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放 生 池


  宋時有放生碑,在寶石山下。蓋天禧四年,王欽若請以西湖為放生池,禁民网捕,郡守王隨為之立碑也。今之放生池,在湖心亭之南。外有重堤,朱欄屈曲,橋跨如虹,草樹蓊翳,尤更岑寂。古云三潭印月,即其地也。春時游舫如鶩,至其地者,百不得一。其中佛舍甚精,复閣重樓,迷禽暗日,威儀肅洁,器缽無聲。但恨魚牢幽閉,漲膩不流,劌鬐缺鱗,頭大尾瘠,魚若能言,其苦万狀。以理揆之,孰若縱壑開樊,听其游泳,則物性自遂,深恨俗僧難与解釋耳。昔年余到云栖,見雞鵝豚羖,共牢饑餓,日夕挨擠,墮水死者不計其數。
  余向蓮池師再四疏說,亦謂未能免俗,聊复爾爾。后見兔鹿猢猻亦受禁鎖,余曰:“雞鳧豚羖,皆藉食于人,若兔鹿猢猻,放之山林,皆能自食,何苦鎖禁,待以胥縻。”蓮師大笑,悉為撤禁,听其所之,見者大快。
  陶望齡《放生池》詩:
  介盧曉牛鳴,冶長識雀噦。吾愿天耳通,達此音聲類。
  群魚泣妻妾,雞鶩呼弟妹。不獨死可哀,生离亦可慨。
  閩語既嚶咿,吳听了難會。宁聞閩人肉,忍作吳人膾。
  可怜登陸魚,噞喁向人誶。人曰魚口喑,魚言人耳背。
  何當破网羅,施之以無畏。
  昔有二勇者,操刀相与酤。曰子我肉也,奚更求食乎。
  互割還互啖,彼盡我亦屠。食彼同自食,舉世嗤其愚。
  還語血食人,有以异此無?
  吳越王錢鏐于西湖上稅漁,名“使宅漁”。一日,羅隱入謁,壁有磻溪垂釣圖,王命題之。題云:“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又何如?假令身住西湖上,也是應供使宅魚。”王即罷漁稅。
  放生池柱對:
  天地一网罟,欲度眾生誰解脫。
  飛潛皆性命,但存此念即菩提。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