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我軍3個連于6月9日來到深澤城東北15里的近敵區宋庄,該村是有400多戶人家的中等村落,分為南北兩部。部隊同民兵建立聯防。那日本旅團長板本少將率領日軍300多人,向宋庄扑來,我軍以村沿陣地為依托,以隱伏手段痛擊敵人,我1挺重机槍,3挺輕机槍,1個擲彈筒,集中火力猛烈射向敵人,當場將板本少將旅團長擊斃。300余日寇立即分兩路從東、北兩面向我軍前沿陣地進擊,我軍連續打垮日寇數次沖鋒。時至中午,日軍集中深澤、無极、定縣、饒陽、舊城、安平等大小据點日偽軍1800余人,并配以4門大炮,7挺重机槍,80余挺輕机槍,會攻宋庄,戰斗异常激烈。敵軍連續發動38次沖鋒,均被我軍擊退。直到夜晚,敵人才不得不停止沖鋒。但敵人點燃一堆堆烈火,并以零散的槍聲,阻止我軍突圍,以待新的援兵繼續對我圍攻。 我軍避開敵人火堆,于10日凌晨1時胜利地突出重圍。天亮后,敵寇集中火力向宋庄全面進攻,結果扑了個空,沮喪地拖著700多具死尸、400多個傷員,狼狽而回。我300名英雄健儿,与2000多敵人血戰16個小時,斃傷日軍板本旅團長以下官兵1100余人,我軍傷亡僅有13人。 日寇為了扑滅冀中抗日烈火,采取所謂“淘水捉魚”政策,派出大量的“清剿隊”、“易抉隊”,逐村、逐院、逐屋地搜索我軍政人員和地方干部,只要發現蛛絲馬跡,便全家抄斬,血洗全村。冀中人民英勇無畏,忠貞不屈,机智頑強地同敵人周旋。冀中軍區將大兵團划整為零,組成机動靈活的二三百人的戰斗單位,采取“敵進我退,避實就虛”消耗敵人有生力量,并抓緊有力時机,相机進退,痛殲小股敵人。民兵和地方武裝加緊戰備,堅壁清野,抓緊地道挖掘,廣泛進行爆破活動,憑借地道堅持村落戰。 日寇為了擺脫被動局面,采取了“駐屯清剿”手段,調集重兵,重點突擊我游擊戰爭最活躍地區。冀中人民便創造了神奇的地道戰。軍民把簡單的土洞和地窖挖成家家相通環繞全村的地道,爾后村落地道再向四野延伸,与鄰村地道銜接起來,便构成村村相通的地道网。地道戰變敵軍碉堡林立、溝路如网的敵占區的平原為我軍后方。我軍小型兵工厂、醫院、報社、印刷所、電台、倉庫都有了穩妥的工作場所。日寇為了破坏地道,使用水攻、火攻、煙熏、施放毒气等手段,都未奏效。我軍里外夾攻,敵人丟下成百具死尸,狼狽而逃。我軍又利用清紗帳的有利條件,發動青紗帳戰役,斃傷敵人,平毀公路和封鎖溝、炸毀碉堡据點。 日寇集中7万余人兵力,從1941年8月起對我北岳區進行慘絕人寰的大掃蕩,企圖以絕對优勢兵力,在兩個月內摧毀我山區根据地。日寇采用“鐵壁合圍”、“梳篦式清剿”、“馬蹄形保壘戰”、“魚鱗式包圍陣”等戰法,并施以野蠻的“三光政策”,有計划地制造“無人區”。 我華北各地區部隊配合晉察冀北岳地區的反“掃蕩”,協同作戰。劉伯承部向平漢鐵路南段進擊,先后攻克6座縣城,摧毀敵据點200余個,連戰連捷,敵偽膽寒。晉西北部隊攻入忻口車站,使同蒲鐵路北段一周不能通車。敵寇主力于9月中旬被迫撤退,但仍留2万余人于邊區內繼續“掃蕩”。 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軍帶領偽軍在飛机大炮掩護下,突然從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被合圍的狼牙山上有地方党政机關、周圍村庄群眾和掩護部隊1個團,共計有三四万人,團長邱蔚根据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的指示,命令7連2排6班戰士堅守陣地,掩護部隊、党政机關和群眾轉移。 部隊、党政机關和群眾安全地撤走了。6班5名戰士扼守著狼牙山。他們趁著月色,把手榴彈一束束捆扎,當作地雷從山腳下一直埋到半山腰,爾后爬上狼牙山通往棋盤陀的路上隱蔽起來,等候敵人進攻。次日拂曉敵人果然向棋盤陀猛扑上來。敵人進入地雷陣,轟轟轟天崩地裂,大批敵人被炸死。 硝煙過后,敵人又向山上爬來。5名戰士揭開手榴彈蓋,子彈進膛,目不轉睛地盯著敵人。敵人越來越近,只有二三十米遠,班長馬寶玉喊:“打!”手榴彈飛進敵群中爆炸,接著舉槍向敵人射擊。敵人連滾帶爬地退了回去。敵人連續4次沖鋒,都未成功,死傷90多人。 日軍用炮火猛轟。5名戰士撤离原地,向棋盤陀山上轉移。每到一險要處,即扼守一陣,殺死一批敵人。敵人吃了几次虧,又不知我有多少兵力,不敢硬拚直沖,他們使用炮轟、机槍掃射和輪番沖擊的辦法進攻。5名壯士沉著戰斗,一直打到中午,敵人未能爬上棋盤陀。 班長馬寶玉見已完成了阻擊敵人的任務,但若沿部隊轉移的路線撤退,有可能把敵人引過去。若不走這條路,只有向棋盤陀的頂峰的一條路,那是三面都是懸崖的絕路。馬寶玉毫不猶豫地帶領4名戰士向棋盤陀頂峰攀去。5壯士攀上頂峰,大批敵人接踵而上。5名戰士彈盡,便投石頭襲擊敵人。敵人見他們沒有子彈,向他們涌來。馬寶玉拔出最后一顆手榴彈,示意4位戰士向他靠攏。4位戰士一齊靠向班長。敵人一齊涌來,嚷著:“抓活的!” 馬寶玉大吼一聲:“去你娘的!”即將手榴彈甩向日本兵。10多個日本兵被炸倒。 馬寶玉大聲喊道:“我們宁愿犧牲,也不能當俘虜!同志們跟我來!”五名壯士齊聲高呼:“中國共產党万歲!中華民族解放万歲!”爾后縱身跳下23丈高的懸崖! 敵人惊呆了,日本兵在崖頭上排成几列,竟恭恭敬敬地向懸崖處三鞠躬,他們被我中華壯士捐軀殉國的犧牲精神所折服。 五壯士中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當場犧牲,葛振林、宋學義受傷后得救。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授予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3烈士“模范榮譽戰士”稱號,授予葛振稱、宋學義“勇敢頑強”獎章。 我主力部隊揮戈回擊,敵人感到有被圍殲的危險,遂全部退走。在這次反“掃蕩”中我軍殲敵8000多人。華北敵酋岡村宁次哀歎:“肅清八路非短期間所奏效,以獅子扑鼠,效力不大。” 1943年,日軍對游擊區采用“逐步蚕食”、“躍進蚕食”手段,以分進合擊的姿態,突然占領,驅逐抗日力量,控制要點,筑路挖溝,修建碉堡,圖謀一舉蚕食成功。日軍糾集1.2万余人,對北岳根据地分區輾轉“掃蕩”。日偽軍或輕裝急進,施行大迂回包圍,或夜間遠程奔襲,直插根据地腹心地區,捕捉我領導机關和主力部隊。 根据地軍民抓住敵后守備空虛之机,以武工隊、小部隊深入日偽軍后方,開展襲擊戰,交通破擊戰。主力部隊与地方武裝、民兵一起進行麻雀戰,地雷戰,相机打擊敵人,給日偽軍以很大威脅。 5月中旬,日偽軍700余人由党城進犯阜平,途經五丈灣。民兵隊長李勇率領游擊小組,布下地雷陣,炸死日軍中隊長以下30多人,途經龍泉關時,又踏響李勇游擊小組埋設的地雷,死傷100多人。 李勇的地雷戰術,不僅做到“敵到雷到”、“敵未到雷先到”、“敵不到叫敵到”,而且能使游擊組和爆炸組密切配合,邊打邊埋,隨机應變,使敵人心惊膽戰,草木皆兵。 1941年之后,日軍更加緊了對晉冀魯豫根据地的進攻。日軍在平漢鐵路西側构筑了3道封鎖線,企圖割斷我太行區与冀南區、冀魯豫區的的聯系。在冀南、冀魯豫平原地區,日偽軍以縱橫交叉的公路、碉堡、封鎖牆,將根据地分割成許多小塊。 十八集團軍總部命86旅、決死1縱隊、212旅組成太岳縱隊,陳賡任司令員,薄一波任政委,縱隊兼任太岳軍區工作,軍區下設6個軍分區。于是,陳賡、薄一波便在根据地、邊區組織正規軍、游擊隊和民兵、自衛隊、武工隊相結合的游擊集團,与敵展開斗爭。 日寇集中3万多人,對太岳區進行所謂“鐵壁合圍”、“電擊反轉”的大掃蕩。太岳軍區以主力分遣作戰、廣泛開展游擊活動,內線外線積极配合,進行反“掃蕩”作戰。在不到1個月之內,斃傷日偽軍1360余人。 日寇把“掃蕩”的中心移到太行區,使用“捕捉奇襲”戰術,以优勢兵力連陷黎城、洪水鎮、蟠龍鎮、涉縣等。我軍民以游擊戰、麻雀戰、地雷戰殺傷敵軍。敵退出涉縣。 不久,日寇以“電擊反轉”戰術复占涉縣,并沿清漳河向北猛犯,指向黃崖洞。 黃崖洞是太行根据地腹心地區。溝壑兩邊土黃色的石壁拔地而起,猶如刀削斧劈一般,抬頭一線天,低頭難伸拳,地勢极為險要,這里軍事上叫“南口”,“縱深千米,紆曲回環”,俗稱“瓮圪廓”。從那里沿著右側脊往上走,可達制高點起馬站、桃花寨。過桃花寨,前面有一座兩廂對峙的天然石台,一道飛瀑從三四丈高的石礅上跌宕而下,隔絕去路。橫放一架云梯,方可通行,故取名斷橋。過了斷橋天險,葫蘆形的黑山溝豁然開朗,穿過金石坪,便到溝口上。溝口一分兩岔,左通水窯,有泉有土,兵工厂設在這里。左邊是黃崖主峰,崖畔上有個天然石洞,洞內設軍火倉庫。沿著溝下那條小路,可到西北的左會山埡口,是黃崖洞通武鄉的唯一通道,八路軍特務團一部擔任警戒。 日軍第36師團主力5000余人,在第4、第9混成旅團一部配合下,分數路向黃崖洞、桃花寨、水腰山猛攻。我特務團1000人奉命堅守陣地。敵以炮擊、兼施放毒气,久攻不克。次日,敵強攻水腰南陵口、桃花寨東南陣地,死傷200余人,不克。第三日,敵集中炮火向桃花寨、南陵口陣地猛攻,血戰竟日,反复沖殺,死傷300余人,仍不克。第四日再戰,死傷600多人,大敗而退。 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命769團、772團、新1旅2團、14團在黃崖洞与黎城間的三十畝、曹庄一帶設伏。狡猾的日軍雖多次派出偵察開路,但伏兵与山川混為一色,他們無法察破。日軍大部隊像一群鳧鴨一樣進入伏擊圈,頓時槍聲四起,彈如急雨,敵人丟下了500多具尸体,狼狽竄回黎城。左權命部隊乘胜猛追,收复了黎城。 1942年5月24日,日寇兵分數路并在飛机、大炮配合下將八路軍總部及直屬机關部隊包圍在桐峪、尖廟、周家□、南艾舖地區。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党校、報社的大隊人馬,集結在南艾舖、高家坡一線山溝里,四面都響起激烈的槍聲,日軍采取“張网捕魚”、“縱橫合擊”的戰術构成包圍圈,并統一控制包圍部隊的前進速度,以防止八路軍乘隙突圍。各路分散部署的敵軍指揮官為協同策應,都掌握著相當數量的机動部隊,進行突然急襲。日軍獨立飛行的紅頭飛机,圍著總部轉移的高山深溝輪番俯沖投彈。日軍在窯門口、南艾舖、十字岭、挖拉舖東峪一線擺下“鐵環合圍”陣。 八路軍總部供給部門的上千匹騾馬在敵机投彈、掃射情況下,惊跳起來,有的負傷倒下,有的吼叫,有的掙斷韁繩在溝上亂竄。熙攘無序的机關人員被騾馬与輜重堵在山溝里,左權見狀,急忙跳上一匹黑騾,兼前顧后地把混亂了的机關隊伍迅速集合起來,加快行軍的速度。 彭德怀、左權決定分路突圍,左權率司令部和北方局机關人員為第一縱隊,沿清漳河以東,由南向北突圍;羅瑞卿率野戰政治部直屬隊和党校、新華日報社為第二縱隊,由政衛連掩護,向東南方向突圍;后勤部為第三縱隊,由楊立三率隊向東北角突圍。 日軍發現八路軍分路突圍,快速緊縮包圍圈,密集的炮彈、子彈向突圍隊襲擊。彭德怀沒有立即突圍,左權見情況万分危急,命作戰科長王政柱和兩位作戰參謀,隨彭總一起突圍,并命1個警衛排掩護,彭總見還有不少人,特別是机要部門的女同志未突圍出去,不愿先走。左權道:“彭總,你的安全事關重大,現在日軍擺的是鐵環合圍陣,再晚一會突圍就更困難了!” 即命人把彭德怀扶上馬背,沖出重圍。 左權等彭德怀突圍后,急奔司令部直屬隊。十字岭硝煙滾滾,日軍野獸般的吼聲同掩護部隊的喊殺聲、槍聲、炮聲、手榴彈和炸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左權登上一塊高地,繼續指揮突圍:“同志們沖,突出山口就是胜利!” 一發炮彈在左權身旁爆炸,左權壯烈殉國,年僅36歲。左權壯烈犧牲的消息傳出,太行、晉察冀、冀西北、冀魯、平西、魯西北響起“為左權將軍報仇雪恨”的口號,在1個月里,太行軍民殲滅日偽軍3000多人,摧毀偽組織340多處,攻克碉堡、据點30個,解放民夫2000多人。 山東軍民在抗日斗爭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1941年2月,八路軍115師教導3旅兩個連,在津浦路西的反“掃蕩”中,為掩護領導机關安全轉移,和超過他們10倍的敵人奮戰終日,斃敵近千。日寇施放毒气,我兩連健儿全部光榮殉國。 冬季,敵人以5万重兵對我沂蒙山區進行2個月的“掃蕩”。我主力為避敵鋒芒,由內線轉入外線,敵人合圍扑空。當敵人兵力分散時,我部隊又秘密回到中心區,采取伏擊、截擊等手段。10天打了7仗,斃敵千人。 1942年秋,日寇對膠東地區“拉网掃蕩”持續40多天,除使用1.5万人陸軍外,還有海軍、空軍配合作戰。敵人深入我根据地后,分成許多小股,互相保持火力聯系,邊壓縮,邊搜索,白天搖旗吶喊,夜晚沿合圍圈點火,控制山頭,封鎖要道。11月,日寇5000人合圍博山東部的馬鞍山,我軍一個排同敵人打了兩天,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刺刀、槍托和敵人死拚,給敵重大殺傷,敵蜂擁而來,排長用最后一粒子彈自盡,戰士們高呼:“宁死不做俘虜!”一齊攜槍墮崖殉國。 11月24日,日軍“收网合圍”馬石山,有2000多群眾被圍困在山上。我軍5旅第13團1個交通班執行任務后返回途經馬石山,毅然決定帶領群眾連夜突圍,他們同民兵一起往回數次沖破敵“火网”,護送出1000多群眾突圍。拂曉后,他們再次進重圍搶救群眾,被日軍團團包圍在山巒上。全班10名戰士奮勇殺敵。7名戰士陣亡,3名戰士彈盡路絕,緊緊擁抱一起,拉響僅剩的1顆手榴彈,血染馬石山崗,英勇獻身。 1943年11月,我魯中1個連,在敵人飛机大炮猛烈轟擊下,憑借險要地形,在岱崮山上戰斗18天,牽制敵人2000余人,以傷7人亡2人的代价,斃傷日偽軍300多人。 山東軍民空室清野,以搬空、藏空、躲空“三空”,對付敵人野蠻殘酷的搶光、殺光、燒光“三光”政策。在平原地區挖掘了縱橫如网的抗日交通溝,使敵人快速部隊無法行動,又便于我軍隱蔽活動。各地還建立了偵察网和通迅网,廣泛開展“麻雀戰”和“地雷戰”,對敵人進行襲扰、圍困、伏擊。 特別是地雷戰使敵人無從捉摸、防不胜防。在普遍開展的“飛行爆炸”運動中,民兵把大量地雷埋到敵人的交通線上和据點周圍,甚至埋到敵人的堂房、操場里。敵人出動時,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因此不得不用牛拉著石滾在前面探路。魯南鐵道游擊隊更使敵人膽寒。 鐵道游擊隊在津浦路魯南段和臨(城)棗(庄)線上,使急馳的火車突然出軌,車頭忽然相撞,滿載物資的車廂忽然前后脫節。游擊隊將列車的武器、彈藥、布匹、醫藥送往根据地,敵人赶到出事地點,已人去物空,列車也化為灰燼,追到微山湖邊,茫茫湖水,不見人跡。 這支游擊隊開始只有18人,3支短槍。為了解決槍支問題,決定去打棗庄火車站對面的“國際洋行”。這洋行實際上是個特務机關。游擊隊員們摸了進去,殺了兩個日本兵,奪了1支烏龜匣子。第二次從洋行南邊廁所旁挖牆而入,將14個日本兵殺死,奪走他們手中的槍。鐵道游擊隊逐漸壯大起來,6年發展到2000多人,從敵人手中奪回400多個村庄。 新四軍在蘇北戰場上英勇殺敵。 1941年7月18日,日軍第15、17師團和第21旅團1.7万余人,偽軍3万多人,兵分7路合擊鹽城。“掃蕩”的規模之大猶如泛濫的洪水。新四軍第3師轉出外線,以奇襲、伏擊等手段毀敵汽車60多輛,消滅日偽軍300余人,并攻克蔣營、漣陽、永興、新河等城鎮。蘇中新四軍第1師連克黃橋、古溪、加力市等据點,斃傷日偽軍數千人。 1942年秋冬,日偽軍几万人從隴海鐵路南壓,由淮海區而鹽阜區,由鹽阜區而“掃蕩”到蘇北平原各地。日軍首先控制縱橫交錯的交通線,建立了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据點,修起堅固的碉堡,然后由點、線向面擴展。蘇北地區被一塊塊地分割,敵人分區進行“分進合擊”、“鐵壁合圍”,用“梳篦”、“拉网”戰術“清剿”,殘忍地實行“三光”政策,許多地方成為“無人區”。 蘇北游擊隊、民兵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牽制敵人。 1943年2月初,新四軍第3師在地方武裝配合下,開展反“掃蕩”戰斗,20多天內,在鹽阜地區殲敵1800余人,攻克据點50多個。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