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鄭士良領受了組織起義的命令,便和陳少白研究聯絡惠州、潮州、嘉應各屬會党和綠林首領的方法。當時,三合會會員散處四方,不易號召。鄭士良、陳少白決定派人去請正在南洋婆羅州謀生的黃福回來。黃福身材高大,手指宛如香蕉,農民出身,在三合會首領中最得人望,而且和鄭士良友誼深厚。黃福領受鄭士良的命令,潛入內地,聯絡三合會會員。說也奇怪,黃福一到,各處堂號的“草鞋”都集攏過來。他們約定時日,在惠州歸善縣屬的三洲田會集,听候鄭士良、黃福指揮。 三洲田地勢險要,交通方便,便于接濟,利于進取,是個戰略要地,又是會党嘯聚的地方。 鄭士良和新安縣綠林首領黃庭耀來到三洲田,開了一間糧油小店。店里人來人往,非常熱鬧。不久,便集中了壯士600人,洋槍300枝,子彈9000多粒。 孫中山原計划從香港海面潛入內地指揮起義,到那時已經變得不可能了。他傳令鄭士良固守三洲田待命。 壯士們在三洲田靜候了兩三個月,糧食漸缺,不得不分散到附近農民家里,只留下80人守衛大寨。他們擔心風聲外泄,凡是鄰近村民入山寨砍柴的,全都拘留,不許走出。結果,适得其反。鄰近村民看見凡入山寨的鄉親都是有進無出,聯想到糧油小店的异常現象,逐漸產生疑懼,謠傳也跟著四起:“三洲田山寨中有人聚眾謀反。”把守山寨的80人謠傳成“數万大軍”。 兩廣總督德壽根据各方密報,命令廣東師提督何長清抽撥4000多人進駐深圳,又令陸路提督鄧万林率領惠州防軍進駐淡水、鎮隆,企圖圍困三洲田。 形勢危急,鄭士良急電孫中山,請示進退。 孫中山复電說:“籌備未竣,令暫解散,以避敵鋒。” 鄭士良、黃福又續電孫中山:“如能將彈藥送到廣東某一地點,明示其處,便能一鼓作气,突出重圍,接此彈藥,以擊敵軍。” 清軍何長清部的200人部隊已經進駐沙灣,逼近三洲田,形勢到了一触即發的地步。 革命軍迫于形勢,決定先發制人,發動起義。 10月6日晚上,三洲田大寨月光如水,岭崗頂上的大旗,隨風招展,四處閃爍著月光劍影。600名精壯的三合會會員頭包紅布,腰纏紅帶,腰插一面小旗,褲腳一邊卷高,一邊放低,顯得十分神气。 黃福頭包紅布,身上挂著大紅繡球,威風凜凜地帶領戰士們,在馬蘭頭祭旗,庄嚴宣誓。 祭旗完畢,起義軍分兩路下山:南路由黃福率領敢死隊80人襲擊沙灣,一陣激戰,斬清軍40人,活捉30人,繳獲洋槍40枝,彈藥數箱,清軍惊潰;東路由林海山率領攻下新墟。 旗開得胜,士气大振。黃福原想一鼓作气,与虎門、新安一帶的江恭喜部數千志士會攻新安城,直取廣州。 孫中山在台灣得知起義已經發動,便積极准備內渡指揮和籌運軍械支援,并電令起義軍:“若能突出,可直趨廈門。 到廈門當有接濟之法。” 孫中山電令起義軍進攻廈門,而不是進攻廣州的原因是:他在与儿玉源太郎、后藤新平商借武器、人員和軍費時,儿玉源太郎表示:“倘若你真的一封電報便可喚起革命軍的話,那你就讓他們在离廈門最近之處發起戰爭,并向廈門進軍,等他們接近廈門時我們便將你送去,并且給你們武器和彈藥。”后藤告訴孫中山:“目前借款不好辦,重新償還也太麻煩,日本台灣銀行廈門分行金庫存有几百万元,革命軍進駐廈門以后,可以從那里強取出來,待革命成功以后,只需要做個‘道義上’的償還,日本政府也不會過于追究。” 其實,這是日本設下的一個陷阱,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如果孫中山果真占領了廈門,而且果真攻取這個金庫,那末,日本出兵占領廈門就有了借口。 孫中山不知道這個陰謀,他別無選擇,就電令鄭士良東進廈門。 鄭士良從香港進入內地,他接替了黃福的指揮職務,率領起義軍改道,往廈門方向挺進。 義軍避開何長清部主力,向鎮隆前進,行軍四五里,探知清將鄧万林的哨官嚴寶泰帶領100多人前往鎮隆,便立即赶到清軍必經之地佛子坳埋伏。天漸黃昏,清軍果然來到坳頂,鄭士良一聲令下,義軍猛烈開火,打得清兵東逃西竄,擊斃清兵數十人,捕殺嚴寶泰,活捉了歸善縣丞兼管帶杜鳳梧,占領了鎮隆。 義軍繼續向水湖進發,一路秋毫無犯,所向披靡,各處鄉民沿路燃爆竹迎送,具酒食慰問,各地來投義軍的多達數千人。 義軍到達上楊圍,与歸國華僑楊發領導的600多名義軍會合。 義軍從上楊圍出發經白芒花,攻克崩岡、黃沙洋,進入三多祝。這時,義軍已經增加到2万多人。義軍急需彈藥。 孫中山接到義軍沿海岸東上的電報,想方設法接濟義軍,竭盡了全部心力。 他致函犬養毅:“吾徒人心雖勇,而兵器彈藥尚乞接濟之源。久持非計,不得不先作未雨之綢繆。敢乞先生一為盡力,游說政府,為吾人借一臂之助。若今得洋銃万杆,野炮十門,則取廣州省城如反掌之易耳。廣州既得,則長江以南為吾人囊中物也。時不再來,机不可失,支那興亡,在此一舉。貴政府如允濟弱扶危,則各物可從台灣密送,文當划一切施行之策,可保無虞。如何之處,務乞早示佳音。” 孫中山電令宮崎向菲律賓獨立軍借用槍枝彈藥。 他又多次向儿玉源太郎、后藤新平接洽,請他們援助武器彈藥。 可惜,孫中山的一切活動,都落空了。 原因是:日本政府更換內閣,新任內閣總理伊藤博文禁止台灣軍火外運,禁止日本軍人參加中國起義軍,也不准興中會在台灣活動。 宮崎复電孫中山:“槍械難送。” 糧盡彈絕的義軍變得無能為力了。荷槍實彈的清兵對義軍層層攔截圍攻。鄭士良只得連續急電請孫中山援助。 孫中山接濟武器和潛入內地都成了泡影,他只好忍痛派日本友人山田良政從台灣經海丰到達義軍大本營,傳達他的命令:“政情忽變,外援難期,即至廈門,亦無所得,軍中之事,請司令自決進止。” 義軍接到這樣的命令,悲憤交集,慷慨激昂。鄭士良當即召開軍事會議,作出決議:“廈門的接濟既然不成,不如重回三洲田山寨据守,設法由香港購買彈藥,然后向西北會合新安、虎門同志,一舉攻陷廣州城,作為根据地,發號施令。” 會議決定解散家在附近的戰士,只留洋槍手1000多人,分水陸兩路返回三洲田。 這1000多人的洋槍部隊計划襲擊橫岡,生擒何長清,但糧盡彈絕,也只好解散,大批地流亡海外。 鄭士良、黃福坐舢板逃到香港。 赴廣州組織起事及暗殺机關的史堅如、鄧蔭南,屢謀響應惠州起義,皆因沒有机會未能如愿,迫不得已,決定用炸藥炸毀廣東巡撫衙門,炸死署理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德壽,打亂敵人的中樞和后方。 10月28日,史堅如預埋的炸藥爆炸后,震坍撫署后圍牆一角,德壽從床上震落在地,大吃一惊。 史堅如于31日前往碼頭,途中被捕,11月9日在廣州壯烈就義,年僅21歲,他是革命党人因暗殺而成仁的第一人。 鄭士良在香港脫去滿服,換上西裝,散發披肩,神采奕奕,決心繼續革命。1901年8月的一天,他應邀到宴瓊林酒樓赴宴,痛飲之時,忽然覺得渾身難受,由同伴護送回家,途中喪命。從此,興中會失去一位重要的活動家,孫中山失去一位親密戰友。 孫中山第二次武裝起義失敗后,遠涉重洋為革命繼續四處奔走。1901年他在日本橫濱、本州和歌山縣及檀香山等地,1902年在香港、日本及越南,1903年又往來于越南西貢、暹羅(泰國)、日本和檀香山之間,1904年間再次去美國的舊金山、華盛頓和紐約等地,同年底又去歐州的英國、比利時、德國、法國。他歷盡千辛万苦,几次在亞、歐、美洲各地,宣傳非革命不能救亡的道理,廣泛傳播革命思想,征集革命同志,聯合華僑和會党,組織革命團体;并考察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和社會、歷史的發展狀況,結交外國朝野人士,爭取他們贊助中國革命。 孫中山在日本東京青山練兵場附近秘密地創辦了革命軍事學校,聘請友人日本軍事學家日野熊藏為校長,退役軍官小室健次郎為助教。孫中山規定入學學生須填寫盟書,表示革命決心,并親自主持宣誓,誓詞是:“驅除韃虜,恢复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在軍校傳授軍事知識、槍炮火藥制造方法、游擊戰術及以寡敵眾的夜襲法。孫中山离開日本時,委托馮自由等人負責。 孫中山在紐約同中國留學生王寵惠、薛仙舟、陳錦濤等人相識;在歐洲同中國留學生史青、朱和中、賀子才等人結交,把留歐學生中的七八十人吸收到他的革命組織中,形成一支有組織的革命力量。他向他們指示說:“諸君加入革命矣,仍應努力求學,即返國后,亦可仍為清廷官吏;他日革命軍起,諸君以官吏地位,領導民眾,更易奏效。如諸君學業未畢,而國內革命軍已起事,遇有必要余當來電,電到盼即返國,為我臂助也。” 1903年夏至1905年夏,中國的反清革命運動有了進一步發展,反清革命團体秘密地或公開、半公開地進行活動。它們和興中會一樣,共同的目標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這些革命團体中比較有作為的有:1903年5月留日學生成立的“軍國民教育會”,1904年2月由黃興、宋教仁、劉揆一等領導的以兩湖留日學生為中心的“華興會”,7月湖北知識青年曹亞伯、呂大森、劉靜庵等在武昌成立的科學補習所,冬季蔡元培、章炳麟(太炎)等領導的以江浙一帶知識分子為主的“光复會”,湖北的“日知會”等等。 1905年夏,孫中山從歐洲回到日本。 7月19日,孫中山來到橫濱,他的目的是:“先查探東方机局,以定方針。方針一定,再來南地以招集同志。合成大團,以圖早日發動。” 几天之后,孫中山便從橫濱赶到東京。 几千留日學生薈萃東京,而且不少人是憂國憂民之士,他們革命熱情高漲,這里是組織革命力量最理想的地方。 孫中山來到宮崎的住處,寒暄几句之后,便問:“近來增加這么多留學生,當中有沒有非同一般的,有沒有可以加入我党的志士?” 正在泡茶的宮崎轉過頭來答道:“有,我正要向你介紹一個叫黃興的湖南人。” “啊,那好!我們就去看看他。” 宮崎連忙制止:“連茶不喝就要去,真夠性急;況且你是他的前輩,還是我去將他帶來見你好了。你就在這里喝茶等著吧,我去叫他過來。” 黃興住處离宮崎住所不遠。宮崎正要出門,孫中山站起來道:“這樣的事,沒有什么前輩后輩之分,我同你一起去。” “黃興也經常打听你什么時候到東京的消息,說要拜訪你。” 孫中山笑著:“我最先打听到他的消息,所以還是應該我去拜訪他。” 宮崎推開黃興住處的窗子,往里看去,地上擺著一堆拖鞋,里面一群學生圍坐成一圈,正在吱吱喳喳地議論著什么。 黃興被宮崎叫了出來。黃興見到宮崎身邊的孫中山,臉上頃刻露出惊喜的神色,連忙向孫中山點頭致意,又對宮崎輕聲說道:“請先到那邊去等一等。” 黃興進屋里讓末永節、張繼出來。他們3人將孫中山、宮崎帶到中國餐館鳳樂園。寒暄几句,便不拘禮節,有一見如故之感。 他們坐在一桌酒肴周圍,很快就開始談起國家大事。中國革命豪杰歡聚一堂邊飲邊談,暢所欲言。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大家舉杯祝賀。 黃興,號克強,1874年生于湖南善化縣龍喜鄉涼塘。他是留日學生中才華橫溢的佼佼者。他11歲就萌發力求新知与救亡圖存之志趣。1900年,26歲的黃興參加了自立軍起事的密謀。1902年,他赴日本留學,結識宮崎滔天。次年,他自東京啟程回國,与劉揆一、章士釗、宋教仁、周震鱗等湖南志士發起組織革命團体華興會,被舉為會長。接著他籌划長沙起義。起義事泄失敗后,化裝成海關辦事人員离開長沙,乘日本輪船避走日本東京,与留日學生組織革命同志會,成了公認的學生領袖。 孫中山在宮崎的帶領下,去《二十世紀之支那》雜志社,同革命志士宋教仁、陳天華會面。孫中山向宋教仁、陳天華提出,“總以互相聯絡為要”,建議組織全國性的革命團体,宋教仁等贊同孫中山的意見。 湖北、四川、廣東以及其他各省的留學生,其中有李書城、鄧家彥、何天炯等都先后拜會孫中山,擁護他組織統一的革命團体的主張。 孫中山、黃興邀約各省有志革命的留學生和旅日華僑70多人,于7月30日下午在東京黑龍會會址集會,共同討論創建新的革命團体大事。他們中間有興中會、華興會、科學補習所以及其他團体的成員。全國內地17省均有代表到會,這是中國革命者一次史無前例的聚會。 孫中山被推為會議主席,他屈腿盤坐,微笑頷首向大家致謝。 黃興首先致詞:“孫先生最近從歐美回來,現今天下大勢如何?中國革命怎樣進行?我們請孫先生發表意見。” 大家屏息靜听,全神貫注。 孫中山洋洋洒洒地從天下大勢講到中國革命:“中國革命方法,大概是不外聯絡人才一事。中國現在不必擔憂各國瓜分,但要擔憂自己的內訌。如果這一省要起事,那一省亦要起事,大家不相聯絡,各自號召,各國必然乘机干涉我國。這樣,中國必亡無疑了。所以,依我看來,我們應該以互相聯絡為首要的事。” 孫中山端庄的儀態,革命的激情,伶俐的口才,使听眾神往。他闡明了革命的理由和實行的方法,提議將全國各地的組織結成一個大團体,協力從事反抗清廷的革命,他鼓勵大家:“一切破坏之前的建設,破坏之后的建設,件件事情都得有同志去做。讓我們共同努力,建設文明的政府。” 大家以連續不斷的掌聲表示贊同孫中山的倡議。 孫中山豪情滿怀地提議:“新的革命組織,就稱為中國革命同盟會,怎樣?” 會場頓時鴉雀無聲。黃興深思熟慮,慢慢說道:“我們現在僑居他國行動還須隱蔽,‘革命’二字一出,同志活動更是不便,從有利革命出發,建議把‘革命’二字刪去。” 孫中山向黃興點頭微笑,表示欣賞他的觀點,接受他的意見。 有人說道:“既然我們以驅除清廷自任,當与對象立名。 我看稱為‘對滿同盟會’才好。” 有些人贊同這個意見。 孫中山站起來說:“不,不應該這樣立名。滿清政府腐敗,我們才起來革命。但我們革命的宗旨,不是專在排滿,而是廢除君主專制,創建共和。” 經過一番爭論,“中國同盟會”的名稱确定下來。 孫中山提出:“中國同盟會應以‘驅除韃虜,恢复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 經過一番爭論,孫中山的提議被通過。 孫中山即席起草了盟書。黃興提議:“請入會諸君自愿簽名。” 會場變得寂靜。 剛從湖南來的曹亞伯率先站起來,邊走邊說:“大家主張革命,才來到這里,如果不主張革命,何必來呢!”說罷,寫上“曹亞伯”3個大字。 程家檉跟著前來:“我亦憑我良心簽名。”大家擁到桌邊按次簽名。 簽署了盟書,孫中山領著大家同舉右手向天宣誓。 會員推舉黃興、陳天華、馬君武等8人起草同盟會章程,准備召開成立大會。 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赤板區召開成立大會,出席會議的有100余人。黃興首先倡議:“公推孫中山先生為本會總理,不必經選舉手續。” 這個倡議,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眾人舉手贊成。 孫中山根据章程規定,當場指定黃興為執行部庶務。庶務居協理地位,總理缺席,有全權主持會務。黃興在同盟會中的副領袖地位,也正式确定了下來。從此,人們把孫中山、黃興兩人并稱為“孫黃”。 同盟會章程規定:以東京為同盟會本部所在地;本部下設支部,支部下設分會;國內應設東(上海)、西(重慶)、南(香港)、北(煙台)、中(漢口)5個支部,分轄各省及蒙、藏、新疆等區分會;海外應設南洋、歐洲、美洲、檀香山4個支部。 同盟會成立之后,留日學生相繼加盟的400多人;至1906年末,僅東京一地加盟的已達800多人。不到一年,海內外會員總數迅速擴展到1万人以上。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