力打游擊戰為主的作戰方法,改變為以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為主的作戰方法,其中心要求是,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若干地方和城市的暫時放棄,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 在政治方面,為著粉碎國民党的進攻,必須和人民群眾親密合作,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爭取的人,建立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農村中,應堅定地解決土地問題,緊緊依靠雇農、貧農、團結中農;同時應區別對待一般富農、中小地主分子和漢奸、豪坤、惡霸分子,借以減少敵對分子,使解放區得到鞏固。在城市中,除團結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一切進步分子外,應注意團結一切中間分子,孤立反動派,在國民党軍隊中,應爭取一切可能反對內戰的人,孤立好戰分子。 在經濟方面,必須作持久打算,一切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必須努力生產,提倡節約,力戒浪費,反對貪污。在財政供給上,實行軍民兼顧,既要使自衛戰爭的物資需要得到滿足,又要使人民負擔較前減輕。 毛澤東又在延安會見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提出了“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他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 毛澤東起草了《集中优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三個月總結》的指示,要求無論是在戰役部署或戰術部署上,都必須貫徹“集中优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原則,必須集中絕對优勢的兵力,即集中6倍、或5倍或4倍于敵人的兵力,至少也要有3倍于敵人的兵力,首先包圍殲滅敵軍中較弱的一路或敵軍陣地中較弱的一點,不應企圖一下子同時全部地殲滅這個被我包圍之敵。因而平分兵力,處處攻擊,處處不得力,拖延時間,難于奏效。 毛澤東要求在作戰中必須打殲滅戰、速決戰。全殲,方能最有效地打擊敵軍,使敵軍被殲一團少一團,被殲一旅少一旅;全殲方能把敵軍的武器和兵員,最充分地補充自己;全殲,在敵則士气沮喪,人心不振,在我則士气高漲,人心振奮。速決,則使我軍有可能各個殲滅或避開敵軍增援部隊,在戰術和戰役上的速決,是戰略上持久的必要條件。 毛澤東的戰略方針,對于解放軍一口一口地吃掉敵人,變我之劣勢為优勢,變敵之优勢為劣勢,從而扭轉戰局,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蔣介石發動內戰時,策划使黃河重歸故道,不僅水淹解放區,并將山東、豫東、蘇北等解放區同華北解放區分割開來。 蔣介石曾在8年前的6月9日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黃河改道南流。古老的黃河故道已變成良田,如果再使黃河重歸故道,就會因原有堤防未及修复,而河水四處決溢泛濫,解放區蒙受巨大的災難。 6月下旬,蔣介石嚴令“宁停軍運,不停石運”,并派白崇禧、陳誠到現場監督指揮,企圖赶到在洪水季節到來前,把花園口堵复,使黃河复歸故道,水淹解放區。 周恩來聞訊,晝夜操勞,呼吁各界制止國民党的這一罪惡行徑。同時急令解放區軍民加緊筑堤防洪,打擊襲扰國民党堵复花園口行動。蔣介石的陰謀未能得逞。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