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鎮海樓舊名朝天門,吳越王錢氏建。規石為門,上架危樓。樓基壘石高四丈四尺,東西五十六步,南北半之。左右石級登樓,樓連基高十有一丈。元至正中,改拱北樓。明洪武八年,更名來遠樓,后以字畫不祥,乃更名鎮海。火于成化十年,再造于嘉靖三十五年,是年九月又火,總制胡宗憲重建。樓成,進幕士徐渭曰:“是當記,子為我草。”草就以進,公賞之,曰:“聞子久僑矣。”趨召掌計,廩銀之兩百二十為秀才廬。渭謝侈不敢。公曰:“我愧晉公,子于是文,乃遂能愧湜,倘用福先寺事數字以責我酬,我其薄矣,何侈為!” 渭感公語,乃拜賜持歸。盡橐中賣文物如公數,買城東南地十畝,有屋二十有二間,小池二,以魚以荷;木之類,果木材三种,凡數十株;長篱亙畝,護以枸杞,外有竹數十個,筍迸云。客至,网魚燒筍,佐以落果,醉而詠歌。始屋陳而無次,稍序新之,遂領其堂曰“酬字”。 徐渭《鎮海樓記》: 鎮海樓相傳為吳越錢氏所建,用以朝望汴京,表臣服之意。其基址、樓台、門戶、欄楯,极高廣壯麗,具載別志中。 樓在錢氏時,名朝天門。元至正中,更名拱北樓。皇明洪武八年,更名來遠。時有術者病其名之書畫不祥,后果驗,乃更今名。火于成化十年,再建于嘉靖三十五年,九月又火。予奉命總督直浙閩軍務,開府于杭,而方移師治寇,駐嘉興,比歸,始与某官某等謀复之。人有以不急病者。予曰:“鎮海樓建當府城之中,跨通衢,截吳山麓,其四面有名山大海、江湖潮汐之胜,一望蒼茫,可數百里。民廬舍百万戶,其間村市官私之景,不可億計,而可以指顧得者,惟此樓為杰特之觀。至于島嶼浩渺,亦宛在吾掌股間。高翥長騫,有俯壓百蠻气。而東夷之以貢獻過此者,亦往往瞻拜低回而始去。故四方來者,無不趨仰以為觀游的。如此者累數百年,而一旦廢之,使民若失所歸,非所以昭太平、悅遠邇。非特如此已也,其所貯鐘鼓刻漏之具,四時气候之榜,令民知昏曉,時作息,寒暑啟閉,桑麻种植漁佃,諸如此類,是居者之指南也。而一旦廢之,使民懵然迷所往,非所以示節序,全利用。 且人傳錢氏以臣服宋而建,此事昭著已久。至方國珍時,求緩死于我高皇,猶知借鏐事以請。誠使今海上群丑而亦得知錢氏事,其祈款如珍之初詞,則有補于臣道不細,顧可使其跡湮沒而不章耶?予職清海徼,視今日務,莫有急于此者。公等第營之,毋浚征于民,而務先以己。”于是予与某官某等,捐于公者計銀凡若干,募于民者若干。遂集工材,始事于某年月日。計所构,甃石為門,上架樓,樓基壘石,高若干丈尺。東西若干步,南北半之。左右級曲而達于樓,樓之高又若干丈。凡七楹,礎百。巨鐘一,鼓大小九,時序榜各有差,貯其中,悉如成化時制。蓋歷几年月而成。始樓未成時,劇寇滿海上,予移師往討,日不暇至。于今五年,寇劇者禽,來者遁,居者懾不敢來,海始晏然,而樓适成,故從其舊名“鎮海”。 張岱《鎮海樓》詩: 錢氏稱臣歷數傳,危樓突兀署朝天。 越山吳地方隅盡,大海長江指顧連。 使到百蠻皆禮拜,潮來九折自盤旋。 成嘉到此經三火,皆值王師靖海年。 都護當年筑廢樓,文長作記此中游。 适逢困鱷來投轄,正值饑鷹自下韝。 嚴武題詩屬杜甫,曹瞞拆字忌楊修。 而今縱有青藤筆,更討何人數字酬!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